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鶴壁市人民醫院(458030)崔艷青
糖尿病腎病是早期并發癥癥狀之一,對糖尿病腎病的檢查診斷多采用血清血清β2微球蛋白指標檢測。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為對象,探討血清β2微球蛋白指標檢查糖尿病的臨床意義,現報道如下。
1.1 病例資料 選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作為研究的對象,根據是否合并有腎病癥狀分為檢測組與參考組,每組45例患者。檢測組男性有23例,女性有22例,年齡31~71歲。參考組男性有24例,女性有21例,年齡30~70歲。兩組患者之間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受試人員入院后,抽取受試人員清晨空腹靜脈血液3毫升,采集的血液需進行血清分離,離心的轉速設置為1000轉/分鐘,將離心的血清進行檢測。采用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進行血清β2微球蛋白測定。若血清β2微球蛋白指標超過3毫克/升,則表明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水平出現異常。男性肌酐水平超過140毫摩爾/升則顯示異常,女性肌酐水平超過84毫摩爾/升則顯示異常,尿素超過8.2毫摩爾/升則顯示為異常。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進行觀察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血清β2微球蛋白檢測異常率以(%)表示,行x2檢驗。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以(±s)表示,行t檢驗。對不同數據進行對比,若P<0.05,則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檢測組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為(3.9±0.8)mg/L,明顯高于參考組的(2.4±0.6)mg/L,兩組患者的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較,數據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
2.2 檢測組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異常出現率95.6%(43/45)與參考組的40.0%(18/45)比較,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
在糖尿病出現早期,患者的腎功能多會受到損害,但是其臨床癥狀并不明顯。臨床研究發現[1],對糖尿病患者進行生化檢驗,如血清當中的肌酐水平、尿素水平及血清β2微球蛋白指標等,可以有效地反映出患者腎功能的狀況。糖尿病并發腎病情況下,臨床的表現癥狀主要是微血管病變、腎臟體積的變大、腎小球濾過率會出現異常。
王依屹[2]等人的研究顯示,在糖尿病癥狀早期,不能夠完全依據血清肌酐指標及尿素指標判斷糖尿病疾病。合并腎病患者和未合并腎病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尿素水平比較,差異并不顯著,并且兩組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與尿素水平全部在正常范圍之內。而在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方面進行觀察,合并腎病的糖尿病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要明顯高于未合并腎病的糖尿病患者,且兩組之間的數據差異較為顯著。本次的研究顯示,檢測組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要明顯高于參考組,兩組數據差異較為顯著;且檢測組異常檢出率要明顯高于參考組,兩組的數據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臨床研究表明,在機體血液、腦脊液及尿液當中可以檢出血清β2微球蛋白,而血清β2微球蛋白在尿酸性環境當中能夠被分解。血清β2微球蛋白指標異常現象要多于血清肌酐水平及尿素水平,主要是由于機體在正常情況下血清β2微球蛋白的合成及釋放會減少,而血清β2微球蛋白能夠經過腎小球濾過,并能夠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如果機體中血清β2微球蛋白含量增加,則表示機體腎小球的濾過率降低,最終導致急慢性腎炎與腎小管損傷。因此,糖尿病腎病會損傷腎小球的功能,以及腎小管重吸收也會有異常癥狀的發生,血清β2微球蛋白指標是糖尿病腎病進行診斷的參考依據。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腎病患者給予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進行檢測,有效對糖尿病腎病進行早期診斷,有效地反映出腎臟功能狀態,提高疾病診斷準確度,是糖尿病腎病臨床診斷的首選指標,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