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匡 莉
7月15~18日,雙峰縣農機局局領導,以及局管理股、農機技術推廣中心的工作人員,來到走馬街鎮博達、龍田農機合作社和梓門橋鎮梓金農機合作社,調研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推廣項目實施情況。2017年雙峰縣水稻播種面積近97萬畝,水稻秸稈產生量為35萬多噸。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和農村生活能源結構的變化,農民的生產、生活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過去農家的主要生活燃料是以秸稈為主,現在變成以電、煤、氣為主,因此秸稈逐漸演變成一種“負擔物”,導致農作物秸稈隨意拋棄、焚燒現象嚴重,不僅嚴重浪費了資源,而且易產生一系列環境問題。因此雙峰縣農機部門謀劃推廣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2018年在博達、龍田、梓金農機合作社建立了1000畝水稻秸稈集中連片機械還田作業示范區。據專家推算,秸稈機械化還田項目建成后,能有效促進農村經濟和農民收入增長,秸稈中含有農作物生長需要的氮、磷、鉀、鎂、鈣及硫等元素,不僅節約肥料,并能提高水稻畝產20公斤,合計提高糧食產量2萬公斤,同時也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農作物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較人工還田可提高工效10倍,為農村轉移勞動力100人,帶動周邊進行農機秸稈還田4000畝,有效增加有機肥,可使土壤通氣孔隙、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具有較好的節肥增效和改土培肥效果,為農戶節約人力、物力和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