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爽
摘 要:對于環境樣品進行檢測的過程中,其主要涉及到的場所就是環境檢測實驗室,所以可以看出環境檢測實驗室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環境檢測提供準確的檢測結果,能夠有效服務于社會和相關的領域,在進行環境檢測的過程中,實驗室的檢測結果也受到了各種因素的影響,所以,在本研究當中主要針對環境檢測實驗室在質量管理方面的現狀進行探究,相關的策略,希望所得結果能為相關領域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環境檢測;實驗室質量管理;現狀和對策探究
最近這幾年我國經濟的發展速度迅速加快,所以我國開始成為了世界的加工廠,中國經濟開始不斷的超越,在經濟發展的背景之下很多的工廠和公司等都片面的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但同時也忽略了對于環境的保護,這使得現如今各類環境問題日益嚴重。比如存在有較為嚴重的沙塵暴、存在有霧霾天氣和水資源的污染等情況,在某種程度上對于人們的正常生活產生影響。現如今人們已經認識到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不能夠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所以我國開始相繼的頒布了各項規范和標準,以此來強化對于環境污染的控制措施。而對于環境進行檢測是有效對環境污染情況進行評價的一個環節,因此分析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管理的現狀和對策也就尤為重要。
1.實驗室質量管理的價值探究
實驗室分析質量保證工作是一個較為嚴謹的工作,它是系統的科學管理和特定的測量實踐之間相互結合而產生的一個產物。實驗室質量檢驗的主要工作就是對于測試工作當中的所有物差進行避免,對于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以及抽查等等進行進一步的限定,使其能夠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這樣能夠為檢測數據提供更加準確和可靠的測試結果。
對于實驗室的質量保證進行分析,其工作主要表現在兩個大方面,分別是質量控制工作和質量評價工作。在進行質量控制的時候,其主要目的就是對于在進行生產過程中減少相關的誤差,這樣對于誤差的來源進行控制。而對質量評價進行分析,它是有效的檢測手段,對于質量的控制效果能夠起到檢查的作用,在測試過程當中發現有相關的問題,會第一時間引起檢測者的注意,它能夠在某種程度上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對于實驗室質量分析工作來說,它貫穿在整個檢測過程當中,它需要包括有對樣品的采集、對于各個容器的防止和保存、運輸,也涉及到分析的方法,儀器的性能,包括有測試環境和操作技能,還有對于結果的測試表達。其中無論哪一個環節出現失誤都會對于整體的質量產生影響,所以,任何一個環節都應該做到精益求精,避免粗心大意的情況發生。
2.現如今環境檢測實驗室質量管理的現狀探究
從現如今環境檢測實驗室質量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其所存在的問題不多,主要體現在兩個角度。首先一個問題就是絕大多數的實驗室的質量管理部門,相關人員將主要工作都放在對實驗室的規范化體系的文件建立上面,將精力都放在對于人員的分配和管理之中,所以對于實驗室的質量管理核心工作卻并不重視,這樣就會導致實驗室質量管理工作無法落實到實處,那么實驗室的質量控制體系不能發揮出必要的優勢和有效的處置能力,這會使得實驗室質量管理工作僅僅流于形式[1]。
從第二個角度來看,現如今在對環境的檢測實驗室進行管理時,要求必須對于實驗室所發生的所有事件進行統計,并同時對于實驗室的檢測結果做好適當的控制工作,進行必要的管理,這樣能夠確保實驗室檢測的管理工作,實現最終的目標。但實際工作過程中,因為環境檢測實驗室的檢測結果一般不具備有準確性,同時也不能進行相關的監督和保護,這就使得國內很多環境監測實驗室在理論上不能達標,在實踐上也較為落后,所以不能夠發揮出必然的作用,這使得管理存在有較為嚴峻的局限性。
3.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管理的對策探究
為了扭轉上述問題,在進行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做到如下幾點工作:
3.1落實規范化的管理
