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集團公司的迅速發展離不開科學合理的內控管理體系,為了更好地構建適合集團自身發展的內控管理體系,本文結合集團公司內控體系搭建的實際情況,分析內控體系搭建過程中的原則、思路及工作步驟。
關鍵詞:內部控制搭建原則、內部控制搭建思路、內部控制搭建步驟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cannot do without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ternal control, 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group's own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system better,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f group structures, principles, ideas and step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nalysis.
Key words: the principle of building internal control, the idea of building internal control, and the steps of building internal control
1、引言
企業在生存、發展的過程中,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內部控制體系建立可以防范和化解風險。美國因為安然事件出臺了《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在中國由財政部、證監會等五部委最新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其配套指引,最終目的均是引導并指導企業特別是集團公司建立自身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明確集團風險及內控管理體系的思想、流程、方法、工具和實施技能,識別潛在的風險,并制定相關控制措施,全面強化集團公司基礎管理并提升管理水平。
2、集團公司內部控制搭建原則
(1)全面性原則
內部控制應當貫穿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覆蓋集團公司及其所屬單位的各種業務和事項實現全過程、全員性控制,不存在內部控制空白點。
(2)重要性原則
內部控制應當在全面控制的基礎上,關注重要業務事項和高風險領域,并采取更為嚴格的控制措施,確保不存在重大缺陷。
(3)制衡性原則
內部控制應當在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同時兼顧運營效率。
(4)適應性原則
內部控制應當與企業經營規模、業務范圍、競爭狀況和風險水平等相適應,并隨著情況的變化加以調整。
(5)成本效益原則
內部控制應當權衡實施成本與預期效益,以適當的成本實現有效控制。成本效益原則要求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必須統籌考慮投入成本和產出效益之比。
3、集團公司內部控制搭建工作思路
(1)提高認識,全員參與。實施內部控制規范是一項涉及面廣、工作難度大的系統工程,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將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作為重要任務來抓,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培訓宣傳力度,在企業內部營造良好氛圍,引導員工積極參與,為全面貫徹實施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奠定良好的環境基礎。
(2)加強領導,完善機制。按照“董事會要負責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監事會對董事會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進行監督,經理層負責組織領導企業內部控制的日常運行”的要求,成立專門機構或者指定適當機構具體負責組織協調內部控制的建立實施及日常工作,建立內部控制的實施機制。
(3)統籌規劃、穩步推進。按照《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配套指引的要求,建立規范、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結合實際、統籌規劃、重視內外部溝通,著力抓好集團總部與下屬各重點企業同步建設與實施工作,穩步推進全集團內部控制體系建設。
(4)實施信息化,提高內控水平。各實施企業要按照內部控制信息系統規范的要求,將企業信息化建設與內部控制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按照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要求實施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內部控制水平。
(5)建立評價機制,確保有效實施。每年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自我評價,同時聘請不為集團提供內部控制相關咨詢服務的中介結構,對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審計并出具審計報告。根據評價與審計,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工作責任制,將內部控制建設與執行效果納入績效考核體系。
4、集團公司內部控制搭建工作步驟
(1)啟動階段(1個月時間)
啟動階段召開全集團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宣傳實施動員大會并制定全集團內部控制整體建設實施方案,明確總體建設目標和分階段任務,經董事會或總經理辦公會批準后,向監管機構報送實施范圍和工作方案。
方案具體包括:一是集團層面成立以董事長為組長的內部控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并明確專人負責內部控制建設工作的具體實施,領導小組設立專職機構或確定牽頭部門,配備專門工作人員,具體負責內部控制體系建設與實施工作;二是建立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跨部門聯動工作機制,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共同推進,并做好對子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組織指導工作;三是按照內部控制建設與監督評價職責相分離的原則,明確內部審計或相關部門負責組織內部控制評價工作。
(2)準備階段(6到7個月時間)
根據《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配套指引的相關規定,結合經營特點和管理要求,重新評價企業治理結構和內部機構設置,明確各類治理主體的權利運行機制,合理設置職責權限,規范決策程序,確保組織架構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完成關鍵業務流程梳理,查找經營管理風險點,評估風險影響程序,編制各類風險與缺陷清單,明確關鍵控制節點和控制要求,實施業務流程再造。
(3)體系建立階段(5個月時間)
在準備階段業務流程梳理,查找經營管理風險點等工作的基礎上,結合內部控制目標,梳理完善管理制度體系,完成內部控制管理手冊編制工作,促進業務處理規范化和標準化,并根據業務發展要求和外部經營環境變化,持續檢驗和評估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建立動態調整與改進機制,防止出現制度缺失和流程缺陷。
(4)實施階段(5個月時間)
實施企業成立的內部控制機構,確保內部控制持續有效執行,不斷健全和完善內部控制體系。一是要落實內部控制執行責任制,建立主要負責人承諾制,明確責任。二是要逐級進行責任分解,將內部控制執行與管理權限配置、崗位責任落實有機結合,確保每個崗位員工熟知本崗位權限和職責,形成全員內部控制意識與氛圍。三是建立重大風險信息溝通與報告路徑、責任與處理機制,確保內部控制重大風險信息順暢溝通和及時應對。四是加強內部控制日常監督檢查,加強對同級部門和各級子企業內部控制執行有效性的日常監督檢查,確保內部控制有效執行。五是完成首次測試,對出現內部控制缺失,認真查找原因,及時進行改進,防范各類風險。
(5)評價和經驗總結階段(持續進行)
對集團內部控制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并按照《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的要求完成自我評價后,持續對集團內控體系進行評估總結,不斷完善集團內控體系。
參考文獻:
[1]企業內部控制實施細則手冊,周常發,人民郵電出版社,2017,2
[2]企業內部控制規范講解,財政部會計司,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8
作者簡介:
楊蛟,1980年11月,男,云南姚安,當前職務:風控審計,當前職稱:注冊會計師、注冊造價師、中級職稱,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風險控制,內部審計,內控設計及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