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美 三
(廣州市花都區人民醫院 廣州 510800)
肝癌是發病率、死亡率較高的惡性腫瘤。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獨立危險因素之一,持續的病毒復制引起肝活動性炎癥的反復發生,在肝癌的發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1]。雖然手術切除是治療肝癌的首選,但肝癌術后復發率較高,患者預后較差。本研究將探討核苷(酸)類似物用于乙肝相關性肝癌介入術或根治術后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77例乙肝相關性肝癌行介入術或根治術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術后是否接受核苷(酸)類似物抗病毒治療分為觀察組41例,對照組36例。觀察組中男24例,女17例,年齡37~60歲,平均年齡(58.6±10.3)歲;對照組中男19例,女17例,年齡40~62歲,平均年齡(57.7±9.5)歲。兩組者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無手術禁忌癥;經倫理委員會審查并批準;病歷資料完整;患者知情且同意;對本研究藥物無過敏史。排除標準: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重要臟器嚴重功能不全者;中途失訪者;精神疾病患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兩組患者均接受肝癌介入術或根治術治療,對于肝硬化患者,需行保肝、抗纖維化、糾正肝功能等內科綜合治療。對照組術后未接受抗病毒治療,觀察組術后給予恩替卡韋(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798),0.5mg/次,1次/d,口服。
(1)術前及術后每個月定期采用RT-PCR法檢測血清HBV DNA載量;(2)術后進行定期,隨訪至臨床終點事件(復發、死亡)的發生或達最后訪視日期。

觀察組術后1、2和3個月HBV DNA血清濃度都逐漸降低,而對照組HBV DNA血清濃度處于較高水平。觀察組術后各時相的HBV DNA血清濃度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清HBV DNA載量觀察比較(×105)
觀察組中位生存時間為(23.24±6.21)個月,對照組中位生存時間為(15.31±4.28)個月,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434,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6個月、1年及2年的生存率分別為85.37%(35/41)、48.78%(20/41)、29.27%(12/41),與對照組63.89%(23/36)、25.00%(9/36)、9.76%(4/41)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值分別為4.757、4.617、4.970,P<0.05)。
肝癌在臨床極為常見,而HBV感染是中國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特別是HBeAg陽性或HBV DNA高水平的患者發生肝硬化或肝細胞癌的風險較大[2]。肝癌發生率與持續高病毒載量呈正相關,而目前HBV的致癌機制尚不明確。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3~5]:(1)長期反復病毒感染導致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介導的細胞炎癥和壞死,造成細胞內遺傳物質損傷,導致肝細胞惡性轉化;(2)HBV DNA整合入宿主基因組中,減弱細胞生長控制機制,增加細胞基因不穩定性,最終導致肝癌的發生。
近年來,核苷(酸)類似物的應用在抗HBV感染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抗病毒藥物。核苷(酸)類似物抗病毒的機制是以病毒聚合酶為靶點,選擇性抑制病毒的聚合酶,從而達到阻止病毒的復制的作用,在病毒復制過程中終止鏈延伸[6]。病毒耐藥是為反映病毒為逃逸藥物壓力而產生的適應性改變,從而使抗病毒藥物敏感性下降,因此,在乙肝相關性肝炎治療中需要根據病毒情況選擇適當的核苷(酸)類似物進行抗病毒治療,最大程度減少耐藥性發生。本研究對觀察組患者應用恩替卡韋,作為一種新型核苷類似物,恩替卡韋可對HBV DNA復制進行有效抑制,是抗HBV一線藥物,效果優于拉米夫定等抗病毒藥,且耐藥發生率低。觀察組患者中位生存時間明顯較對照組長,觀察組HBV DNA載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乙肝相關性肝癌介入術或根治術后給予規范化核苷(酸)類似物抗病毒治療能改善患者預后,延長生存期。目前對于核苷(酸)類似物是否降低肝癌發生率尚未明確,盡管血清HBV DNA持續低下,仍可能發生肝癌。
綜上所述,乙肝相關肝細胞癌介入術或根治術后給予標準化核苷(酸)類似物抗病毒治療可以改善患者的預后,延長生存期,值得臨床推廣。
1 宋廣軍,封波,饒慧瑛,等.核苷酸類似物抗病毒治療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預后影響的薈萃分析.中華肝臟病雜志,2013,21(6):438~441.
2 許吉,方肇勤.基于專利分析的我國原發性肝癌的發展現狀研究.數理醫藥學雜志,2015,28(5):681~683.
3 王保健,江建寧,蘇明華,等.核苷(酸)類似物治療與全程管理對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肝癌術后臨床結局的影響.肝臟,2015,20(8):618~620.
4 許明妍,蘭英華,李用國,等.核苷(酸)類似物抗病毒治療對乙型肝炎相關性肝癌發生的影響.中華肝臟病雜志,2014,22(4):312~314.
5 魯曉擘,沙尼亞·尼亞孜,甄作睿,等.長期抗病毒治療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預后及轉歸影響.肝臟,2013,18(9):591~595.
6 王伯慶,薛峰,佟慶,等.抗病毒治療對乙型肝炎相關肝癌根治術后復發和生存的影響.實用肝臟病雜志,2015,18(2):1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