規范化管理工作主要是要求在進行工作的過程中,相關的檢測人員做好規范化操作工作,各項工作必須按照原則進行,對于實驗室內的設備在進行管理的時候要滿足相關管理的標準。必須要保證質量管理合乎規范,要制定有完善的體系,落實各項管理制度,確保各項操作和分析工作以及相關的設備都能夠有相關的規章制度來進行衡量,這樣能夠全面的提升質量管理的貫徹落實。相關的檢測人員按照操作規范應該做好相關的監督工作,這樣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因為人為因素而導致的不必要的問題。
3.2對質量管理體系的內審工作進行強化和落實
質量體系的內審工作需要針對實驗室的環境檢測以及實驗室的運行來進行定期的審查,要求必須根據審查的結果對于實驗室環境的檢測質量進行評價和評估。在進行內審的時候能夠對于實驗室檢測質量管理當中所存在的潛在風險進行查漏補缺,以便于能夠有效地進行干預和指導,在此過程中能夠將諸多問題都盡早的避免,可有效避免事故的擴大化,促使實驗室環境檢測的質量合乎標準。對實驗室環境進行檢測時做好管理內審工作,它能提升環境監測質量的有效性,所以內審工作需要盡量的合乎標準和實際情況,應該建立起一套長效的機制和運行機制[2]。在內審的過程當中,所有工作的進程都應該和所制定的內審檢查表的相應內容一致,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有效提高環境監測實驗室的質量管理水平。對于質量管理的評審工作,如果無法滿足現狀就需要在不斷的工作過程當中,對于評審的體系進行完善,并且要重視對于實驗室配置的優化,以便于能夠明確檢測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不斷的進行系統性的強化,這樣能夠為環境檢測實驗室的質量管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3.3強化對于設備和文件管理工作
對于環境在進行檢測的過程中,必須要落實對設備和文件的管理工作,因為環境檢測工作會受到設備的影響。很多設備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后就需要進行相關的維修和維護工作,并且做好校準。為了保證對于設備的維修和校準工作能夠達到一定的質量,那么就必須要建立一定的制度來進行衡量,這樣才能夠對設備校準和維修工作進行量化,可以有效地避免在進行環境監測的過程中受到設備因素的影響。因為科學技術現如今在不斷的發展,所以很多新型設備不斷的出現,而環境監測實驗室作為一個先進性的實驗是其中必不可免的,會應用各式各樣的新型的檢測儀器,它能夠提供檢測的精準度,也能提升實驗室檢測的水平。但是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必須對于新儀器進行有效的維護和辨識,同時也要提高相關維修和養護人員的學習能力,促進自身專業知識的掌握,這樣才能夠對于一些新的設備具有較好的管理能力。在環境監測實驗室的質量管理系統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文件,這些文件都是實驗室的重要資料,必須要對這些文件做好妥善保管并且進行備份,這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實驗室的管理質量。
3.4對動態管理工作進行持續化的延伸
對實驗室內的環境檢測在進行實驗室質量管理工作過程中,要制定有標準化的實質性控制過程,所以對于實驗室的管理工作進行動態的監測是十分重要的,做好標準化的動態管理工作,可有效的維持實驗室檢測的質量,提升實驗室檢測的能動性。因為實驗室檢測環境經常會發生變化,所以檢測設備也會出現微妙的變化,這會對實驗室的檢測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而受到環境影響會導致實驗室檢測的整體質量下降,那么檢測的準確性也就大大降低。所以在進行環境檢測實驗室質量管理的工作過程中,管理人員要定期對室內的空氣指數進行檢測,并且對于設備情況進行定期的校準和核對,如果發現有問題需要進行有效措施加以改進,這樣能夠保證環境檢測實驗室質量的準確性。
4.結語
綜上所述,本研究簡單分析環境檢測實驗室質量管理的現狀,并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策略。筆者認為做好對于環境檢測實驗室質量管理工作,它會對于質量檢測產生較大的影響,能夠確保環境檢測工作的準確性,能夠為相關部門對于環境情況的了解提供可行的參考。
參考文獻:
[1]蔣軍.環境檢測實驗室質量管理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7):268.
[2]陳烽,朱媛.環境檢測實驗室質量管理的現狀與對策探討[J].科技展望,2016,26(02):172.
[3]陳建華.淺談室內環境檢測實驗室的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J].廣東建材,2011,27(0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