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工作是推進我國反腐倡廉工作有效開展的重要途徑,但現階段的國企紀檢監察工作存在一定限制性問題。本文基于這一前提,首先明確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十九大精神內核,推進新時期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順利開展,以充分起到紀檢監察工作應有的效果。
關鍵詞:十九大精神;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
前言:十九大報告中對于反腐倡廉工作的開展給出了明確的知識,要求全面推進紀檢監察工作的開展,實現全面從嚴治黨。在這樣的精神理念引導下,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工作應當重新梳理其重要作用,并結合十六大精神與時代精神,結合國有企業發展階段與發展需要,加大紀檢監察力度,落實紀檢監察責任機制,以確保紀檢監察工作發揮其實效性。
一、當前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對紀檢監察工作缺少足夠重視
在以往的紀檢監察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由于紀檢監察工作更多地將工作重點放在反腐倡廉與黨風建設當中,而不是關注國企的經營與發展,這種很大程度上并不符合企業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的核心目標,導致紀檢監察單位通常會認為對于國有企業的監察工作費力而不討好,也有人認為,紀檢監察工作只是表面工作,根本無法起到其應有的效果。
(二)紀檢監察工作缺少足夠的教育警示效果
在十九大精神的引領下,各紀檢監察部門的紀檢監察工作開展的如火如荼,但尚未找到有效的紀檢監察工作路徑。在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同時,也需要通過有效的紀檢監察工作,對企業經濟犯罪、黨員干部腐敗犯罪問題加以有效監督與懲治。對于國有企業來說,紀檢監察部門不僅僅需要對企業的違法亂紀現象進行查處,還需要不斷強調紀檢監察工作的警示與震懾作用。在某些國有企業當中,能夠了解紀檢監察工作的重要性,在實際的工作中也給予了充分的重視,但在實際的落實上,卻存在無法保證紀檢監察工作有效性的問題,紀檢監察工作難以真正落實。
二、基于十九大精神的國企紀檢監察工作策略
(一)明確新時期國企紀檢監察工作的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發表黨的十九大報告時,就“全面從嚴治黨”工作進行部署時,明確指出并強調“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為全面從嚴治黨、強化紀檢監察工作、加強反腐敗工作指明了道路,各地紀檢監察單位、國有企業與金融機構都紛紛投入到學習十九大精神的熱潮。這種情況下,國有企業應當進一步明確紀檢監察工作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分析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有效方式加以解決。
在新時代的環境下,國有企業發展前進的終極目標,就是推進國有企業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切實保證國有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并深化十九大精神,將十九大精神作為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開展的執導思想與精神引導,充分明確新時期國企紀檢監察工作的時代性意義,強化思想意識,并自覺推動紀檢監察機制的改革工作。
(二)提高對紀檢監察工作的認知,加大紀檢監察力度
紀檢監察工作的開展,還應當進一步提高對紀檢監察工作的了解與認知,將紀檢監察工作與十九大精神相結合,在十九大精神的引導下,進一步提高紀檢監察工作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從這個角度出發,應當首先對紀檢監察工作的誤區加以糾正。并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國企紀委書記的主要工作職能,切實保證紀檢干部履行其工作職責,加強對于國有企業的紀檢監督工作,推進黨的廉政建設,明確意識到,全面從嚴治黨、開展黨的廉政建設,是推進企業長遠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營造良好的企業工作環境,通過國有企業的帶動作用,建設良好的市場環境,從而實現市場經濟的良好發展[1]。
在這樣的前提下,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制的創新還應當不斷學習、宣傳并與推進紀檢監察工作,結合十九大精神、時代精神與國有企業發展的實際現狀,對紀檢監察理論加以時代性創新,結合國內國外的紀檢監察工作的經典案例,深入分析其工作理念與工作經驗,進而探索出創新性的國有企業紀檢監察路徑,以進一步實現反腐倡廉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確保紀檢監察工作的全面落實
十九大精神對于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有效引領與推動,應當在理論創新、實踐創新的基礎上,充分保證紀檢監察工作的有效開展與全面落實,確保紀檢監察工作能夠真正起到其應有效果,以避免以往國企紀檢監察工作流于表面的問題。例如,在國有企業腐敗案件的查辦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群眾路線,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紀檢監察工作人員應當深入企業基層員工進行深入調查,了解群眾的反饋要點,并主動尋找案件線索,通過案件線索的探查明確其中問題,并嚴格處理違法違紀情況,樹立剛正不阿的紀檢監察形象,贏得良好的口碑,并獲得社會的尊重與理解。
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工作還應當以規章制度的形式不斷加以健全和完善,為紀檢監察工作的落實提供有效保障,需要結合十九大精神與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內容、結合法律條文與法規政策、結合企業發展的現狀與需要,制定建立行之有效的紀檢監察制度,并全面提高紀檢監察工作人員的素質與水平,激發紀檢監察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與積極性,結合時代精神推進紀檢監察工作的創新開展。
(四)明確紀檢監察工作的責任主體
紀檢監察工作的有效開展,還應當突出紀檢監察工作重點內容,明確責任主體,確保真實的紀檢監察工作能夠有序進行。國企應當始終堅持黨委負責機制,明確一把手的責任主體地位,以之作為紀檢監察的責任主體。實際的工作中,也需要切實突出工作重點,并針對當前紀檢監察工作領導干部能力較差、缺少責任意識等問題,進一步強化現有的紀檢監察隊伍,確保領導干部能夠養成自我審視、自我批評與自我改正的習慣,明確自身不足,并及時加以改正,以起到有效的模范與榜樣作用[2]。
結語:在開展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工作時,應當著重突出其工作重點內容,以制度的形式作為紀檢監察工作的重要保障,始終堅持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思想,堅持群眾路線與實事求是的工作原則,對國企紀檢監察工作路徑與工作方法加以創新,以推進國企紀檢監察工作的時代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杜鵬. 試析國有企業紀檢監察監督體制的創新路徑[J]. 現代企業文化, 2017(9):85-86.
[2]馮嶠. 對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認識和思考[J]. 企業文化旬刊, 2017(6).
作者簡介:
李佳峻(1983-10),男,四川省巴中市人,民族: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