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天
摘 要:在交通事業蓬勃發展的今天,很多公路的修建都選擇水泥混凝土作為路面材料。水泥混凝土的高強度和良好穩定性,是其得以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然而,由于公路在建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來自外界的影響,從而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因此,加大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養護力度,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對于保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質量來說十分重要。本文對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見的病害及成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對其進行維護和養護的措施。
關鍵詞: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防治;維護養護
影響公路質量的因素來自于多個方面,無論是當地氣候水文還是交通承載量,都可能會對水泥混凝土路面造成破壞。因此,在進行病害防治的時候首先要做好病害成因分析,然后根據成因來有針對性地制定防治和養護方案,以確保路面狀況的完好,排水順暢,路面具有較高強度,以及良好的抗滑性能,為車輛通行提供舒適安全的體驗。
1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見病害情況
水泥混凝土路面比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強度和穩定性都要好了不少,防滑性能也優于瀝青混凝土路面,三十年的使用壽命更是比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十五年高出一倍。然而水泥混凝土也存在著病害較多的問題。
1.1 裂縫方面的問題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裂縫通常分為橫向、縱向和不規則三種。此外,還可以根據裂縫的長、寬和碎裂程度來對裂縫進行分類,包括輕型、中型以及重型三種。
1.2 錯臺方面的問題
錯臺指的就是路面板發生錯位。兩塊路面板的接縫處,如果其中一塊低于另一塊超過五毫米,則構成錯臺。對于錯臺嚴重程度的劃分通常的依據就是路面板接縫之間的高度差,高度差越大,病害程度也就越嚴重。一般來說,高度差小于十毫米是輕度病害,而一旦高度差超過了十毫米,就形成了重度病害。
1.3 接縫料損壞方面的問題
路面板之間的接縫是路面的薄弱環節,為了確保路面質量,在接縫處都要進行填料,然而在路面投入使用一段時間以后,接縫料往往會出現老化,從而導致板塊接縫被砂土堵塞的情況發生。
1.4 坑洞方面的問題
在路面使用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來自外界的影響,導致路面發生損壞,坑洞的出現是正常現象。可是當坑洞直徑超過了三十毫米,深度超過了十毫米的時候,就形成了病害。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處理,它會不斷地擴大,從而對正常出行造成影響。
1.5 板塊拱起方面的問題
路面荷載等因素往往會導致路面橫縫兩邊的板塊被抬高,如果抬起高度超過了十毫米,就叫作拱起病害。從而給交通出行帶來極大的不便。
1.6 露骨方面的病害
露骨指的就是路面板表面的細骨料出現散失,從而暴露出粗骨料的問題,露骨問題的產生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表層脫落。
2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原因分析
2.1 路面施工前造成病害的原因
首先是施工材料。施工材料的質量對于公路質量來說至關重要,如果材料的質量出了問題,路面的質量也很難得到保證。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施工過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種類繁多,無論其中哪一樣出了問題,都可能導致病害的產生。其次是設計方案。公路施工要按照方案進行,如果設計方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得不到保證,落實到具體施工中就很容易出問題。設計方案與實際情況的脫節,是工程準備階段引發病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2.2 施工中造成病害的原因
施工操作問題。施工過程中如果出現操作不當的問題,就可能導致病害。比如說,路基施工過程中出現操作不當,就容易導致裂縫,從而引起路面板斷裂,影響到路面的正常使用。此外,施工放樣不準容易導致公路路基凹凸不平,也是斷板的主要原因之一。施工工藝問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涉及到的工藝類型較多,如果工藝方面出了問題,也會引發病害。比如說,攪拌混凝土的時間過短,就很難保證混合料的均勻,如果鋪設混凝土后不能充實振搗,路面強度也就難以保證均勻,從而導致斷板。
2.3 路面使用過程中造成病害的原因
來自外界的影響,是導致路面使用期間病害的關鍵因素。尤其是路面環境惡劣或者交通承載量過大,很容易導致病害。盡管我國對于道路超載有著嚴格的規定,然而超載現象仍然屢屢出現,對路面造成了極大的損害。部分地區降水較多,一旦排水沒有做到位,造成道路積水,就很容易導致路基水土流失,從而引起路面的塌陷。
3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及其維護養護
預防和維護,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防治的兩大基本點。其中預防工作主要在設計和施工期間進行,而維護工作則主要在完成施工投入使用后進行。
3.1 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施工過程中病害的預防措施
根據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之所以水泥混凝土路面會存在種種病害,主要問題往往在于設計不合理或者是施工操作失誤。因此,對于設計和施工一定要嚴格把關,切實做好病害預防工作,為路面質量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首先,嚴把材料關,施工所需材料的采購要符合道路施工材料質量檢驗的有關標準。材料選擇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市場調查,掌握市場材料質量和價格,結合道路工程的實際情況以及技術方面的需求來選擇合適的供應商進行合作,避免因為材料質量問題而導致病害出現。水泥混凝土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主要材料,在進行配制的時候一定要保質保量,材料配比要符合專業要求。其次,施工方式的選擇要慎重,避免因選擇不當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在開始路基施工之前,要做好測繪工作,掌握施工路段的地質狀況,在此基礎上進行施工方式的選擇。如果施工路段的地層中含水量較高,則需對含水量進行測量,取得準確數據,以便于排水工作的展開,確保路基中的水分含量符合有關標準要求,避免由于水分過多造成的路面病害。路基壓實要以均勻和平整為準,盡可能減少坑洞給混凝土鋪設帶來的影響。
3.2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維修措施
鑒于路面使用過程中出現的病害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維護工作對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質量來說非常重要。對于裂縫的修補。根據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裂縫程度不同,走向不同,造成的危害也不同。因此在裂縫修復的過程中要有針對性,根據裂縫情況來制定對應的修復方案。比如說,如果裂縫是貫穿性的,則可以沿裂縫切割路面板,做好切割面的清理工作,然后對切割口進行灌漿,灌漿比例要和原混凝土比例相同。如果裂縫寬度較大,不易修復,則需采取擴縫灌漿法來對裂縫進行修復。對于路面損壞的修補。如果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現錯臺現象,而且嚴重程度不高,屬于輕度錯臺,則只需借助設備對路面板進行打磨,確保路面的平整即可。而當錯臺較為嚴重,形成重度錯臺的時候,則需對路面進行清理,然后用瀝青砂或者瀝青碎石在接縫處較低的一側進行找平,或利用聚合物水泥砂漿薄層來對接縫進行修補和找平。通過增加瀝青層的方式進行修補。加鋪瀝青層的方法主要適用于年久失修的舊路面,其破損程度往往較高,單純靠修補已經無法解決病害問題了,這個時候就需要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鋪瀝青混凝土面層,從而達到修補路面的目的。具體來講,在加鋪瀝青層之前,要先對舊有路面進行鑿毛,然后清理路面確保干凈,在完成瀝青黏層的鋪設后,才可以加鋪瀝青混凝土路面。一般來講,加鋪瀝青混凝土路面需要鋪設兩層,下層用粗粒式瀝青混凝土,上層用細粒式瀝青混凝土,以增強路面的防水能力,確保路面質量。
4 結論
由于水泥混凝土具有剛度大、整體性好、強度較高、水穩定性較好、溫度穩定性較好等優點,因此被大量用于公路路面的鋪設之中。對于其在設計施工過程以及使用過程中出現的病害,要根據其成因和其他具體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防治和維護,以確保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永彪.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防治及其維護養護[J].低碳世界,2017(9).
[2]魏克霞,周寶勝,王海濤.淺談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防治與維修[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0,27(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