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然 陳思 黃珊
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習近平同志任河北省正定縣委副書記和書記,在正定工作了三年多。習近平同志與干部群眾打成一片,走遍了全縣每一個村。他深入調研,實事求是,敢于擔當,銳意改革,廣攬英才,心系人民,端正黨風,謀劃發展,使正定這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冀中平原農業縣趕上時代大潮,煥發出勃勃生機。他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在正定大地上書寫了一部激情洋溢的青春感人詩篇。習近平同志后來深情地說,“正定是我從政起步的地方”。
2018年1月24日,《學習時報》推出重大報道《“正定確實是近平同志從政起步的地方”——習近平在正定》,是對時任正定縣縣長程寶懷的采訪報道。本刊摘編了其中部分內容,以饗讀者。
近平同志到正定后非常重視人才,大念“人才經”。他講,人才是發展經濟、翻番致富的根本。在招聘人才上,他做得十分突出,親自向全國各地發了100多封聯系信,聘請有關專家、學者給正定當顧問,組成了有50多人參加的縣顧問團,應邀的有頂級專家,如數學家華羅庚、經濟學家于光遠等人。近平同志還讓組織部和人事局制作了一張表,對全縣中專以上人才進行拉網式統計,逐人登記造冊,建立“人才賬”,該提拔的提拔,該調動的調動,專業不對口的適當調整,做到人得其所,才適其用。
1983年,近平同志親自主持制定了一個廣招人才的《關于進一步解放思想,放寬政策,加快我縣經濟發展的若干規定》,當時反響很大。這就是現在廣為人知的正定“人才九條”。文件提出,凡是來正定的科技人員,每搞成一個項目,利潤按比例分成或付一次性總報酬;樹立新時期用人觀點,凡有技術專長的一律接收,包括出身不好、社會關系復雜、過去犯過錯誤已經改正的;工作調動由縣委組織部和人事部門負責辦理,一時辦不齊手續可先來后辦,原工資照發,糧食定量不變,全部吃細糧;允許研究項目失敗,不追究責任,工資報酬、往返車費照付;為調入人才建“人才樓”“招賢館”;凡到正定來講學的專家、學者、教授,車接車送,并發津貼費等。
這些政策對人才的吸引力相當大。近平同志讓我將“人才九條”印了兩千張宣傳單,發到各生產隊,廣泛張貼,并讓我送到石家莊地區的《建設日報》發表。我拿著“人才九條”到《建設日報》找到總編輯。我跟他說:“我們制訂了一個招攬人才‘九條,你給我們登登吧。”他一看這九條,就說:“程縣長,你還讓我當這總編嗎?”
我說:“怎么了?”
他說:“你這九條違反現行政策,我敢登啊?我一登,地委準把我職務給撤了!”
我回來以后跟近平同志說了這事,他說:“你去找找《河北日報》。”
第二天,我到《河北日報》找到了總編輯林放同志。他一看“人才九條”非常高興,說正定縣委班子思想解放,膽子大,就把“人才九條”登在1983年3月29日《河北日報》頭版頭條上。這一下子震動了全省甚至全國,要求來正定的人才絡繹不絕,正定縣委短時間內就收到1000多封書信,當年接收人才374人。當時,我們就成立了人才開發總公司,我任總經理,并且成立了接待辦,負責人才的接待和安置事宜。
在引進人才過程中,有兩件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件事,是找石家莊車床附件廠的工程師武寶信。他發明了“三露”,也就是粉刺露、亮膚露、增白露,當時已在全國暢銷。
當時武寶信和廠領導在利潤分配上發生了矛盾,他見到“人才九條”,就給近平同志捎信,表示愿意到正定工作。近平同志收到他的信時,天已晚了,就到我辦公室來找我。
他說:“程縣長,走,咱們今天夜訪武寶信。”
我說:“今天晚了,咱們明天再去吧。”
近平同志說:“今天必須找到武寶信。”
于是,我們到了武寶信住的石家莊市橋東區談固小區。談固小區有幾十棟樓,不知他住哪棟樓,于是就挨個打聽,問誰誰都不知道,當時已經晚上10點多了,我說:“算了吧,今天找不著,明天再說吧!”
近平同志堅定地說:“不行,今天必須找到武寶信,我從南往北喊,你從東往西喊。”
我們倆在小區里就扯開嗓子喊“武寶信”,功夫不負有心人,武寶信總算聽到了,連忙從樓里出來,緊緊握著近平同志的手,非常感動。我們到了他家里,談了一個多鐘頭,談得非常投機。武寶信當即表示:“就沖你們書記、縣長來找我這一條,我把新研制的爽腳粉配方給正定。”
1983年4月4日,近平同志親自主持爽腳粉項目技術轉讓會,項目落地在新城鋪鄉。投產不到一年,我們就賺了純利潤30萬元。
第二件事,是近平同志到無錫引進人才的故事。
正定有個油泵油嘴廠,原屬省管,一年賠了27萬元。后放給石家莊地區管,一年賠了9萬元。最后交給縣里管,結果一年就賠了7萬元。
為了能讓縣里的經濟發展快些,1984年五六月間,近平同志帶領縣經濟考察團到江蘇考察鄉鎮企業發展經驗,先后走訪了無錫、常熟、南通等地。在無錫,近平同志約見了給他寫信,愿意到正定工作的無錫機械局農機供銷公司原經理邱斌昌。邱斌昌懂經營、善管理,是個能人。聽了近平同志對縣里企業情況的介紹,邱斌昌當即表示可以到油泵油嘴廠工作。他還特別提到,自己可以帶一個成熟的柴油發電機項目到正定,馬上就能出產品。
近平同志問邱斌昌:“你從大城市去我們偏僻的縣城,有什么條件嗎?”
邱斌昌回答說:“沒有條件。”
近平同志就把“人才九條”的內容給他說了說。他說:“我不需要這個。”
近平同志就笑了,說:“你不提條件我們不好請呀。”
邱斌昌說:“你要非讓我說,那我就提兩條吧。我現在是17級工資,我一踏上正定的土地,縣里就給我漲一級工資。我保證在一年之內,油泵油嘴廠的產值翻一番,到時候你再給我漲兩級工資,達到14級。這樣,我從正定再回到無錫,就是高干了,重要文件得讓我看,重要會議必須讓我參加。”
近平同志當時就打電話跟我商量,問我:“邱斌昌提的這兩條行不行?”
我說:“這是最低條件。工資級差不大,搞不好,一年也就是多付兩三百塊錢,可以答應他。”
邱斌昌這個人積極性很高,當年8月就到正定報到了。第二天,我就到油泵油嘴廠召開職工大會,宣布邱斌昌為廠長,行政16級。
宣布完后,廠里有個副書記給我提意見說:“程縣長,你做得不對。縣里給我們請廠長我們能接受,但宣布他的級別就不對了。”
我說:“這是習書記給你們請的人才。級別是邱斌昌來正定工作的條件,你們就不要提意見了,下月按16級給他發工資。”
邱斌昌這個人本事太大了,上任沒幾天,就把油泵油嘴廠積壓的產品全部賣了出去,隨后就開始組織生產,當年產值實現翻番,成為正定縣四大骨干企業之一。他帶來的柴油發電機項目,成為企業的一個增長點。后來,他在正定工作了十幾年,一直干到退休,為正定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間和離開正定以后,都對他非常關心,曾經給我來過三次信,讓我注意關心他的工作和生活。后來,縣里把邱斌昌提為正定的政協副主席,藥費按月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