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利平
摘 要:作為常見的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方法,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具備承載力高、剛度大、早期強度大等優勢,基于此,本文選擇了某地的S城市主干路工程作為研究對象,并對該工程的實際情況、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重點進行了詳細論述,希望論述內容能夠為相關業內人士帶來一定啟發。
關鍵詞:城市道路;碎石基層;標高基準線
前言:水泥穩定碎石屬于半剛性基層材料,由于獲取便捷且具備水穩性和強度較高特點,該材料在我國城市道路基層施工中的應用極為廣泛,但在筆者開展的實際調研中發現,水泥穩定碎石在施工中的應用不當很容易出現干縮、開裂等問題,而為了最大程度上避免這類問題出現,正是本文就城市道路工程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開展具體研究的原因所在。
1.工程概況
1.1工程介紹
S城市主干路工程紅線寬度30m、設計長度0.87km,為雙向四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該工程機動車道路面結構層設計為:4cm厚AC-13C細粒式改性瀝青混凝土+6cm厚AC-20C中粒式瀝青混凝土+8cm厚AC-25C粗粒式瀝青混凝土+1cm厚改性乳化瀝青稀漿封層+32cm厚5%水泥穩定碎石+20cm厚級配碎石[1]。
1.2工程材料要求
S城市主干路工程采用的碎石源于附近料廠購進的機制碎石,使用的水泥全部從大廠購進,表1為水泥穩定碎石配合料碎石級配范圍,使用的碎石需要符合該表要求,水泥的初凝時間則需要大于3小時。值得注意的是,水泥進廠時需開展質量檢測,由此確定配比將成為具體施工環節的依據。
1.3混合料設計
為滿足S城市主干路工程使用需要,需保證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浸水強度≥3.0MPa,因此施工單位派出了專業人員負責混合料設計試驗,試驗使用了料廠的碎石和水泥,并按照不同配合比制成試件,在養護24h后結合《公路工程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試驗規程》(JTGE51-2009)開展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最終確定了最佳水泥配比。
2.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重點
2.1底基層檢測、測量放線、支設模板
三環節施工重點如下所示:(1)底基層檢測。檢測工作需提前開展,主要負責檢測底基層的高程、中向偏度,如在檢測過程發現不合理之處需采取有效方法處理,如基層表面存在松散和起皮材料,應采取徹底清理手段,否則工程質量將受到一定影響。(2)測量放線工作。這一環節工作需要得到水準儀和全站儀的支持,水準儀負責測量級配碎石底基層頂標高,全站儀則負責測量水泥穩定基層中線、邊線、車道標高控制點,最后需計算水泥穩定碎石基層頂標高與級配碎石底基層頂標高之間的距離。(3)支設模板。需按照水穩層設計寬度采用鋼釬固定支立模板,固定模板過程則需要將鋼筋三腳架緊靠模板背面,模板的兩端固定也需要得到重視[2]。
2.2確定標高基準
采用了Φ18~20光圓鋼筋加工并配絲扣固定架制成了控制標高的基準架,這一設計可以較為快速的拆卸基準架或調整標高,該基準架的鋼釬需要搭設在路基兩側模板后30cm地段,間距需要控制在10m以內。在具體的標高基準測量中,選用了Φ2~3mm的鋼絲作為基線,為保證測量質量在基線兩端使用緊線器開展了同時張緊,并將基線的長度控制在了200m以內,同時避免基線產生撓度即可保證該環節測量質量。
2.3混合料拌和與運輸
施工重點如下所示:(1)混合料的拌和。S城市主干路工程選擇了WBC-500型穩定土拌和設備,該設備具備拌和質量優、性能好特點。為保證施工質量,施工單位嚴格控制了碎石進料時的粒徑和壓碎值,并將3~5mm、5~10mm、10~20mm、10~30mm的碎石嚴格分開堆放。具體施工過程中,將石屑裝入1#集料倉、3~5mm碎石裝入2#集料倉、5~10mm碎石裝入3#集料倉、10~20mm碎石裝入4#集料倉、10~20mm碎石裝入5#集料倉。隨后開展的混合拌料過程需提高0.5%的設計水泥用量,并保證拌和的混和料含水量處于0.5%~1.0%之間,這是為了補償攤鋪過程的水分損失。(2)混合料運輸。施工單位采用了加以覆蓋的15t以上的自卸車運輸混合料,通過規則制度保證了混合料拌和到碾壓完成的時間控制在了3h以內。
2.4混合料的攤鋪和整平
在調整攤鋪機熨平板與螺旋布料器高度使其滿足攤鋪需要后,即可開展具體的攤鋪施工,這一過程需保證攤鋪機連續不間斷以1.5m/min的速度勻速前進,并保證螺旋布料器內料位高度為覆蓋布料片的2/3,施工單位還派專人負責檢測攤鋪后的橫坡度等指標,并負責修整。值得注意的是,攤鋪過程必須保證前方有3~5輛車等候卸料。
2.5混合料的碾壓
作為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混合料的攤鋪和整平后需立即開展碾壓,S城市主干路工程選擇了2臺YZ20振動壓路機、1臺雙鋼輪壓路機負責碾壓施工,其中振動壓路機碾壓3遍并遵循“先接縫后兩邊、先低后高、先慢后快、前靜退振”原則,同時需保證相鄰碾壓痕跡重疊1/3輪寬。振動碾壓完成后需應用雙鋼輪壓路機跑光一遍,但這之前需要通過灌砂法檢測壓實度保證其符合工程設計要求。
2.5接縫處理與養護
施工重點如下:(1)接縫處理。碾壓施工完成后需處理橫縫,處理過程廢棄了未經壓實的混合料,通過預留立端模、整平混合料、將模板固定于下承層、將末端縫碾壓密實完成了接縫處理。(2)養護。養護過程封閉交通,保證灑水養護時間≥7d,通過保證基層表面濕潤避免了干縮裂縫等問題出現。
結論:綜上所述,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難度并不高。而在此基礎上,本文涉及的確定標高基準、混合料拌和與運輸、混合料的攤鋪和整平、混合料的碾壓等工程實例,則具備一定實踐價值。因此,在相關領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中,本文內容能夠發揮一定參考作用。
參考文獻:
[1]高嵩.道路工程施工中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的應用[J].居業,2016(05):106-107.
[2]朱錦華.芻議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應用[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09):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