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倩倩 蔡利妮 曾娟 卜小芳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中日兩國之間的交流合作也日益密切,國內對日語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學習日語。日常會話中的外來語是日語中的特點之一,同時,也一直是日語學習中的重點與難點之一。湖南城市學院對日語外來語中歐美外來語的變化進行了研究,簡要分析了外來語的定義,并對歐美外來語各方面的變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為日語學習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日語 外來語 歐美
【基金項目】2017年湖南省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以英語為詞源的日語外來詞與原英語單詞的比較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4-0092-02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階層對于日本經濟、文化、影視、動漫等的熱衷,對日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除了日語專業以外,各大學也紛紛開設了第二外語的課程,并且許多學生愿意將日語作為自己的第二外語,而日語中的外來語也逐漸成為了廣大日語教師們關注的熱點研究課題。
一、日語外來語分析
在日語中,除了日本本土的詞匯,還存在由其他國家引進的外來語,成為了日本人所運用的知識詞匯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日語外來語,廣義上來說就是運用日語來代表其他國家語系中的詞匯,以達到將其他國家語系的詞匯變為日語詞匯的目的。狹義上來說,是指來自于歐美國家的語言,尤其是英美語系的詞匯,盡管這些詞匯已經被日本語化,但由于日本人認為其仍有來自外國的感覺,因此通常是由片假名進行書寫,并被廣泛運用于日本人的日常交流與文章書寫中。日語片假名知識是一個表示發音的文字符號,日本人在制造片假名時,完全是為了便于記憶與閱讀,但通過外來語的引進,外來語確實發揮了其方便閱讀且易于理解的作用。
二、日語外來語中歐美外來語的變化
歐美外來語是日語外來語中所占比例最多的外來語類型,其被廣泛應用于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已經成為了日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面,通過從詞性方面的變化、詞形方面的變化、詞音方面的變化、詞義方面的變化四個主要方面,闡述日語的外來語中歐美外來語的具體各項變化內容。
(一)詞性變化
在日語外來語中部分歐美外來語與其原本的詞匯的詞性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差異,例如原本的介詞變為了名詞,或原本的名詞變為了動詞等,甚至存在部分結尾處為“ル”的外來語,將其結尾的“ル”改為平假名“る”時,該詞匯的詞性也發生了變化,由原先的名詞詞性轉變為了動詞的詞性。
(二)詞形變化
日語外來語中歐美外來語的詞形變化主要有省略變化與復合變化兩種主要變化形式,其中,省略變化是日語外來語中歐美外來語詞形變化最為明顯的。為了達到通俗易懂且言簡意賅的目的,由于歐美語系的單詞較長,日本人將許多來自于歐美語系的詞匯進行了省略,僅選取其中的部分,形成更為簡短、容易記憶與閱讀的詞匯,如英語中的“building”的日語外來語原型為“ビルディンゲ”,被省略為了“ビル”,意思是“高樓大廈”;英語中的“convenience store”的日語外來語原型為“コンビニエンス·ストア”,被省略為了“コンビニ”,意思是“便利店”;英語中“mass communication”的日語外來語原型為“マス·コミュニヶーシヨン”,被省略為了“マスコミ”,意思是“大眾傳媒”;英語中的“personal computer”的日語原型為“バーソナル·コンビューター”,被省略為了“バソコン”,意思是“個人電腦”等。
日語外來語的復合詞形變化主要體現在外來語與日語的復合以及外來語與外來語的復合兩大方面。“卡拉OK”是外來語與日語的復合的典型體現,其原本是由日語中意思為“空的,沒有的”的“空”一詞,與英語中代表“管弦樂隊”意思的“orchestra”復合構成,除此之外,還有車站“bus stop”變為“バス停”、奶粉“dry milk”變為“粉ミルク”等,日語中意思為“嘴、口”的“口(くち)”加上英語中意思為“交流傳播”的“communica?鄄tion”,形成外來語“口コミ”,意思為“口頭交流”;外來語與外來語的復合也被成為和制英語,即將兩個歐美語系詞匯組合成為歐美語系中原本沒有的意思,例如日語的嬰兒車“ベビー·カー”是由“baby”與“car”兩個單詞轉變而來的,而在英文中嬰兒車的單詞應是“baby carriage”,還有日語的降低成本“コスト·ダウン”是由英語中“cost”與“down”兩個詞轉變而來,而英語的降低成本則應是“cost reduction”。
除此之外,日語外來語中還存在少量的非名詞性復合語,即在外來語后添加日語サ動詞“する”或一段動詞的詞尾“る”、形容詞詞尾“い”等,以構成新的詞匯,但其詞義通常是沒有發生變化的。如,日語外來語中的“ダブる”,由英語的“double”轉化而來,添加了一段動詞的詞尾“る”,仍是“重復”的意思;日語外來語中的“カラフルな”,由英語的“colorful”轉化而來,添加了形容動詞連體形“な”,意思是“豐富多彩的”;日語外來語中的“アドバイスする”,由英語的“advice”轉化而來,添加了サ動詞“する”,意思是“建議、忠告”等。
日本人對外來語的省略與復合也體現了其所奉行的揚棄精神,在對歐美文化進行吸收的同時加以改造,是日本民族性的重要體現。
(三)詞音變化
通常情況下,日語外來語中的歐美外來語的詞音與原本的詞匯詞音大體上相似,但由于日語的語音因素較為貧乏,受到日本人發音習慣的影響,會使用一些相似的發音來代替日語中所沒有的發音,如用[h]代替[f]、用[l]代替[r]等。
(四)詞義變化
在日語外來語中,與原本的詞匯相比,部分外來語的詞義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如“カンニング”一詞由英語“cunning”轉化而來,其原本的意思是“欺詐行為、狡猾”,而在日語外來語中這個詞匯的意思變為了“作弊”;日語外來語中“ボディチェック”一詞由英語“body check”轉化為來,其原本的意思是“身體阻截”,而在日語外來語中這個詞匯的意思變為了“檢查、搜身”等。
同時,還存在部分外來語的詞義仍與原本的詞義相似,但詞義發生了擴大或縮小的情況,如“マンション”一詞是由英語“mansion”轉化而來,其原本的詞義為“公館”,而在日語外來語中的詞義變為了“公寓”,“ミシン”一詞是由英語“machine”轉化而來,原本的詞義為“機械、機器”,而在日語外來語中的詞義變為了“縫紉機”。
除此之外,還有部分日語外來語的詞義是原來詞匯詞義的引申,如日語外來語中“クリーナー”一詞,意思為吸塵器、車窗刮水器,它是由英語中譯為“清潔劑、清潔工人”的“cleaner”一詞轉變而來的,由此可見,部分日語外來語的詞義是原來詞匯詞義的引申。
三、總結
綜上所述,日語外來語中歐美外來語在詞性方面、詞形方面、詞音方面、詞義方面均發生了變化,且詞性方面發生了省略、復合兩種主要變化,詞義方面發生了原本詞義根本性變化、原本詞義擴大或縮小、詞義引申等多種變化。文章是湖南城市學院對日語外來語中歐美外來語的變化的研究,簡要分析了日語外來語的定義,并分詞性、詞形、詞音、詞義四點深入對日語外來語中歐美外來語的變化展開探討,但研究具有一定片面性,今后會繼續對相關文獻進行探索,提升自身的日語水平。
參考文獻:
[1]佟艷雙.淺談日語中的外來語[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4(04):99-99.
[2]李佳澤,李侑澤.歐美外來語與日本經濟文化的發展[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6, 33(06):152-153.
[3]邢蓋.從翻譯法看中日兩國語言中歐美外來語的吸收[D].南京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