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永璽
【摘要】眾所周知,在我國,工會是一架連接黨和職工的橋梁,同時也是職工自身合法權益的維護者。教師進修學校其職能主要是在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下,組織當地教師進行繼續教育,其服務的對象主要是廣大的一線教師。這就需要工會密切地將教育行政部門、學校以及教師聯系起來,充分地發揮工會的作用,為廣大教職工參與學習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滿足教職工的現實需求的基礎上,激發其參與的積極性。
【關鍵詞】教師進修學校 工會 工作 落實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4-0175-02
我校工會工作的落實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并本校的發展實際情況,充分地發揮工會維護廣大教職員工的合法權益,不斷推進學校民族管理等職責,積極地開展多樣化的工會活動,使廣大一線教職工在參與積極性被充分調動的前提下,積極地投身到工作活動之中,真正地將黨組織和教職工有效地聯系起來,有效地實現工會組織的創設價值。要想在工作落實中真正地實現工會組織的作用,真正地將工會組織打造成和諧的職工之家,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加強工會自身建設
工會組織要想成分發揮自身的職責,實現要保證自身能得到健全、科學的發展,即從其自身建設出發,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工會干部隊伍和工會積極分子隊伍,如此,在人力資源的支撐下,保證工會能可持續發展。在打造高素質工會隊伍的時候,我們需要始終將積極分子作為工會組織的中堅力量。因為,積極分子其對工會工作有著參與的積極性,無須外界的過多驅使,其自身會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試圖在吸收黨或工會組織的精神基礎上,將各項工作落實到實處。在落實的時候,盡其最大的能力限度將工作做到最好。積極分子自身的工作積極性可以在工會工作落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校組織需要將工會干部和積極分子的培養作為工會建設的關鍵。我校在落實這一點的時候,一般會將建設教職工之家作為工作的重點,為學校的中心工作作為中心,并根據學校的工作實際對其進行動態的調整,在動態發展中建設出滿足學校發展需求和一線教職工需求的教職工之家,借助教職工之家的建設來推動工會組織自身的建設與發展,使工會組織中的干部和積極分子能充分地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協調學校與教職工的關系,從而保證學校在和諧的氛圍中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此還需要注意一點,在借助教職工之家推動工會組織發展的過程中,還需要保證工會組織的干部、干事等都能有良好的待遇,其所開展的各項活動應該有足夠的經費做支撐,如此其各項活動才能有落實的可能性。以我校為例,在教職工之家建設的過程中,我校工會組織的干部、干事們在良好待遇落實的基礎上,常常會拿出一部分經費組織多種多樣的活動,為教職工的學習和生活創設良好的氛圍。如由工會組織學校和教職工籌措資金,為教職工更新工作設備,如座椅板凳、電腦等,使教職工在一個硬件設備完善的工作環境中能順利地落實工作。 2.加強民主管理
通過對某些地區的某些學校進行觀察,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學校的工作是不對外公開的,這就使得一些教師對學校的工作認識不清,甚至在模棱兩可下參與學校工作,在工作參與中常常會迷失方向,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此時就需要發揮工會組織的作用,將學校與教職工聯系起來,即借助工會的力量實現校務公開,在公開透明的工作引導下,激發廣大教職工的參與積極性,并使其在明確的工作要求下有效地開展各項管理、教學工作。要想實現這一點,工會組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制定符合本校實際的工會工作計劃
工會工作計劃的制定與實施并不是由工會人員隨意想象出來的,而是立足本校的發展實際情況,以學校的發展要求和教職工的現實需求為依據,并將二者有效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本組織的主觀能動性,在深入學校發展或管理理念、制度或者發展方向的基礎上,制定出符合廣大教職工實際的工會工作計劃。并借助校園網的形式將所制定的工會工作計劃在公開、透明的原則指導下,將其呈現在廣大教職工面前。廣大教職工在所制定的工作計劃中不僅可以看到學校的發展情況,明確其工作的方向,還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反映計劃中的不足之處,借此實現工會計劃的完善,在保證其有落實的可能性的基礎上,調動廣大教職工參與學校管理工作的積極性。
(2)加強民主監督
正如所提及的,學校工會組織的建立是以廣大教職工的現實需求和切實利益保障為基礎的,由此,其工作的落實需要在市教育工會工作要求的指導下,對學校工作加大民主監督和管理,最大限度地實現校務公開。比如,就當前學校所要落實的某些重大決策或與廣大教職工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諸如人事調整、財務以及評優晉職等,都要發揮工會的監督和管理作用,既要監督學校工作的開展是否能做到公平、合理,還要將廣大教職工納入到監督體系之中,在保證教職工的知情權的基礎上,使其能了解當前的學校重大決策,并對這些決策提出自身獨到的見解或者就該決策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建議,以此在學校政務公開的基礎上,保證教職工的合法權益不受到損害,將其參與權和監督權落實到實處。
(3)建立健全教職工訴求機制
既然我們的工會組織是為廣大教職工代言的,我們就需要成為教職工的發言人,將其在工作、生活中所出現的問題,一一呈現給學校或上級工會組織,如此保證教職工有話可說,有話有處說。本校的工會組織會在每周借助周末的時間開展茶話會,在和諧的交談氛圍中聆聽教職工的問題,并對其進行記錄,在會后對其進行反饋,并積極思考有效的解決方法,為教職工分憂解難。如此不僅可以拓寬教職工的訴求渠道,還可以激發其日常參與學?;顒拥姆e極性。
3.打造“服務型工會”
我校工會將全心全意為廣大教職工服務,關系教職工的生活、工作,積極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所以,我們努力將工會組織打造成一個以教職工為中心的“服務型工會”。“服務型工會”的建設不僅要采開展多樣化的活動來關注在校的一線教職工的現實需求,還要關注那些離退休教工的生活,真正地將誠摯的關懷送到每一位教職工的心坎上。
(1)積極地配合校黨政在節假日的走訪、慰問離退休教師和特困教職工活動,積極地組織在校教職工進行募捐或獻愛心活動
如,我校工會組織就在聯合教職工開展獻愛心活動,利用所募捐到的錢,加上學校的一部分財政支持,組織全體教職工參加一年一次的體檢活動,由此充分地保證各教職工身體的健康。除此之外,在節假日期間,我們還會開展多樣化的活動組織教職工一起慶祝,或者向教職工分發禮品,使其感受到單位所給予的濃濃的關懷。
(2)積極地開展文體活動
為了貫徹落實身心健康工程,學校工會組織還需要組織豐富多彩且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將教職工從繁重的教學工作中“解救”出來,使其在喜聞樂見的極具趣味性的活動參與中獲得身心的和諧發展。我校工作組織就將“每天鍛煉一小時”作為活動開展理念,借助每天放學后的一小時來組織教職工進行拔河比賽、長跑比賽或者拓展訓練等,如此在有趣的活動參與中,放松教職工的身心壓力,使其獲得身心的健康發展。
總之,學校工會組織應當發揮自身的職權,建構起完善的工會組織,借助教職工之家來調動廣大教職工學校管理工作的參與積極性;借助民主管理來發揮教職工的民主監督、參與的權利,實現學校政務公開,保證教職工的合法權益;借助“服務型工會”的建造,為教職工的身心健康發展做出不懈的努力。 參考文獻:
[1]盧春華.高校工會角色定位與職能研究[D].華南農業大學,2016.
[2]侯佳.保障教師權益 促進教師成長——高校工會應重視維護青年教師發展權[J].當代教師教育,2014,7(01):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