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玲
(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遼寧 沈陽 110122)
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是指依據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要求,按照一定的評價指標體系對所培養的人才進行綜合的考核和全面的評定。從職業教育的角度來講,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可以分為內部評價和外部評價。內部評價顧名思義就是院校自身設置相應的評價體系,根據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和標準,對培養的學生從認知、能力、素質三個維度進行評價,看培養的學生是否達到了學校教育預期的目的;外部評價主要是職業院校之間或用人單位或其他受委托部門,對畢業生的質量進行評價,看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是否符合社會的實際需求。
內部評價屬于自檢自查,自我修正,便于職業院校適時發現人才培養的問題,及時修正人才培養方案及人才培養標準。外部評價能夠及時反映出用人單位對學校培養人才質量的滿意程度,在滿足人才培養的目標和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之間找到平衡點,達到企業、學校、學生的“共贏”。
目前國內各職業院校都有對人才質量進行評價,但院校之間少于溝通,各自按照自己的標準進行評價,沒有統一,不能完全達到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目的,無法對學校的辦學質量、人才培養質量進行獨立、客觀和公正的評價。因此,依托職教集團,建立和應用人才培養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集團內部院校及行業企業共同對人才培養質量進行,進而達到三方共贏。本文以遼寧省汽車服務職業教育集團為例,對職教集團人才培養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的構建進行說明。
構建“以學生為主體,專業為主線,能力為基礎,質量標準化”人才培養質量標準系統。評價人才培養質量的最終目標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建立人才培養質量標準體系應包括:教學及管理環節標準、考核評價標準、教學保障標準等,形成完善的人才培養質量管理標準體系,促進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標準與行業企業人才需求標準共通,將學生專業知識扎實度、專業技能熟練度作為評價的核心標準,構建符合“知識+技能+實踐”人才培養規律、重點突出職業能力評價的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標準。
構建“全過程實施,評價多元化”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系統。多方吸收社會力量參與整個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著眼于整個教學系統,從學生入學教育到畢業整個教學過程中各個培養環節,全方位、全過程人才培養質量進行評價,避免評價的單一性和片面性,從而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客觀性和全面性。
構建“依托職教集團數據平臺,預警糾偏自控”的人才培養質量調控系統。成立教學質量監督管理部門,校系專業“三級”管理,同時,充分利用“互聯網+”建立基于大數據的教學質量監控評價系統,利用信息化助推職業教育發展和提升教學質量。
我校聯合集團內各職業院校和企業,成立了汽車專業的教學研究會。教學研究會的宗旨是加強校際合作、校企合作,共同提高汽車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教學研究會定期召開內部會議,對人才培養質量、校企合作、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專業標準等進行溝通交流。
依托職教集團數據平臺,通過信息交流平臺,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及時更新人才培養質量監控信息,實現信息的動態即時采集、交換、傳輸、匯總分析等,實現數據共享,為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提供支撐。
職教集團內部各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監控與評價工作任重道遠,集團化辦學效果的發揮需要機制體制的進一步提升,同時,也需要在校際合作、校企合作上給予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