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躍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把抓作風作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切入點和突破口,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整治“四風”問題。在中央紀委提出的十二類“四風”問題中,違規配備使用公務用車、違規公款吃喝、公款國內旅游、公款出國境旅游、樓堂館所違規問題、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提供或接受超標準接待、接受或用公款參與高消費娛樂健身活動等問題,無不體現一個“公”字,既然是“公”就一定要入賬,審計就能在查處“四風”問題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審計追蹤“四風”問題線索
(一)違規配備和使用公務用車
1. 公車私用:指在未執行公務的時候使用公車,包括:上下班使用公車、辦私事使用公車、把公車借與其他人使用、為個人私家車加油等等。
以上問題主要從汽油費的報銷中發現線索。車輛的行駛里程和汽油費存在匹配關系,檢查一個單位的公務出行里程就能大致估算所需的汽油費,通過逐年或逐月對汽油費的報銷金額進行跟蹤,就能在其中發現某一年或某一月的汽油費突然增加,這樣就能找到線索,再與其因公務使用公車的情況,就能對比出哪一年或者哪一個月存在公車私用的可能性。比如:十八大以來,中央對“四風”問題抓得越來越緊,且隨著公車改革,各單位都在削減公車數量,某單位的汽油費卻未見明顯減少,該單位就可能存在未私家車加油的可能性,就可以從這各方面入手,對相關人員進行調查,是誰在報銷汽油費用。
2. 違規占用下屬單位車輛問題
該問題的出現主要在公車改革以后,某些領導干部還存在特權思想,本部門的公務用車被削減,就從下屬單位借用車輛,維持自己的用車特權。
這個問題在汽油費、保養費、維修費中可以找到線索,同公車私用的情形一樣,通過汽油費可以知道是否存在為非本單位車輛加油的情況,如果占用了下屬單位車輛,為下屬單位車輛加油,同樣可以找到線索;再有就是通過保養費和維修費,如果一個單位的賬務中原始憑證中出現了非本單位車輛列支的保養費和維修費,基本可以斷定其占用了其他單位的車輛,事實基本可以核查清楚。
(二)違規公款吃喝問題
眾所周知,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違規公款吃喝問題查處最為嚴厲,因為違規公款吃喝是最容易滋生“圈子文化”和腐敗問題的溫床,所以一直在進行嚴厲打擊,但一些領導干部仍然無視規定,公款吃喝,有些財務人員通過賬務處理來分解公款吃喝費用。通過開多張發票、減少金額、分批報銷或者通過在其他飯店開假發票的方式來逃避監管,雖然有各種方法進行處理,但仍然有跡可循。
1. 利用手撕發票金額較小,分開入賬
手撕發票一般最大金額為100元,而公款吃喝消費一般在幾千元甚至上萬元,這樣,財務人員可以通過分開報銷的方式入賬,這樣就隱藏了公款吃喝的行為,但一般都是連號發票,通過對多次入賬的餐費匯總、分析,可以得出實為在一次吃飯中開具的發票。在以往的調查中,我們還發現,有些單位通過購買假發票的方式來報銷公款吃喝費用,這種方式一般只能通過對當事人詢問來確定,一般在連號假發票的事實面前,都會以長期在該飯店吃工作餐為由搪塞核查,但不妨礙通過此種方法發現問題。
2. 一次開具多張發票,分開入賬
增值稅改革以后,飯店不得再開具手撕發票,而是要開具普通增值稅發票,從而避免假發票出現,但是并不能阻擋惡意開具多張發票,來分開報銷。從同一個飯店開出,雖然金額小了,但仍可以通過發票的開票時間、入賬時間來查出蛛絲馬跡,例如,幾張發票雖然入賬時間不同,但開票時間相同,或者開票時間不同但發票連號,這些都是在查證過程中要認真注意的細節。只要是在同一家飯店多次開具發票的,都應該做出合理懷疑。
(三)公款國內旅游問題
公款國內旅游主要表現形式有以公務考察、培訓等為名公款旅游。雖然市財政部門已經下發關于差旅費的相關規定,但有些單位仍然以培訓、會議為名進行公款國內旅游。
公款國內旅游問題的查證比較困難,主要困難在于旅行社或者對方酒店開出的發票都是一張發票,并不注明具體內容,所以很難進行查證,但我們從一些細節中仍然可以查出問題所在,通過對旅行社或者對方酒店進一步查證費用明細,得出是否存在公款旅游問題。從成本效益角度講,到對方酒店進行查證成本較高,我們通常采取其他方式進行查證,比如,通過對比以往的差旅費,人均費用是否有明顯的增高,另外對費用進行分解,如查詢住宿日期的住宿費用牌價,乘坐交通工具的費用和當地的餐飲水平等方式,預估費用總額,與實際報銷的費用進行對比,可以得出是否應該懷疑該筆費用中存在旅游費用。
(四)公款出國境旅游問題
