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必不可少,這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自身利益,也關系到我國能否實現同步進入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的最終社會主義目的。近年來,在國家的高度重視下,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仍存在不少缺陷和問題,本文以伊寧縣農村為例子,具體闡明了伊寧縣農村目前在體系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些有效對策。
關鍵詞:農村;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伊寧縣
一、走訪調查基本情況概述
伊寧縣是新疆維穩重點縣,總人口44.8萬人。農村人口占總人口84%,少數民族人口占農村人口8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總人口64%,整體文化水平偏低,加之農村文化生活匱乏,極易受“三股勢力”特別是宗教極端思想侵襲。近幾年來,伊寧縣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緊緊圍繞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文化工作目標,把加強農村公共文化體系建設作為促進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重要抓手,通過建文化、送文化、種文化、保文化等舉措,極大地豐富了各族群眾的文化生活,滿足了大部分群眾對公共文化的需求,推動了精神文明建設,通過文化對沖有力地抵御了“三股勢力”的滲透。但同時也必須正視問題,伊寧縣在推進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中存在著投入不足、留有死角、低效運營、內容缺乏、同農民群眾需求脫節等問題。本文就此通過基層實地走訪、問卷調查,分析農民文化服務需求的特點及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現狀,提出基于需求視角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基本思路
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解決我國地域文化發展不平衡的有效手段,對全面推動全國文化發展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很多農村已經大力開展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并且使用新模式,因地制宜,力求有效解決建設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難題。但是,目前我國很多農村存在數量多,分布散的問題,這也導致了以農村為單位開展文化工作的進程難以深入開展,建設標準化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及資金,在財務上政府難以承擔如此大的財力消耗,服務開展人員的質量也得不到保障,更加難實現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本文以伊寧縣為例子,做詳細敘述。
二、伊寧縣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伊寧縣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伊寧縣的公共文化管理機制不能適應文化的快速發展,并沒有對現階段我國的文化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存在著農村文化管理能力落后、重復管理、資源利用率不高以及文化服務能力不高等諸多問題。這里以農村活動中心為例,開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首先要加強農村人民群眾的文化知識,有關部門應加強建設文化場所,例如圖書閱覽室、圖書外借室、文體活動室等等。但是,在農村存在休閑公園以及室外活動場所的利用率比較高,其他場所出現閑置甚至廢棄的現象。因為農村人民普遍文化能力不高,這些服務公共場所的建立并未得到有效開展,而農村又疏于對這些場所的管理,導致開展文化建設質量不高的現象產生。
2.對伊寧縣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缺乏統籌安排
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缺乏統籌性和科學系統性,導致農村利用資源整合能力不足,農村各部門以及干部也并未結成同盟,共同面對文化落后這一重要困境。伊寧縣全縣村級文化活動建設就存在毛病。一些經濟較發達的農村對公共文化建設的投入比較大,也比較完善,而偏遠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不均衡,存在各項薄弱點,這樣的公共服務不符合農村公眾的需求,導致文化事業落后,止步不前。
3.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資金保障體系不完善
要加大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資金作為重要條件,這是是不可代替的存在。雖然近年來我國對農村文化服務行業建設的資金投入有增加,但是因為基數都較小,總量仍舊偏低,而公共服務體系的大力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農村本身底子就薄弱,因此無法大力開展有效手段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另外,各鄉鎮對農村公共文件基礎設施的建設資金投入力度也不夠多,這些基礎設備還不足夠滿足農村人民群眾的需求。這種缺乏可持續發展的資金投入運轉體系,大大降低了文化服務體系開展的效率。
4.農村缺乏優秀人才隊伍
制約農村文化發展的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農村缺乏相應的專業人才。大量優秀人才青年人都轉移到城鄉,這導致了農村極度缺乏人才。再有,現階段農村文化工作人員待遇偏低,這些不但影響了人才的引進,對加強農村文化建設也帶來了極大的弊處。
三、伊寧縣該如何改善目前狀況,建設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1.完善農村文化管理機制,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文化建設運營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能幫助農村文化建設,防止出現文化服務資源出現各種浪費,空置等現象,保證文化服務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還要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建立起他們的責任意識,公共文化體系的建設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有關工作人員進行長期的輔助和配合,對公共建設做到定期檢修以及護理。及時匯報本村目前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的狀態,還要及時匯報本村的文化活動開展情況,遇到問題要及時上報,及時尋求解決。
2.政府應該制定有效政策,保證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第一,政府應該建立健全農村文化事業部的財政,有關工作人員應該有效利用資金,分配資金,更加合理的應用到文化建設中。政府必須堅持處理事情的權利和財務調配的權利統一整合到村組織中,推動農村基層文化服務的開展。第二,政府應加大對農村文化建設的資金投入,建立起以政府為主,各方面渠道籌備資金的資金保障機制,讓農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能夠得到可持續建設。
3.打造一支優秀的公共服務人才建設團隊。農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有效開展,人才是關鍵。因此,國家需要培養一批高素質,高能力的優秀團隊,推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首先,政府應該對農村現有的人才進行整合以及培養,建立一套管理辦法,確保文化管理相關干部在農村公共文化事業的發展中做出巨大貢獻,對有關人員進行相應的培養,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教育,努力提高他們的管理工作能力。其次,打造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團隊。可以考慮每年舉辦相應的評選活動,評選具有優秀才藝的人才,對人才進行鼓舞獎勵,并且可以開展文化教育開展,讓農村人民群眾都參與到文化學習中來。
四、總結
綜上所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一項需要長期發展的事業,政府應該整合各地資源,因地制宜,打造不同的農村文化服務體系,改善村民文化素質,有效改善和提高農村公共文化體系的建設。
參考文獻:
[1]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研究[D]. 趙省.新疆大學 2014
[2]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村公共文化重建[D]. 呂東徽.華中師范大學 2012
[3]推進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策略研究[D]. 連堅昌.上海交通大學 2012
作者簡介:
賀軍(1984年9月),男,漢,新疆伊寧,學歷:大學本科,職稱:助理館員(群眾文化),研究方向: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