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家整體經濟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筑出現在了社會的發展中。這種現象的出現不僅為城市化建設與發展提供了不小的幫助,還從側面展現出國家發展水平的提高。高層建筑施工中會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內容,如建筑材料的選擇、建筑結構的設計和基礎設施建設等。而高層建筑的基礎施工和地基處理就是其中比較重要的部分,它們不僅是高層建筑施工中的基礎部分,而且與高層建筑整體的質量和后期使用效果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本篇文章就高層建筑基礎施工及地基處理技術方面的內容展開簡單的論述,并提出了一些觀點,僅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高層建筑;基礎施工;地基處理
如今,高層建筑已經成為城市化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僅與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有著密切聯系,還對促進國家經濟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基礎施工和地基處理是高層建筑施工中比較重要的部分,在近幾年的發展中,相關科研團隊不僅對基礎施工方案和流程進行了相應的研究,對地基處理技術也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與探索。但是一些高層建筑施工團隊在實際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會在這兩個方面出現嚴重的問題,不僅對高層建筑整體質量有著影響,還降低了工程進度,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因此,如何讓地基處理技術發揮出真正的價值,提高基礎施工工作水平,成為了很多建筑工程需要考慮的問題。
1 高層建筑基礎施工技術應用
加強對高層建筑基礎施工技術的認知與了解,不僅對施工質量的提升有所幫助,還能節省大量的施工時間,下面將對兩種基礎施工技術進行簡單的介紹。
1.1 樁基施工技術
樁基施工技術是高層建筑基礎施工技術中的重要部分,是確保高層建筑質量的必要條件。與傳統的制樁技術相比,樁基施工技術的施工噪音比較小,擠土效應對其的影響也不是特別的大,所以受到了很多建筑工程的認可。相關施工人員在使用樁基施工技術的時候,需要對灌注樁施工加以中樞,因為灌注樁施工與高層建筑的承載要求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如果不對其加以重視,那么就會導致建筑承載力效果受到影響,從而降低建筑的使用價值。所以建筑工程團隊應該加強對樁基施工技術的分析與研究,并對技術應用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及時的處理,這樣才能實現樁基施工技術的使用價值。
1.2 基坑支護技術
由于高層建筑的施工難度較中低層建筑的施工難度大,而且建筑的基坑也比較深,所以需要施工團隊能夠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使用基坑支護技術,這樣才能為后續施工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合理的使用基坑支護技術,能夠對基坑附近的地質環境起到明顯的加固作用,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相關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但是施工人員在使用基坑支護技術之前,一定要先對基坑周圍的環境進行全面的檢查,將影響基坑支護技術使用效果因素進行及時的處理,同時還要對相關施工流程和設計方案進行檢查,對方案中與實際施工條件不符的內容進行相應的改進與完善。這樣才能為后續基坑支護技術的應用奠定堅實的基礎,確保技術的使用效果。
2 高層建筑地基處理技術分析
2.1 注漿加固技術
注漿加固法主要通過壓送設備將有充填性能與膠結性能的漿液材料注入被加固的地基中,以此使土顆粒之間的間隙、土層界面或巖層裂隙內部得到一定的擴散、膠凝或固化,提升地層強度,降低地層滲透性,避免地層變形與托換現象出現的地基處理技術。依據流動漿液體與土層之間的相互作用形式,可將注漿加固法分為滲透注漿、壓密注漿及劈裂注漿。
在具體注漿施工中,注漿體一般以多種注漿加固法作用于土體。依據注漿工藝,還可將其分為單管注漿、套管注漿、布袋注漿及埋管注漿,高層建筑地基加固施工一般采用單管注漿與埋管注漿,其中,埋管注漿法主要用于人工挖孔樁、樁端附近軟弱地基土層的加固操作。在采用單管注漿法加固處理時,還可采用有效融合微型鋼管混凝土樁與注漿法的形式,以提升。
2.2 高壓旋噴技術
高層建筑由于高度的增長,所受的風壓力也會增加,為了提高高層建筑的抗強風能力,必須要保證建筑結構自身的堅固性。因此對基礎施工要提出具有抗壓、抗震、堅固特點的要求。高壓旋噴法主要是指利用鉆機將噴嘴的注漿管鉆至土層預定位置之后,采用高壓設備將注漿以20~40MPa的高壓流從噴嘴中噴射出來,沖擊破壞土體,鉆桿旋轉以一定的速度不斷向上提升,將漿液與土粒強制攪拌混合,當漿液出現凝固現象后,會在土中形成一個固結體,從而實現加固地基的目的,提升地基自身的抗剪強度,減小土的變形。
2.3 深層水泥攪拌樁技術
水泥攪拌樁是指采用特殊的攪拌軸輪葉從地面開始逐漸破壞攪拌至工程需要的高度,并將閥門打開,將水泥漿或水泥粉通過攪拌頭注入土體,然后利用攪拌頭將水泥等固化劑與原土強制攪拌均勻,確保其充分融合,然后發生物理化學反應形成強度較大的、壓?s性較小的樁體,樁體與樁周土需要共同承擔外部荷載,最終形成復合地基。深層水泥攪拌樁通常可分為深層攪拌法與粉體噴攪法兩種。水泥土的抗壓強度與被加固土體的性質、水泥的標號、外加劑之間存在較為緊密的聯系。
2.4 砂石墊層換填技術
砂石墊層換填技術是指為了實現增強軟土地基強度的目的,針對軟土地基中礫砂、中砂與粗砂區域強度不足的地區,采取換填工藝進行相對應的操作,一般通過礫砂、石屑、粗砂、碎石、中砂等材料對軟土與浮土進行換填操作。在此過程中,需要對具體施工流程進行嚴格的、全面的控制,主要涉及以下幾點:
第一,合理調整砂石墊層與砂墊層的地面,確保其處于相同標高處,若其深度方面存在差異,在實際施工時,應當按照先深后淺的操作順序進行。第二,在分段施工時,需要充分搗實,并且還要將接頭部位布設為斜坡。將碎石作為墊層時,需要在基坑的底部鋪設一層砂,并用碎石鋪設墊層,以避免基坑地面表層軟土局部破壞。第三,合理運用插振法、平振法、水撼法、碾壓法及夯實法施工工藝鋪設操作。
3 結束語
雖然現階段很多高層建筑施工團隊都能夠合理的進行建筑基礎施工,同時能夠熟練掌握相關的地基處理技術,為高層建筑整體質量提供保障。但是仍然有一些高層建筑施工團隊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對基礎施工工作不加重視,同時還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如地質環境因素、氣候因素或人為因素的影響而降低地基處理技術的使用效果,從而降低了高層建筑整體施工質量,阻礙了工程進度。所以針對這類情況,建筑工程應該在注重基礎施工工作的同時,對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與了解,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處理。相關施工人員也要不斷加強對地基處理技術的認知與了解,在工作中積累工作經驗,從而為高層建筑施工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國經.高層建筑基礎地質勘察實例分析[J].西部資源,2017(04).
[2]王云輝.防止高層建筑基礎不均勻沉降的措施[J].民營科技,2017(08).
[3]夏捍.高層建筑基礎工程項目的技術管理措施[J].建筑安全,2017(08).
作者簡介:劉璐,身份證號:23020219910827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