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毅新 ,蔣 蘋 ,李軍政 ,周菊林
(1.湖南農業大學,湖南 長沙 410128;2.南方糧油作物協同創新中心,湖南 長沙 410128)
理實一體化教學即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突破以往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教學環節相對集中。它強調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設定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讓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全程構建素質和技能培養框架,豐富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提高教學質量。在整個教學環節中,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直觀和抽象交錯出現,沒有固定的先實后理或先理后實,而理中有實,實中有理。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教學方法。
目前,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各類高職類院校已經大力發展起來,但是在本科教學階段內,理實一體化教學基本沒有采用。然而針對于培養學生而言,本科教育,,其辦學層次定位為本科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本科教育作為大眾化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應該是低重心的培養思路,定位在教學型或職業技術型辦學層次上,著力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本科教育的生源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因而,需要構建多樣化人才培養體系,以利于具備不同潛力、不同志向和不同能力學生的個性發展。從社會對人才素質的需求來看,當前,“復合型”人才、“應用型”人才和“高級技能型”人才很受歡迎。本科教育應針對自身辦學條件與生源狀況,以及就業需求情況,準確定位本院學生主體的培養類型和目標定位;同時作為注重專業技能培養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較好的符合當前形勢的本科教育辦學定位模式與就業需求。
針對于國內目前大多數本科教育的發展現狀,作為培養應用型為主體的教育教學模式,“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當前形勢下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同時這也是本科教育教育適應新形勢下的一種教學模式的探索。
本科教育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在高等教育改革實踐中的創造性應用,是中國高等教育大膽改革探索的必然產物。本科教育要想在未來高等教育的激烈競爭中獲得長足發揮在那,必須在整個高等教育大環境中找準自己的位置,充分發揮辦學自主、機制靈活的優勢,堅持以就業和社會需求為導向,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是指導本科教育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指導思想。
理論指導實踐,實踐驗證理論,從辯證法的角度分析,“理實一體化”是科學的。教學實踐中,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先理論后實習、集中實習、變理論邊實習等都是歷史結合的方式。理實一體化教學與傳統教育相比,具有以下明顯優勢。
本科教育的教育首先是高等教育,然后具有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特點。本科教育培養的應用型人才不會像其他學術性人才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但是又不能僅僅把本科教育的學生培養成熟練的工人。而只有集理論、實踐于一體,才能對理論和時間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否則的話往往會盲目理論指導、盲目實踐創新。“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把理論和時間有機結合起來,這無疑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本科教育的學生不但要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還要有相對熟練的動手能力,更應該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創新能力從何而來,理論指導是基礎,單憑“小聰明”是不行的,只有理論結合才能達到培養復合型人才的教學目標。傳統的教育都是“灌輸式”,學生總是被動地接受,沒有創新的分為。“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學生可以用實踐去驗證理論。在完成實踐任務過程中,由于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同,采用方法不同,實驗的結果可能會各式各樣。這樣一來,學生匯總各種方案,一定會找出最科學的方法。有些時候,還會在傳統方法的基礎上加以改進,有的甚至能找出原來不科學的地方,這對于理論發展、實踐技術進步都是有益的。
興趣是最大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興趣,效果會事半功倍。理論學習是比較枯燥的,很多學生不愿意上理論課程。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肯定不行。所以必須采用一切手段,調動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挖掘學生的潛能。大量的理論只會導致學生昏昏欲睡,而只實踐只會讓學生當做游戲盲目的摸索。最好的方法是理論與實踐結合,學習理論后段時間內就能見到實驗設備,邊理論邊實踐是最好的方式。
學生在學校學習過程中,很多以后在工作中要用到的設備或技能在學校都有過一定接觸和學習。在學生畢業走向工作崗位后,學生自身具備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能使學生盡快的適應工作崗位,適應工作環境。
針對于“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本科教育教學中的探索與應用,努力找出適合于本科教育自身的一條“理實一體化”教育路線,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進行探索和思考。找出一條針對本科教育學生生源特色、辦學特色、教育特色現狀,同時對口就業現狀等情況下,運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理論基礎、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新型教育教學培養模式。
在課堂上,將項目展開后,通過演示操作及相關內容的學習后,進行總結并引出一些概念,原理進行解釋,分析和論證,根據教材,既突出重點,又系統地傳授知識,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構建的系統知識,講授要求有系統性,重點突出,條理清楚。講課的過程是說理的過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做到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即符合知識本身的系統,又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這樣學生就能一步步掌握專業知識。
演示法是教師在理實一體化教學中,通過教師進行示范性實驗,及示范性操作等手段使學生觀察獲得感性知識的一種好方法。它可以使學生獲得具體、清晰、生動、形象的感性知識,加深對學習書本知識,抽象理論和實際事物及現象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概念,掌握正確的操作技能。課前教師要做好演示的準備工作,根據課題選擇好設備、工具、量具。
練習法是指學生上完理論課后,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操作練習,從而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把理論知識通過操作練習進行驗證,系統地了解所學的知識,練習時一定要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強調操作安全,提高練習的效果,教師認真巡回指導,加強監督,發現錯誤動作立即糾正,保證練習的準確性。對每名學生的操作次數、質量作好一定的記錄。以提高學生練習的自覺性,促進練習效果。對不操作的學生要求在旁邊認真觀摩,指出操作中的錯誤,教師及時提問,并作為平時的考核分。
該教學模式旨在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交互進行,融為一體。一方面,提高理論教師的實踐能力,實訓教師的理論水平,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另一方面,教師將理論知識融于實踐教學中,讓學生在學中干、干中學,在學練中理解理論知識、掌握技能,打破教師和學生的界限,教師就在學生中間,就在學生身邊,這種方式可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熱忱,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邊學邊練邊積極總結,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理實一體化教學是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至關地體驗,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重點強調在實踐中進行相關理論知識的講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不但培養學生動腦,更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使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通過對“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本科教育中的探索,特別是針對工科類專業教育的探索,必將產生適合新時代下本科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