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 要:青年是企業和諧穩定發展的未來和希望。近年來,油田企業新員工隊伍不斷壯大,作為"今天的生力軍,明天的主力軍",是實現油田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后備力量。對青工培養和教育,直接關系到企業員工隊伍的有效接替和長遠發展。為有效發揮青工在企業發展中的主力軍作用,激勵廣大青工在企業科學和諧發展中打頭陣、立新功。企業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原則,深入研究新問題,探索新思路,實踐新方法,實施青工成長目標價值管理調動起各基層隊青工的積極性。著力開展思想教育、素質提升、展示培養等工作,激發成長成才意識,建立成長階梯,幫助他們立足崗位,快速、健康成長,為企業發展注入新生機和活力。
關鍵詞:企業青工;和諧穩定;有效接替;長遠發展;目標價值管理
將企業青工尤其是近五年分配來的企業員工、勞務派遣工作為工作對象。遵循青年成長規律,以共青團“目標價值管理”為載體,以“青工成長成才階梯”為指導,實施“青工成長目標價值管理”,區分層次,根據“適應、成長、成才”各個階段的不同需求,制定出青年培養方向,以文化提升、技能提升、思想轉化為手段,整體推進,形成梯隊,快速成長,培養出一流員工,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1掌握青工隊伍思想現狀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
對企業青工隊伍組織了多次調研,對基本情況有了初步把握。企業青工近半數受過專科及以上高等教育,存在著追求物質及享受,對職業的認同感普遍不強,職業規劃性不強,再就是對發展前途信心不足,責任感不強,存在畏難情緒,拼搏奉獻勁頭不足。但整體來說,他們年輕富有活力,文化素質相對較高,思維相對活躍,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樂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潮,民主意識增強,積極表達自我,展現個性等。鑒于此,積極探索改進工作方式方法,有計劃的做好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引導,把準思想脈搏理順青工情緒。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不同青工群體特征和利益需求情況的動態研究,幫助員工認清形勢,答疑釋惑,幫助青工舒心解壓、理順情緒,開展了“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案例征集”、“指導員宣講能力提升”等工作,讓青工思想教育更加貼近生產生活,形式更加靈活生動,舒心減壓,鼓舞了人心,提升了士氣,增強了隊伍的凝聚力。加強青工思想動態分析和輿情分析,做到超前預判,加強輿情監控,倡導文明上網,教育引導青工合理表達訴求,將思想教育工作貫穿到事前、事中、事后各個環節中,做到了導向正確、基調鮮明、輿論強勁、引導有力,青工隊伍思想穩定。結合企業“閃亮”工程,發動青工共同參與,引導大家將注意力投向對身邊人的肯定和對美好事物的發現上,發現每一個“閃光點”,通過人人發現美、人人頌揚美、人人創造美,形成健康、積極、理性的輿論氛圍,培育友愛、寬容、和諧的主流意識,樹立上進、樂觀、感人的積極心態。
2 開展青年突擊活動,深挖蘊含在青工中的無限潛力
企業充分挖掘蘊含在青工中的無限潛力,不斷引導青工在工作中精細管理,依靠和發揮聰明才智,用心去觀察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的每個細節,發現和找準問題及時處理,事事精雕細刻、處處精耕細作,在細節管理中努力尋求增效點。同時,借助企業及企業開展活動,組織廣大青工參與到開展形式多樣、富有成效的青年突擊、勞動競賽等活動,讓青工自覺投入到火熱的工作中,把團旗打起來、團歌唱起來、團徽戴起來,營造濃厚上產氛圍,為企業貢獻力量。
3 引導青工確立成長價值目標,為實現目標不懈努力
以團支部為主體,立足青工個人技能水平、工作能力等實際情況,引導他合理規劃工作,進行目標管理。組織幫助每一名青工確立階段成長價值目標,建立成長成才考核檔案,建立“成長記錄卡”,記錄年度成長目標、分月工作目標及取得的成績,由個人填寫,團支部審核。同時建立月度考評表,每月由干部、班長等人員組成評價小組,對青工階段成長情況,目標實現情況進行考評,對下一月工作目標提出意見和建議,總結階段工作得失,對每一個重要成長節點進行跟蹤考察,加強定期引導、教育工作,提供指導幫助。每名青工都能夠明確個人的發展方向,制定出階段工作目標,并為之努力,付諸實踐,保持了青工隊伍表現良好率在90%以上。
團支部每月開展“主題團會”活動,組織學習各級會議領導講話精神,并貫徹落實,記入活動記錄本。并以“青工讀書”、企業《青工成長導報》為載體,給青工推薦“每旬一篇好文章”,撰寫讀后感,并在“主題團會”上交流,使青工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增長知識、提高思想、陶冶情操,得到自我教育。每季度組織不少于1次的成長座談會,進行“一對一”交流等,對青工思想狀況、工作狀態等進行了解掌握,圍繞關注青年階段成長主題,進行有針對性指導和工作幫助。團委半年組織一次座談會,相關領導、機關負責人,各團支部書記及青工代表參加,共同研討促進新員工成長的方式、方法,從工作、生活等各方面進行關心關懷,達到引導、督促、幫助青工進步成長的目的。
4 組織不同形式的培訓、競賽活動
激勵青工勇于展現自我,在互比互促中不斷成長。按照企業技術培訓總體方案,重點加強青工技術實踐指導,制定培訓計劃,開展班組 “一周一課、一月一考”活動,企業“一季一抽考”每天各班組對新員工提問兩道題,保證新員工至少練習一項技能操作;每周利用中午時間至少組織一次業務培訓,每月進行一次理論考試,根據考試成績進行在獎金浮動中予以體現,同時將考核成績納入新員工個人績效考核中。同時,突出抓好技能鑒定、輪崗交流、師徒結對、季度抽考和技能競賽、模擬訓練等培訓載體,組織開展青工綜合知識搶答賽、對抗賽、青工技能月等競賽活動,展示企業新員工隊伍的高素質,檢驗了培訓效果。
通過摸底,根據新員工性格特點,在性格和脾氣上能相融合并有經驗的技術尖子與新員工結成“一對一”師徒對子,制訂詳細的帶徒方案,簽訂師徒合同,不僅帶專業、帶技術,還要帶思想、帶作風,幫助新員工健康成長成才。積極搭建青工價值實現舞臺。采取輪崗交流、擔任預備班長或副班長等方式,敢于壓擔子、放手鍛煉。團委和勞資部門結合選取進步較快的青工擔任預備班長或副班長,在重要崗位上給青工施展才華的機會。
參考文獻:
[1]創新工作思路 打造企業團青工作特色品牌[J]. 白雪琴.經營管理者. 2015(34)
[2]新常態下推進國有煤礦企業團青工作發展的途徑探析[J]. 閆俠.科技資訊. 2016(07)
[3]論團青工作的“四個導向”[J]. 李錚.當代電力文化.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