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清方
(邵陽學院 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湖南 邵陽 422004)
地方院校應以培養知識、能力、技術和素質全面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稒C械制圖》作為機械類專業的核心基礎課,其教學改革對培養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應用型人才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邵陽學院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制圖教研室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契機,針對我校機械制圖課程面臨的實際問題,探索適合我校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
現在很多地方院校為了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在培養方案中加大了實踐環節的教學課時,導致很多基礎課和專業課的理論課時適當減少,機械制圖課時也有所壓縮,制圖老師們為了按教學大綱完成教學計劃,講授速度加快,按課件向學生灌輸知識,省略了學生的消化時間,忽略了學生的課堂練習,大大壓縮了工程實例的講解,導致學生上課時似乎很明白,一旦自己動手就錯誤不少,理論學習與工程應用聯系不大,學生無法學以致用,于學校的培養目標相違背。
現在教學中,很多老師過于依賴多媒體教學,完全放棄了傳統的黑板作圖,師生間缺少互動,時間久了學生產生了視覺疲勞,開始玩手機或睡覺。機械制圖是一門連貫性較強的課程,一旦有些知識點沒掌握,后續內容學起來會很吃力,缺乏自律的學生就會失去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習效率大大降低。
傳統的考核方式主要依靠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兩大部分組成。而平時成績又主要以作業成績為主,但現在的學生自我約束能力較差,作業成績無法準確反映平時水平,常出現平時成績與期末卷面成績相差很遠的情況,這種情況導致學生不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老師不清楚教學效果,考核評價機制無法公平公正地反映學生實情。
隨著高校的擴招,地方院校學生規模不斷擴大,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每個班學生人數基本在60人以上,而機械制圖對大一新生來說是一門全新的語言,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立體感,可由于班級人數多,學生個體差異大,一部分學生無法跟上老師的進度,沒有掌握所講授的知識點,老師也沒有及時跟進輔導,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甚至徹底放棄該課程,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埋下了隱患。
進行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首先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機械制圖課程應當與工程實際相結合,根據科技的最新發展,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篩選、補充、更新和重組,增加歷屆學生在全省或全國創新設計中參賽的作品實例講解,使本課程既體現圖學學科領域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識,又反映專業最新研究進展和動態,打破傳統的課程內容和界限,與相關課程協調和融合,使機械制圖基礎課程的內容體系適應機械基礎系列課程體系的改革和發展,同時把計算機繪圖融入到教學內容中,并融入創新設計理念。
將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的結合起來;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方法,以典型零部件為切入點,以圖形表達為核心,創建虛擬模型、實物模型、工程圖樣“三位一體”的案例教學模式;以課程教學內容為載體,加強徒手繪圖能力和計算機繪圖能力的培養,側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注重以科研促進教學,及時把老師和學生的科研成果和新技術引入課程教學中,將學科優勢充分體現為育人優勢;不斷研究和探索課程輔導和批改作業的新模式,形成集體備課、統一施教、協作輔導、互動批改的教學新模式。
傳統的考核方式是考勤、作業加期末考試決定學生成績,而混合式教學模式是采用階段筆試為主,其他多種方法并存的評分方式來綜合考核學生,評價學生。每次階段考試后老師要對結果進行分析,對學得好的學生及時進行表揚,組織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進行討論,分析原因,同時對這類學生投入更多的關注和幫助,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同時鼓勵一部分立體感強,善于思考,喜歡創新的同學在每次階段考試前可以自己出題,自己完成答案,經老師認可后可免于階段考試。給一部分實際應用能力強但筆試成績不佳的學生予以充分、客觀評價。一個工程技術人員除了應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外,對常用工具的熟練操作也是必備條件之一,因此,在本課程的考核中將計算機繪圖納入了考核范圍,強調學生的綜合素質,強調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培養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有機結合的能力。
對于少數在課堂上仍未完全聽明白的學生,需要及時通過微信或QQ的方式與之溝通并進行答疑與輔導,及時解決他們的疑問,對于個別基礎差,立體感弱的學生,則需要通過線下單獨輔導,不能讓學生在本課程學習中出現問題積累成堆的現象,那樣不僅解決起來困難,而且很容易使學生喪失學好本課程的興趣,從而對本課程產生恐懼感。
實踐證明,機械制圖教研組采用將講授、練習、輔導、考核融為一體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的不及格率大大降低,教學效果得到了師生及學校的認可,這只是教改的開端,今后將持續關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目標,企業需求,讓機械制圖課程更好地為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打下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