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亞磊
摘 要:逆向思維,反其道而行之,擺脫掉了固有的思維模式。新聞采訪中采用逆向思維的方式更利于記者發掘有價值的線索,也可以使舊題材出新意,給人以新鮮感,新聞記者嘗試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不僅擴大了新聞采訪的視野,賦予看待新聞事實的新思路,也更方便提煉出具有新意的新聞主題,使新聞采訪工作呈現一個嶄新的面貌。
關鍵詞:電視新聞; 采訪; 逆向思維
引言
隨著新聞行業的競爭日漸激烈,很多新聞人都在進行著自我創新,電視新聞采訪想要脫穎而出,選題就必須既有新意又有深度,給受眾耳目一新的感覺。為了提高電視新聞采訪報道的質量,新聞記者采訪中采用逆向思維,更方便把握新聞報道的角度,深層挖掘新聞事件真相,沖破固有的思維框架,使新聞采訪更具新意,更具有吸引力。
一、逆向思維采訪理論
逆行思維也叫求異思維,就是反方向思考樹立新的思考方式和觀點,不同于常理的思考問題,特別是對待一些特殊問題,從結果往回推導,克服習慣性認知,更容易給人意想不到的結果。
逆向思維在新聞采訪中就是從另一方向來觀察新聞事件,換一個角度看世界,在已經知道新聞事件的結論后,倒回去分析這一事件的過程和原因,這樣更容易判斷出新聞事件的真相。
新聞采訪中記者需要對全局有一個掌握性的了解,一般情況下記者的了解渠道都是通過采訪對象的描述和事件中的材料,這樣出來的新聞采訪報道很容易失去新意,變成一個“人人都能發現”的新聞。新聞采訪記者采用逆向思維,不帶有目的性的去探索新聞事實,往往能收獲旁人發現不了的新聞線索,使新聞采訪更能深入全面。
二、逆向思維采訪的作用
(一)運用逆向思維,保證新聞的真實性
新聞采訪的第一原則就是真實性,真實就是新聞的生命,新聞記者在采訪中不是第一現場親歷者,很多時候對于新聞的真實性也很難有客觀的判斷。這就要求新聞記者對受訪者的陳述和現場照片數據進行仔細分析與斟酌,采用逆向思維思考,更有效的保證新聞的真實性。
2005年,一名記者到一家啤酒廠采訪,據廠長介紹,他們生產的啤酒很是出名,香港的一家企業與他們合作,已經多次考察并簽訂了合同,他們的啤酒到香港分銷后每瓶有10塊至12塊利潤,采訪中廠長一直要求記者播出該消息,以擴大自己廠的影響力。記者采訪結束后經過認真分析,該啤酒廠的交通和地理位置都不占優勢,且資源和價錢并不有利,港商投資的可信度有容商榷,就放棄了這條新聞的播出,后來,港商因為詐騙被逮捕,原來啤酒廠遇到了欺詐新聞,就是因為該記者運用逆向思維,成功避免了一次新聞事件中失實報道。
(二)運用逆向思維,更有利新聞采訪的創新
逆向思維,新聞記者在采訪中能更好的把握好新聞的動向,接觸更多的新聞的素材,換一個角度,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可以開闊記者的思路,使采訪變得更加的生動有趣。
高級記者江永紅曾經寫過一篇《“藍軍司令”越演越狡猾,“紅軍指揮”越練越過硬》的新聞采訪受到熱評,當時全軍演練很多新聞采訪都把鏡頭對準了勝利的一方紅軍戰士,眾多的報道也很難讓受眾真正體會到紅軍的高超的戰斗技術,當時的江永紅出其不意,他采訪了從未被關注過的“藍軍司令”,藍軍的狡猾才更能體現紅軍的驍勇,這種采訪角度打破了正常的采訪思維,更能引發受眾的關注,也成為軍事演習報道中的創新采訪。
(三)運用逆向思維,有利于新聞采訪的深度挖掘
在平時的新聞采訪中,記者想要新聞報道有深度有價值,靠正向的思維模式很難獲取。逆向思維就是一次對事件的質疑和否定的過程,對受訪者的回答進行多方位的印證,矛盾對立中獨辟蹊徑更有利于記者打開思路,對于受訪者的提問范圍擴大,獲得的各種新聞線索也會增多,可挖掘的深度的可能性也就會豐富一些。
2006年,有記者接到線索去采訪一個村里的怪物事件,當時這個怪物在群眾中已經造成了很大的轟動,因為該動物長相奇特且“四不像”,民眾普遍認為是不祥之兆。記者當時進行了現場拍攝采訪,回去查詢資料且咨詢相關專家,最后得知這竟然是國家瀕臨滅絕的保護動物麝鼠,對于這篇采訪報道,記者并沒有單純的只是進行麝鼠一個普及宣傳,他了解到該地區因為交通閉塞思想比較封建,所以人民才會認為不認識的麝鼠是不祥之兆,最后寫了《麝鼠不是“怪物”,群眾要相信科學》的報道,深刻的剖析迷信的實質是要解放思想,發展經濟,闡述了民眾相信科學的力量才能促進社會進步的觀點,完成了普通新聞事件的主題深化。
三、逆向思維在新聞采訪中的發展意義
(一)突破傳統思維框架,新聞采訪更客觀
想要跳出傳統的思維模式是十分困難的,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順向思維模式局限了人的思考能力和觀察能力,長期讓自己思維固化就是對自己職業生涯的不負責。逆向思維在采訪中避免個人情感的帶入,不帶有目的去采訪和報道,使記者的判斷更真實,更方便還原新聞事實,保證新聞的客觀性。
(二)打破傳統的采寫模式,新聞采訪更全面
在逆向思維采訪中,打破傳統的采寫模式,記者和受訪者之間的矛盾更突出,受訪者更能回答出令人信服的答案,記者的思維四處發散,尋求真相的同時也會進行多方論證和采訪,關注點多樣也更能發現隱藏的新聞價值,這樣更有利于新聞事件深度挖掘和全面報道。
(三)克服思維惰性,新聞采訪更生動
有些新聞記者在工作時間久了之后會有一定的思維惰性,很多新聞報道就會按照固有的套路進行分析報道,這樣的新聞報道千篇一律,失去趣味性。優秀的新聞工作者在工作中慣用逆行思維,對新聞事件始終抱有“懷疑”的態度,多方考證求證,形成新的角度和想法,是新聞報道有新意有趣味,新聞采訪報道更生動。
結語
綜上所述,逆向思維在新聞工作者采訪報道中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打破傳統的思維框架,保證了新聞采訪的真實客觀;突破傳統采寫模式,使新聞報道更加的全面;客服思想惰性,使新聞采訪生動新穎。運用逆向思維采訪,不僅鍛煉新聞工作者勤于思考探索真相的能力,也有助于高質量的新聞采訪報道的播出,更有利于電視新聞媒體事業的高速發展,從而使新聞采寫工作更具有權威性與公信度。
參考文獻:
[1]劉冬菊.淺談如何提高新聞采訪寫作水平[J].西部廣播電視,2017(04):117.
[2]梅新強.淺談記者在新聞采訪中如何提高提問質量[J].西部廣播電視,2017(01):157.
[3]鄭曉旭.逆向思維 不拘一格——電視易地采訪比拼獲勝之道[J].南方電視學刊,2016(01):112-116.
[4]孫麗潔.試論當下電視新聞采訪過程中采訪技巧的創新[J].新聞傳播,2015(1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