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云玲
摘 要:一篇好文章不僅需要優美的語言詞匯,更需要融入情感。但在實際教學中,有很多小學生反映作文不會寫,究其原因是他們沒有掌握作文情感的表達方式。對于作文情感培養不到位,所以加強小學生作文的情感培養是十分必要的。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小學生作文情感培養的能力不夠,導致學生寫作文的興致不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忽視了學生這方面的情感練習,所以造成一到寫作文時,文章顯得過于空洞,學生在寫作時并沒有當作一個愉快的過程,很多小學生背離寫作的真正意圖,背作文甚至是模式化的現象頻頻發生。因此,本文重點對小學作文教學中如何培養情感問題展開了淺顯論述,希望可以對今后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帶來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情感培養
小學階段的作文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自然的發展過程。學生只有在真實事物中得到正確的認知。才能夠產生不同的情感體驗、在小學階段,學生正處在成長的時期。所以很多事物都需要教師與家長的正確引導才能夠實現、否則一味地要求學生做這做那,會對他們的心理產生不良的影響。消極的情感因素對于作文的學習是沒有意義的,缺少了興趣的寫作只會讓學生變得更加的反感。因此,要想讓學生寫出好作文,就應該讓他們學會用情感進行表達,重視情感因素在作文中的運用。本文主要對小學生作文中情感的培養展開探討,希望可以對今后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帶來積極的意義。
1 當前小學作文的教學現狀
在當前的小學生作文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首先,小學生作文缺少情感,沒有弄懂情感表達在作文中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在人與人進行交往的過程中,情感是連接人與人之間的紐帶。小學生具有飽滿的情感,在寫作時也會顯得更加的豐富。而作文情感是需要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現如今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尤其是小學生作文在小學語文考試中占了大量的分數。教師與家長過多的關注學生的成績,拿分數說話,忽視了在作文情感方面的培養。所以,學生的寫作水平不高,甚至存在嚴重的情感缺失現象。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往往會模仿其他的優秀作文,長此以往,就會造成一種模式化的狀態,這樣對于學生今后寫作水平的正常發揮就會產生負面的作用。其次,是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將重點放在了閱讀教學上,而習作方面的訓練完全不夠。并且缺少個性化的教案設計,教師只能勾勒出整個習作教學大致的流程,缺少細致內容的描述,特別是內容情感的描述。同時,對于學生的寫作感情沒有得到顧及,因此造成作文教學中缺少情感。此外,教師自身的諸多原因也制約著小學生作文中情感的流露。教師個體情感的缺失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產生影響,如:缺少對小學生寫作內心的了解,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問題,這樣就會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產生一定的隔閡,久而久之學生對作文的學習也就毫無情感可言,寫的作文平淡乏味。所以,怎樣讓學生的作文寫的內容生動,情感真摯。又讓人讀起來覺得內容豐富,情感真實,還激發別人有興趣的繼續讀下去呢?所以,要對小學生作文中的情感進行培養。
2 小學生作文教學中的情感培養
2.1 加強激發小學生寫作文的趣味情感
我個人認為小學生作文中的情感表達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小學生作文是小學生個人的表達方式,同時又是小學生所思所想的剖析。同時也是把小學生寫作文中的情感和趣味體現出來,產生好奇的心理,這樣才能夠實現預期的寫作目標。以三年級的學生為例,此時的他們已經不同于一年級時稚嫩的模樣,三年級的學生對事物更加好奇,雖然內心具有一定的情感,但是這情感并不成熟。他們在生活中依然充滿幻想,想將自己觀察到的世界表達出來,因此,在他們的作文中,經常表現出一些天馬行空的想象,有一些語言也顯得十分奇特。當然,也會存在一些普遍的問題,比如言語混亂、表達不當,但是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文時,應該充分的考慮到他們這一年齡階段的特點,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帶動學生利用興趣進行寫作,將寫作情感表達進行到底。
在一次課外閱讀活動中,我發現學生們在進行閱讀時愿意看喜洋洋與灰太郎這一類的童書,雖然這一類的童書被一些專家提出過不利于孩子的身心發展。但是,在我細研究過后發現,這些書還是有一定的可取之處的。因為書中采用了大量的圖畫,還有一些故事情節也十分的生動,這些正是吸引學生目光的獨特之處。所以,在一次作文課上,我就以此為基礎,讓大家講一講自己心目中的“羊偶像”,然后告訴學生,之所以大家對喜洋洋這個人物這么的喜愛,就是因為作者在描述這個形象的時候運用了大量的特征描寫,將喜洋洋、沸羊羊等人物個性發揮的淋漓盡致。所以,我們在寫作文時也應該充分的利用這樣的描寫方法,帶入情感,這樣才會顯得作文具有可讀性,不會千篇一律,不會顯得平淡。經過這次的學習以后,我發現學生們寫作的水平都得到了明顯的提高,他們的作文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了。
2.2 重視小學生的作文情感體驗培養
重視小學生的生活情感體驗是小學生寫作文的重要基礎。在寫作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利用走訪、考察、座談等形式進行社會調查。通過圖書、報刊、文件、網絡等途徑獲得材料,還可以深入社會:到工廠、到農村、到廣闊的天地去體驗生活,獲得切身感受。可在家里養小動物,在教室里養花種草堅持寫日記,對小學生進行寫作情感素描訓練。同時,也要培養小學生走進自己作文中角色的能力,只要走進了作文中的角色才能寫出有情感的作文。比如:從古到今的許多大作家都是走進了自己筆下的角色,親近自己筆下的角色,才為我們塑造了生動的人物形象。讓我們感到這些人物形象生動真實的站在眼前。五年級語文下冊22課人物描寫一組,就體現了作家走進人物角色的情感體驗。使人們感受了淋漓盡致、栩栩如生的人物特點,語言、動作描寫。
我個人認為,小學作文教學的情感培養不一定非要固定在教室的課堂上,這樣既不能更好的激發小學生的作文情感潛能,也不能激發他們寫作文熱情。所以,可以讓其走出教室,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向田野,走向大自然。讓愛動的孩子們在大自然中快樂的觀察,快樂的欣賞,快樂的發現,在快樂中找到寫作文的情感樂趣,激發出他們的寫作文情感潛能。
2.3 注重小學生作文評改指導激發寫作情感
此外,還應該合理的指導評改。要認真備好作文課,使作文指導過程更具充滿情感。耐心指導寫作有困難的學生,放低門檻先把學生引進門。要重視“下水文”。教師在學生動筆之前或者作文講評課上,用自己的“下水”文,與學生共同評議。作文教學中要注意發現評價作文優點,如:用表揚性的符號或者利用賞識性的、商量式的、激勵性的、針對性的、對話性的評語對作文進行評價,以便激發學生的寫作情感。其次是評分不妨把等級打高一點,以求實效,以此便捷簡單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寫作情趣;也可模仿特級教師錢夢龍作文的教學,每次提三個學生稍加努力就可達到的要求,凡符合這三條的就給“優”。因此,激發小學生的寫作熱情和寫作情感,使小學生對寫作文產生良好的情感體驗而不是懼怕寫作文。
綜上所述,要想讓小學生寫好作文,就要重視對寫作文的情感培養,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的提高小學生整體的寫作水平,讓小學生作文變得更加生動形象。
參考文獻
[1]任永良.小學作文教學初探[J].科技資訊,2013(29).
[2]黃瑛娜.關于小學作文教學誤區及對策的具體分析[J].科技展望,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