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
摘要 本文立足臨沂市蘭山區2年來食用林產品農藥殘留抽檢結果,簡要概述了該區在食用林產品安全監管方面的措施,分析了該區食用林產品農藥殘留情況,并提出幾點具體建議。以期更好地促進當地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監管工作的強化和食用林生產環境的優化,切實提高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
關鍵詞 食用林產品;農藥殘留;農殘檢測;建議;山東臨沂;蘭山區
中圖分類號 S481+.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03-0135-02
1 蘭山區食用林現狀
近年來,臨沂市蘭山區林業局緊緊圍繞全區林業重點工程和農民增收,以農村穩定和振興地方經濟為目標,以科學技術為先導,以綠化富民為宗旨,立足資源優勢,調整結構,不斷完善林業生產體系,加快發展特色經濟林。實現全區經濟林種植總面積3 506.67 hm2,年產量47 367.2 t,年產值近4 億元。其中,甜茶種植1 273.33 hm2,果品種植2 233.33 hm2。分布在全區7個鎮、123個(村)社區,含桃、核桃、板栗等16個經濟林品種。專業合作社26個,惠及周邊逾10萬人。蘭山區是臨沂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為市政府所在地和中心城區。近郊游、采摘游發展日益迅速,人們對食用林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1]。做好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升食用林產品質量,確保人們“舌尖上的安全”尤為重要[2]。
2 農殘監測方法
2.1 監督抽檢
2.1.1 省級和市級監測方面。檢測品種為蘭山區種植面積相對較大、產量最多的板栗。山東省林業廳和臨沂市林業局每年于產品成熟期,指定專業檢測機構進行現場抽檢,每年度2個批次。
2.1.2 區級監測方面。委托青島譜尼測試有限公司作為第三方進行農藥殘留抽樣及檢測。全部采用現場抽檢方式,監測重點范圍為林業種植合作社、家庭農場、流通性高的個體果園,涉及全區8個鎮、19個村(社區),含干果、水果及林下(間作)蔬菜、茶葉四大類18個品種。其中,干果類4種:板栗、核桃、榛子、柿子;水果類8種:無花果、山楂、樹莓、藍莓、櫻桃、梨、桃、蘋果;蔬菜類5種:蕓豆、豆角、黃瓜、番茄、茄子;茶葉1種。
2.2 日常監管
成立了工作小組進行劃片包干,圍繞重點區域、重點環節、重點品種定期開展農藥使用整治活動,加強源頭管理,深入田間地頭排查農藥使用情況,引導果農科學用藥、依規用藥,拒絕使用氧化樂果、六六六等國家明令禁止的農藥。積極推廣應用阿維菌素、苦參堿、滅幼脲等無公害農藥,指導林農規范養殖(種植)及經營,引導果農生產綠色和有機果品。2年來共進行農殘隱患排查400余次,在檢查過程中發現違規使用劇毒、高毒農藥的行為極少,但是濫用聚酯類、多菌靈、毒死蜱等農藥和不嚴格按照農藥安全間隔期用藥的違法違規行為較普遍。
3 檢測結果情況
2年來共檢測64個批次,18種樣品,除檢測出林下(間作)蔬菜類作物有國家標準限量范圍內極少量的農藥殘留外,干果類產品未檢出農藥殘留,整體農殘合格率為100%。抽樣檢測結果顯示,蘭山區食用林產品農殘完全達標,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基本得到保障。
4 發現的問題
干果類和茶葉類均未發現任何農藥殘留。水果和蔬菜類農藥殘留共計11種:多菌靈、三唑酮、氟氯氰菊酯、苯醚甲環唑、毒死蜱、氰氯菊酯、啶蟲脒、吡蟲啉、聯苯菊酯、腐霉利、烯酰嗎啉。其中,多菌靈的適用范圍最廣,在水果和蔬菜上均被使用。檢測結果表明,用于水果上的農藥主要是多菌靈、苯醚甲環唑、吡蟲啉、氯氟氰菊酯、聯苯菊酯、苯醚甲環唑、氯氰菊酯、啶蟲脒、烯酰嗎啉;用于蔬菜上的農藥主要是多菌靈、吡蟲啉、三唑酮。
雖然,樣本檢測多為低毒殺菌類藥物,未發現國家禁止使用和限制使用的48種農藥。但是,在樣品抽檢及日常監管過程中發現,很大一部分種植戶對安全用藥期及農藥安全使用事項不明,存在一定程度的用藥安全隱患。需要進一步做好源頭管控,科學引導,強化依法監管,持續保持嚴打高壓態勢,推動建立長效監管機制,防范區域性、系統性風險隱患,確保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
5 建議
5.1 加強食用林產品安全的宣傳培訓
充分發揮各類媒體的作用,大力宣傳整治工作進展和成效,及時公布典型案件,建立食用林產品生產單位信用檔案,引導種植戶及消費者樹立正確的食品安全意識。同時,緊緊圍繞食用林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主題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針對性培訓,采取舉辦培訓班、發放資料、現場指導等方式,加大科技培訓力度,增加果品安全相關內容的培訓,有效提高全區果農果園管理水平[3]。
5.2 加強農藥使用技術指導及開展日常用藥隱患排查
開展食用林產品安全風險隱患摸底排查,組織開展針對性的專項治理,切實抓出成效。開展“五安”聯動,加大對食用林產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提高失信成本。
5.3 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
加大食用林產品標準化生產把關力度,開展以病蟲害防治為主、多種形式的綠色無公害技術培訓,指導農民嚴格按照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進行田間管理,規范生產行為。同時,大力推廣使用多效微生物菌肥,從根源上改善土壤,減少化學肥料和農藥的使用[4]。
5.4 開展標準化示范園創建活動
加大對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林場、種植大戶等開展食用林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和品牌創建的扶持力度,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全面提高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6 參考文獻
[1] 劉剛,李國棟.食用林產品監督抽檢樣品采集方法探討[J].現代園藝,2017(15):78-79.
[2] 劉英翠,梁愛軍,史鵬,等.山西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建設探討[J].綠色科技,2017(11):153-154.
[3] 付卓銳,鄭窕,吳斌,等.四川區域內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因子風險分析研究[J].四川林業科技,2015,36(6):62-68.
[4] 羅亮,岳永德,湯鋒,等.重要食用林產品中農藥多殘留快速檢測方法的研究[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11,38(1):72-8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