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生+張國鵬
摘 要:建筑行業的發展不僅是關系著一個國家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基礎領域,更是一個國家經濟良性發展的必要構成領域。因此,建筑領域的不斷優化與提升受到全社會各領域普遍關注與重視。要確保建筑行業的良性發展,一方面要再方案的優化與設計上下功夫盡可能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節約施工成本,另一方面建筑本身的外形、功能要不斷與時俱進滿足人們變化的需求。剪力墻結構設計是隨著建筑行業的變化而出現的一種新技術,本文就其實際應用中的幾點問題做簡要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房屋建筑;剪力墻;施工設計
在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中,城市的建筑數量越來越多,建筑高度越來越高,建筑復雜性越來越大。在住房領域,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和日益緊缺的土地資源帶來了住房要求的改變。當前,人們要求住房不僅要安全,而且結構設計要盡可能合理。因此,建筑領域在結構的優化方面不斷革新,也在不斷借鑒國外的先進理念,在材料方面不斷引進、施工技術引進求新。在這個過程中,剪力墻結構的合理設計是保證施工質量和經濟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技術。
1、剪力墻概述
社會不斷進步,建筑行業不斷發展,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應用越來越多,剪力墻結構在這種環境下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種結構具有工藝簡單、穩定性高、整體性好、抗震力度高等優點,本真自身的優勢逐漸得到了更多人們的認可,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
1.1概念
剪力墻在建筑施工中十分常見,指一種特殊的建筑結構,也可以稱之為抗震墻或者抗風墻,能夠承載不同大小的水平荷載。生活中常見的剪力墻結構主要的作用就是用來抗震、抗風,使用這種結構在發生地震的時候可以有效吸收地震產生的能量,避免其沖擊墻體對建筑物造成破壞。
1.2剪力墻的特點
剪力墻結構剛度大、抗震性強、側移小,相較于框剪結構來說剪力墻在受力、形變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同點,但是從剛度和內力的分配方面剪力墻要更加合理,屬高層建筑應用較多。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按照是否開洞以及開洞尺寸可以將剪力墻分為四類,分別是實體墻:開洞面積小于15%(或者不開洞);小開口剪力墻:開口面積大于15%;多肢體剪力墻:開洞尺寸較大;壁式框架:大尺寸開洞。
2、房屋建筑剪力墻結構設計原則
在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在一定要遵循剪力墻結構設計原則,提前勘察地理、天氣以及周邊環境條件,保證墻體的結構和尺寸以及功能均符合相關需要,具體內容如下:
2.1尺寸合理
高層建筑規模較大,因此,剪力墻結構在長、寬、高等方面也較大,但是厚度卻一般,整體上主要是以板為主,但是在設計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其受力能力,有必要趨于整體設計。這種板型結構和以往的柱體結構有著明顯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尺寸方面。具體還是要根據實際的工程需要決定,合理控制尺寸參數,保證設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2.2結構參數合理
剪力墻的墻體結構屬于一種平面構件,厚度適中,為板型結構,因此承受荷載的能力不是很高,一旦受到過大的外部荷載作用很容易導致出現變形或者損壞等問題。由于抵抗荷載作用是剪力墻結構的根本功能,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到水平和豎向兩個方面的問題,使其可以更好的滿足實際使用需求,形成一定的工作體系。除此之外,還要保證剪力墻結構的設計具有良好的非彈性變形反復循環的延性,使其可以成為一個良性循環,充分發揮使用性能。
2.3遵循方向原則
在設計剪力墻結構的過程中應遵循方向設計原則。尤其是在計算剪力墻結構承載力的時候,計算帶翼墻的寬度按照門窗與洞口之間的翼緣寬度以及剪力墻之間的距離的最小值來取值,通常都是墻肢總高度的十分之一。
2.4遵循環境原則
在設計剪力墻結構之前必須要對施工現場的地震、臺風的發生率進行仔細分析和勘測,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結構體系,確保墻體結構足以承受為止的地震和臺風等災害,避免建筑物出現傾斜和倒塌。
3、房屋建筑剪力墻結構施工
3.1總布局設計
在設計剪力墻結構的過程中總布局設計是第一項任務,一般情況下最好實施雙向布置,以主軸方向為主要布置方向,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多向布置。將方向不同的剪力墻連接在一起,拉直墻體角度,使之形成T形、工形等,打造出獨立的空間結構。合理的空間結構不僅可以保證良好的空間性能,也能使得墻體的抗震性能得到明顯的提高。因此,要想提高空間性能選擇單向設置剪力墻是行不通的。應該合理控制來自兩個方向的抗側剛度,盡可能使其相近,同時保證墻面簡單且具有規則性。與此同時要想有效提高剪力墻結構的基本性能,在整個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控制好墻體自身的重量,擴大空間面積,保證其良好的抗側剛度同時提高其承載能力。除此之外也要控制好結構之間的距離,不宜過近也不宜過遠,否則不僅增加墻體的重量,一旦遇到地震情況還會增大地震力。
3.2墻段施工
墻段設計主要就是要工藝簡單、剛度均勻、設計規范,同時門窗位置安排合理、上下對齊。保證結構應力可以均勻分布滿足實際需求,避免各部分之間的剛度出現過大差距,保證墻體設計質量。
3.3墻體長度設計
較長的剪力墻施工可以對其進行分離設計,平均分成多份開挖孔洞,然后采用弱連接梁將各個部分連接在一起。實施抗震設計的過程中最好不要開挖空洞,必要時候可以在兩個孔洞之間設置小墻肢,如果墻體的厚度已經超出了小墻肢截面的四分之一,則需要對箍筋進行加密處理。
3.4墻體彎矩控制
一些時候,剪力墻結構平面外部的承載力和剛度較小、外面過大,這時必須要對剪力墻平面外的彎矩進行嚴格控制,保證其合理性和科學性,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剪力墻結構的穩定性,避免其受到外力作用發生變形。
3.5墻體高度和厚度控制
剪力墻結構的抗側度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剪力墻結構的設置,要想保證整體結構的穩定性,避免剛度出現改變做好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布置,過程中保證一定的連續性。與此同時可以結合其實際高度降低墻體的厚度、混凝土強度,這樣一來墻體的側向剛度就會慢慢減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過程中連續性得不到保障勢必會影響到剪力墻結構的剛度。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剪力墻結構得到了越加廣泛的應用,尤其是高層建筑應用最多,其結構設計和使用效果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為保證建筑質量建設單位必須要加大對剪力墻結構設計的研究力度,根據實際需要合理設計,遵循相關設計原則,充分發揮其使用價值,保證住宅建筑的使用效能。
參考文獻:
[1]董燕,胡執標.淺談高層建筑結構關鍵設計問題[J].科技創新導報,2011,(11):112-113
[2]王和平.高層建筑剪力墻結構優化設計分析探討[J].四川建材,2013,(05):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