楊夢婕
摘要 本文分析了姚安縣桑樹紅蜘蛛的發生規律,介紹其形態特征、生活習性和危害癥狀,闡述了影響姚安縣桑園紅蜘蛛發生的因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方法。
關鍵詞 桑樹;紅蜘蛛;發生規律;形態特征;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 S76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03-0141-02
紅蜘蛛又名朱砂葉螨,是為害桑園的葉螨類害蟲之一。目前在姚安縣發現的桑園蟲害以紅蜘蛛為主,該蟲害在姚安縣各桑園于春季開始零星發生,在夏秋季危害嚴重。紅蜘蛛棲息于桑葉背面,沿葉脈對桑樹進行危害,使桑葉大幅度減產,葉質降低,嚴重影響了桑葉的產量和質量,直接影響蠶農的經濟收入。在傳統的滅蟲方法中,常規的農藥防治雖然能夠在短期內抑制蟲害,但是隨著農藥播施的加重,紅蜘蛛會產生一定的抗藥性,從而出現蟲害的二次發生。因此,選擇合適的蟲害防治手段是殺滅紅蜘蛛的重要思路。本文對紅蜘蛛的發生原因及規律進行了調查分析,并據此提出了適宜的防治措施。
1 發生規律
2011年在姚安縣桑園面積較大的棟川鎮長壽村委會、地角村委會及光祿鎮后營村委會3個點分別選擇0.67 hm2以上連片桑園作為3個野外測報點,在3片桑園中隨機選取1塊或2塊桑園作為紅蜘蛛的定點調查點。并以株為單位定時、定點、定株、定枝條采用五點取樣法,每點取樣5株,每株調查1根枝條[1]。從3月1日開始,到10月31日結束,每5 d測報1次,全年共測報49期次(圖1)。
結果表明,通過對姚安縣3個觀測點調查數據統計分析可以看出,紅蜘蛛分布于姚安縣各桑園區內。主要發生于桑葉背面,在一株桑樹中主要分布于新梢的第2~4葉位上。每年4月初有蟲害零星發生,于7—9月出現蟲情高峰期,最高達166頭/葉,已達防治指標。有蟲株率達100%,10月中下旬開始逐漸下降。
2 形態特征及生活習性
紅蜘蛛,屬蛛形綱蜱螨目葉螨科。成螨足4對。雌成螨呈橢圓形,蟲體長0.43 mm、寬0.26 mm,體色紅褐色,體背兩側有黑斑2對;雄成螨較雌成螨略小,體長0.30 mm、寬0.16 mm,淡黃綠色,體背末端尖細。雌成蟲背毛有6列,共24根;雄成蟲背毛有7列,共26根。幼螨有足3對,淡黃色,體近圓形。若螨有足4對。雌若螨分為前期若螨和后期若螨。雄若螨無后期,比雌若螨少1次蛻皮。卵圓形,直徑約0.13 mm,初產時白色透明,后變淺黃色。該蟲害可在桑園全年發生。一年發生20代以上,以成螨群集在土縫、枯枝落葉、樹干縫隙和雜草上越冬,次年春季遷入桑園危害。以夏、秋季發生最多[2]。
3 危害癥狀
紅蜘蛛成螨、若螨均在葉背沿葉脈兩側吸食汁液。使葉組織萎縮,葉面出現褪綠變色斑點,嚴重時整個葉片灰白色,呈火燒狀或干枯脫落。被害葉因失水而提早硬化,葉質降低,若用于飼蠶,則導致蠶體虛弱、蠶繭減產。該蟲害在干旱少雨季節及背風桑園危害尤為突出。
4 桑園紅蜘蛛發生的影響因素
紅蜘蛛在高溫、干旱、少雨的情況下,繁殖發生較重;反之,在降雨(暴雨或大雨)天,蟲口明顯降低。桑園管理水平不同,紅蜘蛛發生程度也不同,夏伐條的桑園較未進行夏伐的桑園蟲口低。桑園管理粗放,不翻挖松土,平常對桑園周圍雜草既不清除也不用藥除蟲的發生相對較重。
5 防治方法
5.1 生態防治
為了保證桑樹的正常發育和生長,應當從源頭對蟲害加以控制,消除蟲源。一是在早春進行預報,從而掌握越冬成蟲的活動規律;二是冬季清除桑園雜草、枯枝、落葉等,深耕土地,殺滅越冬成螨;三是夏伐后,及時鏟除雜草,避免過渡蟲源繁殖;四是桑園管理多施有機肥,少用化學肥料;五是在發現少量葉片受害時,及時摘除蟲葉并燒毀;六是在蟲源治理過程中,還應該注重翻土。翻土不僅能夠使土壤保持疏松的狀態,還能夠使紅蜘蛛的生長速度減緩,從而降低蟲口基數[3]。
5.2 化學防治
在藥劑使用方面,可選用20%三氯殺螨醇乳油2 000倍液、三氯殺螨砜加樂果1 000倍液、50%螨凈乳油400~600 倍液、75%克螨特3 000~4 000倍液等,噴灑葉背面防治蟲害。注意藥劑交替使用,防止抗藥性形成。在噴施過程中,由于桑樹受害部位多為葉片的背面,因而要求噴頭朝上、噴力大、藥量多,以保證藥效。
5.3 生物防治
通過研究發現,桑樹紅蜘蛛的天敵有瓢蟲、草蛉、椿象等。有條件的地方可保護或引進釋放捕食螨、小花蝽等有效天敵,能夠對紅蜘蛛進行捕食。因此,應當充分利用這些天敵資源,使其在桑樹的保護中發揮作用。在農藥播施過程中,應當盡可能避開天敵昆蟲的發育期,避免對其造成危害[4]。此外,在桑樹品種的選擇上,可以選栽抗蟲害強的桑樹品種,如農桑14號等。
5.4 克服紅蜘蛛抗藥性
在經過大規模的農藥噴施之后,紅蜘蛛會生成一定的抗藥性,最終導致紅蜘蛛的數量不減反增。因此,為了避免和克服抗藥性,需要重新設計農藥的使用方法。一是農藥的噴施時間選擇需要認真思考。為了避免紅蜘蛛危害增大,可以在紅蜘蛛進入暴食階段前開展農藥噴施,剛剛孵化離開母體的若蟲不具備抵抗力,選擇在這一時期噴施農藥能夠取得較好效果。二是在農藥的選擇過程中,為了克服抗藥性,可以選擇多種農藥混合使用或交替噴施,在不同季節、不同間隔期進行農藥噴灑,避免紅蜘蛛形成抗體。
6 結語
綜上所述,在桑樹紅蜘蛛的防治過程中,除了要了解紅蜘蛛的分類、特點和生活習性、生活規律外,還要能夠對越冬幼蟲的生長周期進行及時預報,并合理選用農藥進行噴灑,最終達到殺蟲目的。另外,在噴灑農藥的過程中,需要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紅蜘蛛出現抗藥性。
7 參考文獻
[1] 馬立強,吳傳偉,王逸平.桑樹上紅蜘蛛的空間分布及抽樣技術研究[J].蠶桑通報,2011,42(2):28-29.
[2] 李開莉.淺談寧南縣桑樹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四川蠶業,2015,43(3):45-46.
[3] 羅雁婕,謝道燕.云南常見蠶桑病蟲害防治[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2.
[4] 楊華榮,冉龍平,羅賢燕.寧南縣桑樹病蟲害發展趨勢與防治對策[J].四川蠶業,2016,4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