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宏雅+王星星
摘 要:人民幣于2016年正式加入SDR,在全球貿易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匯率作為重要經濟指標之一,影響著包括對外貿易在內的各個方面。本文以不完全替代理論為理論基礎,對人民幣匯率的變化是如何影響我國中美之間貿易收支的進行了實證分析。實證結果顯示,人民幣匯率確實會對中美貿易產生一定的影響,且其影響效果符合"J曲線效應"。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貿易收支;J曲線效應
一、相關理論簡介
1.彈性分析法
彈性分析法主要分析貨幣貶值對國際收支差額的影響以及匯率貶值改善貿易逆差所需條件和匯率貶值對貿易條件的影響,主要包含馬歇爾勒納條件和“J曲線效應”。
馬歇爾勒納條件前提假設如下:不存在資本流動;只考慮進出口市場上的匯率變化;貿易商品供給彈性無窮大;匯率變化前,貿易處于平衡狀態。當出口價格彈性和進口價格彈性之和大于1時,本幣貶值可以改善貿易逆差;小于1則會惡化貿易平衡;等于1則對貿易失衡狀況沒有影響。但由于其嚴格的假設條件,馬歇爾-勒納條件的政策指導性作用大打折扣。
馬歇爾-勒納條件成立時,可通過貨幣貶值的方法改善貿易收支。隨后,西方經濟學家又對這一想法進行了補充,提出“本幣貶值后,經常項目收支狀況反而會比原先惡化,進口增加而出口減少,經過一段時間,貿易收入才會增加”的結論。由于該運動過程的函數圖像形似“J”,被稱作“J曲線效應”。該效應體現了政策調整中的時滯性。
2.吸收分析法
吸收分析法從國民收入的產出與支出關系的角度闡釋國際收支差額,認為逆差的主要原因是國內預算,降低匯率并不能解決逆差問題。
貿易收支順差意味著國民收入大于國內吸收。當一國貿易收支失衡,貨幣的貶值或升值通過乘數效應傳導進入國民收入,進而影響貿易收支,只有當出口擴張引起國民收入增長時,貨幣的貶值才能最終影響到國際收支。
3.匯率傳遞
匯率傳遞是指一國匯率變動對于該國可貿易商品價格的影響程度,通常分為完全匯率傳遞和不完全匯率傳遞兩種。其主要區別在于傳遞是否快速且完全。傳統的匯率傳遞理論通常認為這種效應是完全的,但是在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后,美元匯率大幅動變動而美國的進出口價格卻相對穩定,證實了進出口價格對匯率變動的不敏感,且各個國家之間貿易往來所產生的收支數據也顯示出了這種效應的不完全性。
二、實證分析
本文數據選取如下:
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額和進口額,其比值的對數作為被解釋變量。
為排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選用中、美兩國的實際GDP;
匯率相關指標選用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REER,該數據考慮了一國主要貿易伙伴國的變動情況,并同實際GDP一樣,消除了通脹因素。
本文選取了自2005年匯改以來的月度數據。REER來源于國際清算銀行官方網站;中國對美國的進、出口額、中國名義GDP、CPI和美國實際GDP均來自wind數據庫。
1.實證過程
本文首先選用應用較為廣泛的ADF檢驗法進行平穩性檢驗,其結果顯示所有原序列均不平穩,所有的一階差分都是平穩的,這些序列均為一階單整。
接下來進行Johansen協整檢驗,跡統計量和最大特征根統計量的結果均拒絕了序列之間不存在協整關系的假設,即變量之間存在長期協整關系,但為維持長期均衡,則需建立短期動態關系,即誤差修正模型。通過誤差修正模型的方法得出的協整關系,運用誤差修正項的形式表示出來,即為:
CointEq1= DLNT(-1)-2.45876*DLNCNGDP(-1)+32.28620*DLNREER(-1) -49.30389*DLNUSGDP(-1) -0.004436
CointEq1為誤差修正項。本文的誤差修正模型相關信息如下表所示:
D(DLNT) = -0.001082-0.300463* CointEq1
-0.818041*D(DLNT(-1))+0.514783*D(DLNT(-2))
+0.109479*D(DLNCNGDP(-1))-0.010896*D(DLNCNGDP(-2))
+0.537232*D(DLNREER(-1))-0.280672*D(DLNREER(-2))
-2.693802*D(DLNUSGDP(-1))-5.783409*D(DLNUSGDP(-2))
上式中,誤差修正項的系數為-0.300463,表明當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額與進口額的比值發生短期波動時,會被以30.0%的力度在長期均衡關系下拉回均衡狀態。
本次誤差修正模型中,R2=0.6255,擬合效果一般,且式中較多變量結果顯示并不十分顯著。說明總體上講,中美兩國實際GDP、REER對于中美貿易收支的影響有一定的限度。
2.結論
(1)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對我國中美貿易收支有一定影響,且有時滯性:一階滯后的REER的上升會改善我國貿易收支順差,二階滯后會惡化我國中美貿易收支情況,符合馬歇爾-勒納條件以及J曲線效應。
(3)貿易收支本身也表現出了滯后性。短期為負影響而長期為正向影響。
(4)本次實證回歸擬合效果一般,部分變量甚至不顯著,對變量的選取、實證步驟的優化等都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討。
三、政策建議
進一步完善匯改制度。本文表明我國人民實際有效匯率對中美貿易收支有一定影響作用。一個健全的匯率制度有利于一國經濟平穩快速的發展。我國經歷了幾十年高速發展,在制度的建立上經驗不足,外匯市場不論是在參與主體還是交易規模上都有一定缺陷。建立健全人民幣匯率制度是當前所必須要做的事情。
調整優化貿易結構。將資本品作為出口貿易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導項目,以實現技術突破和新能源、智能化等現代新興產業的規模化和成熟化為優化原則,促進經濟持續增長;同時在保障當前消費品出口的基礎上,考慮實現消費品出口向高端化個性化方向發展;靈活配置服務出口結構,提高信息化技術水平和引致需求創造能力等方面。
時刻了解全球經濟形勢。中國身處復雜國際形勢下要時刻辨別自己的位置,對國際形勢有合適的判斷,對國內經濟發展有清晰的認識。中國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高速發展、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加深,經歷過較長時間的人民幣升值以及國際收支“雙順差”的階段。近一兩年,這些情況都有所緩解。這一切都離不開相關政府充分分析國際形勢、了解國內動態的前提。
除此之外,建立健全法律法規,敦促相關人員端正態度,創造健康的經濟環境,調動提高人們的積極性也都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鄧小華等,匯率變動對我國貿易收支影響研究—基于向量自回歸模型分析[J],經濟學動態,2014(7):14-22
[2]劉堯成等,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貿易差額的動態影響[J],經濟研究,2010(5):32-40
[3]任 縉,人民幣匯率變動與我國國際貿易收支關系的彈性分析[J],2005(8):145-149
[4]張 明,人民幣貶值與我國貿易收支的關系研究—關于國際收支彈性理論的實證分析[J],金融教學與研究,20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