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亮
摘要 遼寧省阜新市主要糧食作物為玉米。本試驗以阜新市阜蒙縣周邊玉米較集中的種植區域為研究對象,選用2種市面上常見的農藥20%乙酰甲胺磷乳油和1.8%阿維菌素乳油防治玉米螟。結果表明,以20%乙酰甲胺磷乳油的平均防效和挽回產量損失率較好,其中20%乙酰甲胺磷乳油1 000倍液的防效和挽回產量損失率最高,分別為84.87%、9.33%。
關鍵詞 殺蟲劑;玉米螟;防效;挽回產量損失率;遼寧阜新
中圖分類號 S435.132;S48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03-0128-01
化學防治是最常見的玉米螟防治方法,尤其是在玉米螟集中大暴發的年份,化學防治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應急防治措施[1-2]。但是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相關試驗研究逐漸深入,人們逐漸認識到化學藥劑所帶來的危害,對環境安全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3]。本文選用2種市場銷售的新型高效低毒、低殘留、持效期長的化學藥劑,研究分析其對玉米螟的防效,從而為阜新地區農業生產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藥品為20%乙酰甲胺磷乳油和1.8%阿維菌素乳油。
1.2 試驗設計
試驗于2016年在遼寧省阜新市阜蒙縣進行。試驗設7 個處理,分別為20%乙酰甲胺磷乳油1 000倍液、1 500倍液和2 5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1 000倍液、1 500倍液和 2 500倍液,以空白作對照處理(CK)。2次重復,每個處理面積1 00 m2。各處理之間間隔50 m,其中空白處理設置在上風口。施藥時間在7月中旬(玉米心葉末期),采用噴霧方式,將藥劑噴在玉米心葉上[4]。
1.3 調查統計
9月末玉米收獲前,調查玉米植株的被害情況,計算被害株減退率、蟲口減退率和百稈活蟲減退率。每個處理采樣3次,每次隨機取5點,每點調查20株。計算公式如下[5-6]:
被害率(%)=(被害株數/總調查株數)×100;
減退率(%)=(對照田被害率-防治田被害率)/對照田被害率×100;
平均防治效果(%)=(被害株減退率+蟲口減退率+蟲孔減退率)/3;
產量損失率(%)=穗上部折稈產量損失率×穗上部折稈株率+穗下部折稈產量損失率×穗下部折稈株率+穗柄受害產量損失率×穗柄受害株率+稈受害產量損失率×稈受害株率(玉米不同受害部位產量損失率設為常數,分別為11.5%、32.3%、13.2%和5.74%);
挽回產量損失率(%)=對照區產量損失率-防治區產量損失率。
2 結果與分析
2.1 2種農藥對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比較
由表1可知,20%乙酰甲胺磷乳油處理和1.8%阿維菌素乳油處理的玉米螟平均被害株減退率分別是 82.75%、78.39%;百稈活蟲(蟲口)減退率分別是82.68%、76.09%;蟲孔減退率分別是78.96%、74.04%;對玉米螟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別為81.46%、76.17%。2種農藥的防治效果差異性達到顯著水平(P<0.05)。
2.2 2種農藥挽回產量損失率的比較
由表2可知,20%乙酰甲胺磷乳油處理和1.8%阿維菌素乳油處理的玉米平均挽回產量損失率分別為8.88%和7.36%。2種農藥處理的玉米挽回產量損失率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P<0.05)。
3 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20%乙酰甲胺磷乳油和1.8%阿維菌素乳油對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分別為81.46% 和76.17%;挽回產量損失率分別為8.88%和7.36%。其中,20%乙酰甲胺磷乳油 1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挽回產量損失率最高,分別為 84.87%和9.33%。
4 參考文獻
[1] 許波,崔向華,許海濤.玉米螟的發生危害及防治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7(12):69-74.
[2] 李萍.玉米螟綜合防治措施的應用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3.
[3] 王燕君,張廣燕,江南.幾種無公害殺蟲劑防治玉米螟藥效試驗初報[J].廣東農業科學,2005(3):64-65.
[4] 宋相明.多角體病毒防治玉米螟藥效試驗初報[J].基層農技推廣,2017,5(4):14-16.
[5] 劉芳慧,丁新華,解玉梅,等.不同施藥期防治玉米螟田間藥效研究及經濟效益評價[J].新疆農業科學,2016,53(12):2258-2264.
[6] 胡志鳳,孫文鵬,叢斌,等.亞洲玉米螟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3(10):145-1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