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艷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口老齡化的特點逐漸顯現出來。因此,對于養老金的需求也逐年增加,這給相關社會保障部門的管理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同時,如何對養老金進行管理和合理發放也成為了工作之中的難題。當前形勢下,我國城鄉居民養老金存在著嚴重的冒領現象,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將對養老保險的基金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也會對社會中的養老保險造成不平等的現象,影響十分惡劣。本文通過分析當前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金的冒領現象,找出冒領的主要原因,并且進行了具體的分析,找到了合理的解決對策,望能為進一步建設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提供有用的幫助。
關鍵詞:社會養老保險;養老金;冒領現象;對策
自從我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實施以來,為廣大城鄉居民年老后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體現了社會保障的逐步完善,但是,我國城鄉居民養老金冒領現象也一直存在著。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口老齡化現象比較明顯,導致養老金涉及到的人員和數額都十分復雜,在管理的過程中也存在著很大的難題。因此,如何科學的防范城鄉居民養老金冒領現象是相關社會保障部門工作中的重點關注問題,同時也是當前社會人們關注的話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涉及到了每個居民的切身利益,是社會服務水平的具體體現。由于當前養老保險制度的還不夠完善,以及宣傳工作不到位或是居民自覺性較差等一些原因導致城鄉居民養老金冒領現象時有發生,因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此展開了論述。
1 養老金冒領現象特點及原因
1.1 養老金冒領現象的特點
一是在制度實施時已享受了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待遇,又向城鄉居民保經辦機構申報領取,或在企業社保和城鄉居民保經辦機構兩邊繳費,到齡時兩邊申報領取,這就導致企業養老金和城鄉居民養老金重復享受,這種現象一般通過加強管理和比對可以進行消除。二是當享受養老金的人員去世之后,家屬沒能及時上報,反而繼續冒領養老金,這就要求相關部門加強管理,但是想要完全消除這種現象還存在一定的難度。三是一部分退休人員由于身體原因或是異地居住原因,使經辦機構長期與其見不到面,再加上在農村實行生存認證制度的困難,不乏存在一些冒領現象的出現。跟其他福利待遇相比城鄉居民養老金冒領現象的特點主要是享受福利待遇的人數多,人員也較為復雜,并且所領的金額一般來說相對較小。同時,對于冒領的養老金,因各種原因,使得無法對其進行經濟或法律上的制裁,導致追繳的效果不佳。可見,城鄉居民的養老金冒領現象普遍嚴重。
1.2 養老金冒領現象產生的原因
我國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和管理制度相對來說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別,近年來,城鄉居民養老金的冒領現象,在全國范圍內都普遍存在,不論是居民的思想程度還是社保相關機構的管理水平都影響著城鄉居民養老金冒領現象的程度。針對不同城市的不同情況,應當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對其進行統一管理。
一般情況下,冒領的原因首先是由于當地對于養老保險冒領工作宣傳不到位,打擊力度不夠,導致居民意識差,沒有足夠重視冒領養老金的嚴重后果,使得有意或無意地在冒領養老金。有些家屬誤以為領取養老金是一種福利待遇所以在領取人員死亡后仍然還在不斷領取。當然,其中也有部分人員是屬于有意冒領,故意隱瞞人員去世信息或對死亡時間進行造假,以此繼續領取養老金。
此外,與企業養老金制度不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還沒有全面實施喪葬費和補助金的政策。因此,養老金享受人員去世后,家屬申報的積極性不高,也就出現了不領白不領的怪圈。養老金冒領現象產生的原因還包括相關部門管理不嚴,沒能有效協助制止冒領現象的發生,對已發現冒領時,無法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罰,導致更多的人加入到惡性循環之中,使得養老金冒領現象越來越嚴重。
在整個養老金認領過程中,相關執法部門沒有嚴格按照《社會保險法》對冒領現象的人員進行嚴厲打擊,導致城鄉居民對于冒領現象的后果認識不足,造成了冒領現象的進一步嚴重。在申報待遇領取過程中,由于無法對企業社保與城鄉居民保信息的實時比對和對同一對象在全國范圍進行比對,也導致了冒領和重復領取的現象。而要想徹底治理,還需要政府計劃性的采取相應措施予以解決,如數據共享、加強部門配合、嚴格執法。
2 養老金冒領防范措施
2.1 加強宣傳效果
一般情況下,農村老人的文化水平比較低,法律意識也比較淡薄,針對他們的特點,應當適當調整宣傳方式,用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進行宣傳和報道,保證相關人員能夠清楚相應政策和法律法規,要通過宣傳使他們知道,待遇領取人員去世之后,其家人有義務主動申報,認識到冒領養老保險金是違法行為,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2 追究冒領者法律責任
由于冒領養老金給國家帶來的是長期彌漫性的損害,因此,打擊冒領現象是十分必要的,政府應當認識到該問題的嚴重后果。同時,國家應當全面建立喪葬補助費的制度,這不僅有利于國家社會的公平,同時能夠促進城鄉居民養老金領取人家屬對于去世人員的主動申報。由于我國各地經濟發展水平有一定差異,部分地區的城鄉居民喪葬補助費制度還沒有具體完善,政府應當加大對這方面工作的投入,建立完整的保障制度。只有建立起喪葬補助費制度,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人民的意識,能夠讓城鄉居民主動申報死亡人員,保證城鄉居民社會保障制度的順利實施。另一方面,要加大執法力度,凡是冒領養老金者,一律要求連本帶利予以追回。對于冒領時間較長無法追繳者,應動用法律武器給予制裁處罰。
2.3 加強平臺建設和管理
要想減少城鄉居民養老金冒領現象的發生,同時為了加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管理,建設村居保障平臺是十分必要的。建設城鄉居民保障平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應當規范平臺建設的標準,依據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建設不同的標準。依靠金保工程對領取對象建立臺賬,有條件的地方應建立網絡信息平臺,做到數據共享,因為村一級對本村人員的生死情況了如指掌,要依靠他們確保信息掌握的全面準確。同時,應當加強對相關人員的管理,對工作人員進行統一聘用,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通過政府購買的方式聘用勞動保障協理員或指定村兩委干部中的一人協助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并且要通過定期培訓和考核加強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和思想建設,從根本上加強管理。
2.4 提高認證標準
由于當前很多時候由于退休人員身體原因行動不便,或是居住外地等原因,其養老金通常有兒女或是親屬代為領取。在這個過程中存在著很多漏洞,處理時應當提高領取養老金的認證標準,可以針對年紀較大的行動不方便的人員對其進行上門探視,認證結果應當進行公示,同時對親屬領取養老金的認證標準進行細化和提高,增加指紋識別或是人臉識別技術,加強異地人員的管理,對異地領取養老金的過程嚴格管理,通過提高資格認證質量,加強對整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金領取環節的嚴格管理,從而減少冒領現象的出現。
3 結論
從本文的分析中我們不難發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雖然為我國城鄉老人提供了基本保障,但是在制度實施過程中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導致出現城鄉居民養老金被冒領現象,在今后的實踐操作中,還需要相關部門通過加強管理,認真調查,完善制度,從多方面對養老保險社會制度進行完善,減少最終杜絕冒領養老金事件的發生。只有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才能夠不斷完善對人民的服務,實現我國城鄉養老保險的公平性,為人民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
參考文獻
[1]許志濤.養老保險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機理及效果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4.
[2]韓燁.再分配理論視閾下我國養老保險雙軌制改革研究[D].吉林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