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婷霞
摘 要:隨著社會發展,民營中小企業發展迅速,在市場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國處于經濟轉型的戰略時期,民營中小企業如何在現階段抓住發展機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權具有重要現實意義。財務管理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將對新形勢下民營中小企業財務管理進行分析,闡述現民營中小企業中存在的財務管理風險,并提出合理對策。
關鍵詞:民營中小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對策
前言:
財務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對于現階段的民營中小企業來講,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企業資金運作經營,保持企業持續穩定發展,提高市場競爭力。改善財務管理模式,提高財務管理水平,降低企業經營風險,提高企業管理者對企業的控制力,帶動企業走向科學化、規范化。
一、民營中小企業運營中財務管理方面的潛在風險
(一)部分民營中小企業管理者缺乏財務管理風險意識。部分民營中小企業管理者對財務管理的風險管理認識不足對財務管理的重視和監督力度不夠。民營中小企業因為企業規模較小,容易存在資金風險,做好財務管理,提高風險預警,通過事前風險預警、事中風險跟蹤、事后風險教訓總結,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降低企業經營風險,提高企業抵御經濟風險的能力。民營中小企業管理者提高對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加強對企業財務管理的控制和監督,提高企業內控能力,有利于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二)民營中小企業多為家族企業,在管理方式上缺乏科學性。民營中小企業多為家族式經營模式,長期的家族式管理對企業的發展形成制約。在家族式企業中,企業的管理層多為家族人員,沒有外來人員的加入,企業的經營理念難以更新,企業的員工工作積極性可能受到抑制,企業缺乏活力。只有新鮮血液的注入,才能提高企業發展的動力。企業中的重要崗位,像財務管理崗位,應該從企業的科學長遠發展角度考慮,聘用具有豐富經驗和扎實財務管理經營的管理人員,這有助于提高企業的規范化和科學化,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的水平,規避企業不規范現象,促進企業轉型和升級,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三)民營中小企業缺乏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體系。民營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缺乏較為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體系,對各部門的運營和日常程序監督不夠,存在日常經濟活動不規范現象,財務管理體系的缺失,對業務運行的相關環節缺乏有效控制和審核,這就容易出現問題,難以保證工作效率。財務管理環節的不完善,進而可能影響整個企業的運作,降低企業整體的運行效率,嚴重的失誤可能會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的損失和企業形象的損害。
二、民營中小企業加強財務管理,規避風險的必要性
現階段我國處于經濟轉型的戰略機遇期,民營中小企業在這一時期能否抓住機遇,促進自身創新和轉型,提高市場占有率,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民營中小企業管理模式較為落后,財務管理水平不足,企業規模小、技術薄弱、資金不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應對風險的能力不足,這將對企業的發展提出挑戰。民營中小企業只有加強財務管理水平,提高應對經濟危機的能力,才能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另一方面,民營中小企業經營中缺乏法律意識,在運營過程中,信用意識淡薄,企業自身資質難以提高,遇到經濟危機,靠融資降低風險也難以實現。因此,對于民營中小企業來講,加強財務管理,引進先進管理理念,建立內部審計制度,提高對企業的控制能力,適應現代社會發展要求是當前的主要任務。
三、加強民營中小企業風險管理的對策
(一)從根源上提高民營中小企業管理者的風險管理理念。防范企業財務經營管理風險,首先要樹立先進的財務管理觀念和風險防范觀念,提高對經濟風險的認識。作為民營中小企業管理者,轉變思路,摒棄落后的管理理念,提高認識,要有著與時俱進的意識,對市場狀況和國內經濟形勢有充分的了解,對企業未來走向有充分了解,對可能存在的風險及早進行防范和控制。同時加強對財務部門的要求和監督,加強對企業財務管理的控制,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積極主動的引導企業參與到各項經濟活動中來。
(二)民營中小企業要建立一套較為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通過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和風險防范體系,全方位對各部門、業務的各個環節加強監督和控制。企業根據自身經營情況建立一套符合自身運營特點和業務需要的財務管理體系,通過確立明確的財務制度約束與員工的行為,對業務程序進行規范和引導,通過科學的薪酬制度,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既可以讓員工的個人價值可到最大程度的實現,有可以提高企業活力,激發企業創新能力。科學合理的薪酬考核制度,可以對科學量化員工崗位責任,充分實現獎懲制度,鼓勵和培養人才的建設,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對企業日常經濟活動進行合理控制,對企業的資金運作進行科學調整,在爭取最大經濟效益的前提下,保障資金鏈的持續完整。在民營中小企業中除了加強財務部門的管理外,還要根據企業自身經營情況設立審計部門或審計崗位。通過加強企業內部審計和監督,一方面督促財務部門的科學、規范操作,降低操作失誤;另一方面加強企業整體內部控制能力,提高企業的運營執行力和執行效果,加強企業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民營中小企業加強經濟活動中的風險預警。民營中小企業對經濟危機的抵御能力較差,因此事先加強風險預警,做好風險防范是否重要。民營中小企業要根據自身經營狀況和業務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建立適合企業發展需要的風險預警機制。加強風險甄別和風險預警,對未來風險進行定性化分析,將風險因素納入企業管理菏澤決策考慮范疇。現代會計電算化的發展,電算化在財務管理上大大的解放了人力,提高了企業的工作效率,同時減少了工作失誤。現代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企業管理帶來極大的方便,通過計算機的實時監控和跟蹤,對風險因素進行進一步分析和檢驗,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單純靠人工進行風險預警,加強風險控制有很大難度,通過利用先進設備和技術加強企業運營中的風險控制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民營中小企業加強對財務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財務隊伍的業務能力和水平。民營中小企業在財務人員的引進和使用上,嚴格把關,同時加強日常的業務上的學習和培訓,在業務角度上提高業務能力和水平。在企業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上,從各項流程的制定、管理的規范性等提高財務人員在企業經營中核算與控制能力,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這不僅關系財務工作的質量水平,對企業的整體經營方向和戰略發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這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環節,這有助于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結論:民營中小企業的管理者要時刻關注市場形勢變化、國家政策調整,引入先進理念,提高對風險管理的認識,通過建立一套完善的財務管理體制和風險防范機制,加強風險預警和控制,降低企業經營風險,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力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楊民軍.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納稅,2017(35):60.
[2]鄭志軍.我國中小企業現金流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商論,2017(34):96-97.
[3]王翠珍.大數據時代民營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J].納稅,2017(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