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人民醫院(450000)張泉
藥物臨床試驗指的是為了研究相關新藥的藥理學特征以及具體的治療效果而對患者或者招募的志愿者所進行的試驗性研究[1][2]。為了研究針對臨床藥物試驗的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及其具體的效果,特對我院呼吸內科實施的4項臨床藥物試驗(62例患者參與)進行回顧性分析與研究,現將具體的護理措施報道如下。
抽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7年10月時間段進行藥物臨床試驗的62例患者進行本次回顧性分析與研究。所有患者中,男性有34例,女性有28例,患者的年齡在21~43歲之間,年齡平均為(37.32±3.27)歲。本次選取的臨床試驗,有3項試驗為藥物的II期試驗,全都是將平行藥物作為對照組的多中心試驗,有1項試驗為新藥上市后的IV期多中心的試驗;試驗進行的藥物種類有:2項為抗生素類,1項為喹諾酮類藥物,另有1項為祛痰性的藥物。
2.1 藥物試驗之前的護理干預 ①對進行護理操作的人員進行專門培訓。讓護理人員了解藥物試驗的實施原則、觀察標準以及研究內容。向護理人分配試驗過程中的具體職責與工作內容,保證試驗的有序高效進行。②對受試者進行宣講與培訓。向患者宣講試驗的具體操作措施以及重要的注意事項,讓患者了解試驗的流程以及患者進行的治療方案,讓其對試驗的不良反應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2.2 試驗過程中的護理操作 ①嚴格依照試驗制定的計劃執行操作。所有進行藥物試驗的人員都要嚴格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治療措施以及用藥方案進行相應的干預操作。需要口服使用的患者,護理人員要按時、及時地督促患者依從治療方案用藥,確保患者服用了藥物并且按照試驗制定的治療方案使用藥物。②觀察并記錄患者臨床癥狀的變化情況。進行抗生素藥物試驗的患者,需要觀察身體溫度、以往咳嗽的性質以及次數的變化情況;進行祛痰藥物試驗的患者需要觀察并記錄患者咳出痰的量、患者咳痰是否困難以及痰液性質的變化情況。③嚴密觀察并記錄使用相關藥物以后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護理人員在試驗進行過程中,需要嚴密觀察患者使用藥物以后的不良反應情況,并做好記錄。能力范圍之內的不良反應要及時處理,當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時要及時向主管醫師報告。
2.3 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干預 ①護理人員需要向患者介紹藥物治療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項,讓患者減少因為對試驗未知而產生的恐懼情緒。②向患者介紹試驗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以及具體處理方法。③讓患者知曉所有進行試驗的藥物都經過科學的毒理學研究,證明不會對患者產生較大的影響,進一步消除患者的顧慮,增加患者對試驗的信任。
3.1 不良反應情況 所有進行藥物試驗62例患者中,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有5(8.06%)例患者惡心嘔吐,2(3.23%)例患者出現過敏,1(1.61%)例患者食欲下降,總不良反應發生共8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90%,證明本次藥物試驗研究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安全性比較高。
3.2 藥物試驗的結果 62例進行藥物試驗的患者全部順利完成了臨床試驗,沒有中途退出者,所有患者均取得了預期的實驗效。
當患者進行藥物試驗時,患者不僅受到疾病相關癥狀的困擾,遭受著痛苦,同時還有對藥物治療的不信任以及懷疑等復雜心理,因此,非常容易發生不良的情緒反應。而不良的情緒反應極易影響藥物治療的效果甚至導致一些并發癥的發生,不利于藥物試驗的正常進行,也會影響相關試驗結果。所以,在藥物試驗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依據試驗患者的不同特征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在藥物試驗之前,對護理人員以及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以及訓練,有利于保證試驗的順利高效進行;同時嚴格依照試驗設計進行操作,保證了試驗結果的嚴謹可靠;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的干預操作,有利于試驗藥物發揮作用,同時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
綜上所述,對呼吸內科進行藥物試驗的患者需要進行一系列特殊的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有利于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促進試驗的有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