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473000)李付玻
1.1 人員及物資配備狀 由于我國的醫院分級制度,不同醫院存在著不同的藥房配備。就調研得出以下結論:①人員配備,三甲醫院藥房配備人員80%以上為藥學相關專業畢業,其中研究生占比5%以下,其余為本科畢業。三甲以下醫院藥房配備人員50%以下為藥學相關專業,無研究生學歷。由此可見差異明顯;②制藥設備及制度管理,三甲醫院設備完善(藥品包裝機,自動發藥機,自動叫號取藥等)且管理制度合理,人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1]。三甲以下醫院則參差不齊,設備簡陋,人員分配模糊。
1.2 工作方式及內容現狀 藥房工作方式機械,只需對照藥房取藥,無其他技術含量,但是又不可或缺。有一重要原因則是藥品加成帶來的直接效益,所以成為各大醫院的“重點”發展部門。
2.1 人員及物資配備狀 ①人員配備,各級醫院的人員數量都有所下滑,其中三甲以下醫院尤為明顯,可能與醫院發展思想有關;②制藥設備及制度管理,各大醫院的設備購入減少,由于藥房人員減少,導致管理力度減弱。
2.2 工作方式及內容現狀 因為藥房工作方式比較機械所以沒有變化。
3.1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①對于藥品的各個采購政府環節(藥物成本,運輸,損耗等)可負擔一半;②對于人員配備,醫院要使人員分工更加明確,完善排班制度,薪金獎勵。
3.2 醫療機構應當給予足夠重視 醫院作為藥品的主要消耗者與間接消費者,應重視對藥物的使用及新藥品的研發與推廣。優秀的藥學技術支持與安全應用,可以更全面地、更好地服務于臨床和患者。從全世界范圍來看,藥物的應用價值已經得到了全面的認可,其中歐洲藥學會指出:醫藥保健與發展是人類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2]。在人員發展方面,要注重人才的培養與引進,通過外出學習、研討會、座談會等加強專業知識,保障創新能力并且加強臨床思維。其次,建立健全人員保障制度,細化分工,明確各自的崗位職責,熟練應用各項醫學檢測及科研器材,安排人員積極參加學術交流及科研成果報告會議。
隨著藥品加成的全面取消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以藥養醫的時代已經被終結。不同的醫院收取的藥品加成不等,平均在15%~30%之間。隨著醫改的進行,這一強加在患者身上的費用將會免除,使患者的治療費用大幅度降低,特別是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的患者受益顯著[3]。藥品加成被取消后,原來作為醫院重要部門的藥房及藥劑科將會受到重創。因為藥劑科不僅失去了對醫院的哺育作用,反而成為消耗人力資源的部門,這種反主為客的巨大改變使其掛上了“虧盈科室”的頭銜。所以,在這一形勢下,它的存在將會被弱化,甚至面臨被淘汰的危險。醫院為了壓縮成本,對于藥物的監管力度將大大減低,可能會出現用藥亂,用藥雜的混亂局面。為此我們應該想方設法解決這一問題。
對于新形勢下的醫學服務,結合如今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所以,在這里提出些許建議:①結合互聯網線上線下的時效性、快速性、便捷性,可將藥品在盡可能大的范圍內以及盡可能快速的消費和推廣,從而提高藥物的銷售效率及銷量還有曝光度。②藥廠和線上或線下銷售廠家直接聯系,做到直接銷售。減少中間環節。③通過互聯網可做到藥品的快速分類,購買者一目了然,并且可以對比價格、功效、副作用等,對藥品了解得更加詳細。
對于醫藥服務人員、醫藥學院學生及老師、醫藥公司、醫藥科研機構,醫藥加成的取消難免對其造成嚴重影響,但是從老百姓利益及國家醫藥的發展角度來看,這是解決“看病難、看病貴”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以藥養醫的常規狀態將成為歷史。這是中國醫藥改革至關重要的第一步,使醫院的重點放在治療服務上,而非單純的用藥差價來作為主要收益來源[4]。從而將更多的藥品推向市場,由市場定位其價值,有利于良性發展,而非醫院的壟斷經營,有利于同類藥品的良性競爭,進一步促進醫藥行業的創新進步。促進用藥研究、用藥指導、藥物管理等藥物的多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