公款出國境執行公務,要求在外執行公務時間不得少于全部時間的三分之二,也就是說,在外執行公務之間的休息時間可以自行安排,但非執行公務的費用不得用公款。在我們以往調查過程中,有些人通過開具發票為一張發票的漏洞,用公款報銷私人費用。對此,若管理或執行制度不嚴格,將給調查人員的查證工作帶來相當大的困難。
對于公款出國境旅游的問題,我們在總結經驗后,也找到一些方法進行查證。如,對找旅行社了解費用明細,對憑證后附的出國費用明細進行分析,可以找到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與當事人談話核實,等方式,綜合查證,得出結論。
(六)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問題
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依舊是現在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最為嚴重的“四風”問題。需要通過審計和制度規范來綜合確定,審計在查證中不可或缺,主要是確定發放金額。
1. 確定是否為違規發放津補貼
某些單位存在將津補貼進行分解,在不同的科目中列支。從賬面上看,并不能看出問題,但對全年的賬目進行分析,可以找出規律,比如在福利費和其他支出中列支的某些費用總是成比例的,可以確定,這些費用是同一筆費用,但這樣保證了每一分項的費用是不超標的,而實際上是分解了費用,造成了不超標的假象。
2. 確定違規發放津補貼金額
在確定了違規發放津補貼的事實后,要對超標準的金額進行確定,通常,審計人員只能發現存在違規發放津補貼,但對超標準金額不能認定,這就需要審計人員不但要精通財務,同時也要熟悉相關規范。因黨政機關已經有很明確的收入規范,此問題多發在事業單位,尤其是有業務收入的事業單位。不僅僅是在查證問題方面,在制度規范化方面,我們做得還遠遠不夠,細目繁雜,漏洞百出,這也是下一步,我們需要努力的方向。
(七)設立和使用“小金庫”問題
提供或接受超標準接待、接受或用公款參與高消費娛樂健身活動,同時也包括以上六個問題都在設立和使用“小金庫”問題中有所體現,使用“小金庫”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搞四風”。那么,如何發現“小金庫”是審計人員的應該練就的看家本領。
1. “小金庫”的定義:指違反法律法規及其他有關規定,應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規定的單位賬簿的各項資金(含有價證券)及其形成的資產。
2. “小金庫”主要表現形式包括: 違規收費、罰款及攤派設立“小金庫”;用資產處置、出租收入設立“小金庫”;以會議費、勞務費、培訓費和咨詢費等名義套取資金設立“小金庫”;經營收入未納入規定賬簿核算設立“小金庫”;虛列支出轉出資金設立“小金庫”;以假發票等非法票據騙取資金設立“小金庫”;上下級單位之間相互轉移資金設立“小金庫”。
雖然我們列舉出這么多方式設立“小金庫”,但總結來看只用兩類設立“小金庫”的方法,不列收入或虛列支出。此類問題對于審計人員的要求更高,不僅僅是就賬說賬,還要看出一些財務賬目之外的東西,利用審計人員的職業判斷來查證問題。下面我就兩類設立方法來舉例說明
一個是不列收入。在一次核查過程中,我們發現2015年5月以后,該單位每月電費與以前相比有明顯的增加,我們要求該單位相關人員作出解釋,對方的解釋是由于夏季當來,空調的使用量增加,導致電費增多。我們又重新分析了以前年度的電費變化幅度,發現該解釋不能成立,我們就對該單位院內的用電設備進行了勘查,發現有一座通信公司的信號塔設立在該單位院內,這樣我們有理由懷疑信號塔與該單位電路為同一條,故電費激增,但我們未從該單位收入中找到電費收入,故我們懷疑存在“小金庫”,經與該單位相關人員談話,講解規定和政策,最終,該單位承認,通信公司已支付相關費用,而該單位并未入賬,而是設立了“小金庫”,用于迎來送往和公款吃喝。
另一個就是虛列支出。在我們對某單位的財務收支進行審計中,審計人員發現,該單位每年都有房屋租賃費用,但在調查中并未發現該單位租賃房屋從事活動。在出現租賃費用的同時,該單位的公務接待費用明顯下降。據此,審計人員懷疑房屋租賃費用為虛假業務,實為通過虛列支出設立了“小金庫”,并使用小金庫公款吃喝,經多方查證,證實了此問題。
綜上,在調查“四風”問題上,審計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個,同時,我們也應看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情形,調查與反調查的不斷斗爭中,審計人員應當有更清醒的頭腦和睿智的判斷,不僅對賬目本身了然于胸,更要對賬目以外的環境、業務等更加關注,從而讓“四風”問題無處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