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對于人們的生活質量存在重要影響,居住需求是現代人的存在的一種最為基礎的需求,而優質的建筑可以在滿足人們的基本居住需求的同時,給居住者更好的居住體驗。因此各種可以被用于建筑工程的之中的施工技術都有了極多的改進,其中在基礎施工環節,施工人員經常會選用鉆孔灌注基礎樁這種施工技術,這種施工技術非常適合被應用到工程建設工作之中,本文根據對現有的建筑工程基礎施工技術的了解,對先進行鉆孔后開展灌注基礎樁的基礎施工技術的應用情況進行分析。
關鍵詞:鉆孔灌注樁技術;建筑工程;基礎施工;應用;研究
我國的城市建設工作在城市內部建設工程的支持之下,被逐漸完善,作為城城市建設工程的主體施工項目,建筑施工始終都是城市的重點建設工程。隨著城市居民群體被不斷擴大,居住者對自己未來的居住空間提出了更多的暢想與要求,設計人員可以對居住者的合理需求進行參考,給居住者提供結構更為穩定、外觀更具審美價值的建筑。基礎樁施工是工程初期的重點建設工作之一,而鉆孔灌注樁這種施工技術可以將基礎樁施工工作的安全度提升起來,本文根據對這種被用于灌注樁的施工環節的技術的了解,對其基本應用情況進行研究。
1 鉆孔施工技術
鉆孔時,應當及時清理泥漿溝槽中存在的淤泥,從而是泥漿的流通變得更加順暢,并且能夠將泥漿及時的排放到基坑外。如果在施工過程中,因為故障導致泥漿的供應出現不正常情況,操作人員應當停下鉆機,避免鉆頭口處被泥漿堵塞。鉆孔前,工作人員應當對施工地點土層的地質環境進行分析,從而對鉆孔速度以及鉆孔機孔徑、泥漿供應量進行確定,如果在淤泥層中進行鉆孔,應當對鉆孔速度進行嚴格控制,鉆孔速度應當小于1m/min,在砂土層中鉆孔,鉆孔速度不能超過1m/h。
糾偏鉆孔措施:鉆孔進行中,如果工作人員發現鉆孔出現了縮頸、斜孔、地面坍塌等情況時,應當停止鉆孔,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對鉆孔進行糾偏,再進行施工,鉆孔發生傾斜,應當指派專業人員多次掃孔,若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可以向孔內回填粘土直到偏孔上部50厘米處,在繼續開展鉆孔作業。如果在鉆孔過程中發生了塌孔,鉆孔工作應當立即停止,粘土回填,直到孔壁趨于穩定后,再進行鉆孔。
經過檢查孔徑符合要求,應當開展清孔工作,清孔工作采取的措施應當依據不同的地質條件進行,針對軟土造漿鉆孔的清理,應當在鉆孔達到預計深度后在開展,工作人員可以使鉆頭空鉆,不深入,從而實現循環換漿,整個操作過程中需要將泥漿比重控制在1.1左右。
2 后續處理工作
完成前一階段最為重要的鉆孔工作之后,施工人員需要將成孔之后開展的跡象施工工作做好,完成了這幾項工作之后,施工人員才能開展混凝土灌注工作。
2.1 對成孔效果進行檢查
鉆孔工作結束之后,檢查人員需要立即對成孔效果進行檢查,最為主要的檢查內容主要是鉆孔之中的虛土基本厚度以及孔深,對這兩種數據進行查看的時候,技術人員可以應用鉆桿工具,為了將鉆孔的原有質量進行一步提升,施工人員還需要對地質情況進行充分考慮,尤其是處于復雜地質中的建筑工程的檢查力度也需要加大,如果地質具有較強的軟塑性,施工人就需要處理好含水量過多且雜石過多的地質環境,防止由于土質過于松軟出現鉆桿晃動頻繁的問題。
2.2 對孔底進行清理
確定孔洞不存在質量方面的問題之后,施工人員就可以對孔洞進行清理,通過實地考察來確定孔洞之中是否存在雜物,當空洞的深度已經達到標準之后,施工人員就可以將鉆機關閉,完成清土工作。在對孔洞的底部進行清理的時候,需要將位于孔洞底端的虛土處理好,對虛土的標準厚度進行保持,如果厚度超過標準,就需要通過合理的處理方式縮減厚度,同時還需要對厚度不符合標準的原因進行了解,將孔洞附近的雜土清理干凈之后,施工人員就可以將孔洞覆蓋好,開展下一個環節的樁位施工工作。
2.3 完成鋼筋籠的安裝工作
將鋼筋籠安裝的制定的位置主要是為了灌注樁這項施工任務做準備、施工人員需要對與鋼筋籠相關的參數進行有效控制,還要對鋼筋籠進行焊接,焊接過程中還需要對鋼筋籠開展除銹處理工作,在對鋼筋籠的主筋進行選擇時,施工人員要盡量選用完成的鋼筋,同時保證焊接工作的完整性,避免焊接次數過多,影響鋼筋的穩定性。如果有新的焊接需要,技術人員需要將焊點的質量管控工作提前做好,避免存在誤差和過大。將鋼筋籠安裝到制定位置之前,施工人員需要應用探孔器來勘測孔洞情況。
3 灌注混凝土
設計好混凝土配合比,確保混凝土強圖與施工圖紙的設計相一致,從而確保灌注樁的整體質量和強度能夠滿足施工要求。第二,對施工現場的材料取樣,由專業的材料檢測機構對其進行檢測,如果材料質量存在問題,則應當將其送到施工現場外,避免混入到工程中,對工程的質量造成不良影響。一般情況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混凝土的攪拌應當在施工現場完成,盡量隨拌隨用,避免因為長時間的防治導致,混凝土出現離析,影響工程質量。在攪拌混凝土時,攪拌需要均勻,同時需要控制裝料到卸料的延續時間。
灌注混凝土施工時,需要檢查孔內導管長度以及其與孔底距離的長度,并且應當與結合壓力平衡法進行適當結合,準確計算混凝土灌注量,并且確保了后續灌注混凝土能夠得到及時補充,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以及工程質量。在澆搗混凝土時,需要對導管埋在混凝土中的深度進行合理控制,一般情況下,深度應當控制在2-6米內,從而有效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導管出現拔空現象。在完成混凝土澆筑后,需要進行相應的養護管理工作,從而確保混凝土澆筑質量能夠滿足工程的需求。
4 結束語
建筑工程屬于動態化特征比較明顯的建設性工程,施工技術人員需要對新型施工情況進行了解,在此基礎上應用全新的施工方法,而與一些最新的施工技術相比,鉆孔灌注基礎樁這項施工工藝出現的時間已經相對比較早了,其具有的優勢包括造成的振動強度比較地,與其他樁基灌注施工技術相比,操作相對簡單,但是其施工環節之中,仍然存在著較為復雜的施工環節,本文對這一技術體系之中的幾個相對關鍵的施工步驟進行了研究。為了使工程基礎施工的安全度能夠有相對明顯的提升,技術人員需要將樁基施工工作的質量檢驗工作做好,借助完善的工藝手段推動城市建設高程高效、高質量開展。
參考文獻
[1]楊莉,王世龍.建筑施工中的鉆孔灌注樁技術應用研究[J].環球市場,2017(18).
[2]唐為海.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
[3]尤鑫敏.關于建筑施工中的鉆孔灌注樁技術應用研究[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12),00273-00273.
[4]王俊波.高層建筑基礎施工中鉆孔灌注樁技術的應用研究[J].商品與質量,2016(52).
作者簡介:楊霞,身份證號:23010219800726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