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齊振,汪建剛,沈建剛
(新疆農業大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2)
隨著教育國際化的不斷發展,中外合作辦學越來越受到高校的重視,辦學層次、辦學水平、辦學質量不斷提高。新疆農業大學是新疆地區唯一一所開辦本科層次中外合作辦學的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開展至今已有十余年的時間,起步階段培養以專科學生為主且未納入全國統招計劃,2013年本科國際教育班正式納入全國統招計劃之中,生源質量和規模有了質的改善,考生和家長對中外合作辦學的認可度逐年提高,成為新疆地區合作辦學重點發展方向和趨勢。
第一,招生納入全國計劃內統招。計劃內統招即考生參加全國統一高考,與其他普通專業錄取方法一樣,根據填報志愿,按分數高低擇優錄取,招生規模由高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且占用國家分配給高校的名額指標,與普通專業在錄取流程方面沒有顯著差異。
第二,生源質量、招生規模、報到率逐年上升。2013年本科招生納入國家統招計劃后,生源質量有了大幅度提高。錄取考生高考分數達到報考院校錄取批次的省控線且與英國合辦的項目要求高考英語成績需達到90分及以上,經過一年的語言強化訓練,基本上完全適應全英文授課;招生人數從每年40余人擴大到2017年的180余人,區外生源比例逐年增加;平均報到率達到90%以上。
第三,結合區域優勢,優化特色專業。新疆地處亞洲中部,緊鄰中亞五國,發展以俄語基礎的專業教育有得天獨厚的區域優勢。經教育部批準中俄合作辦學項目(新疆農業大學和俄羅斯國立太平洋大學)交通運輸(物流工程方向)專業開始招生。結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以雙方優勢專業為基石,培養具有較好雙語能力的高素質、國際化的物流應用型人才,就業前景較好。
第一,宣傳力度不夠,學生對中外合作辦學了解不多。在近幾年招生咨詢過程中發現,新疆地區的考生對“什么是中外合作辦學?”、“是否是全國統招的本科二批次?”、“在哪里上學?”、“能否獲得國內的本科學歷和學位?”等問題咨詢較多,突顯出表現出中外合作辦學宣傳力度不夠,學生對其了解不多、獲得有效信息途徑較少等問題。
第二,招生計劃科學編制不夠合理。招生計劃的編制多是根據多年招生工作經驗,在招生名額既定的條件下,對招生專業進行名額協調分配,最終得出得出招生計劃。由于中外合作辦學在新疆地區招生的時間較短,各類數據分析還不夠完善,合作辦學的每個專業為什么給這么多招生名額還給不出科學、合理的依據,不利于高校招生資源的優化配置、教學工作組織和人才培養,也不利于學生的自身發展。
第三,生源質量有待繼續提高。中外合作辦學已納入計劃內招生,生源質量有了較大的提升。生源高考分數雖然高于二本省控線,但略低于校內普通二本專業錄取分數,與兄弟學院相比,生源質量普遍略低,教學成本尤其是預科階段語言教學成本投入較大,不利于合作辦學項目的長效、科學發展。
第四,以專業大類招生,專業劃分不夠明細,造成部分生源流失,調劑率較高。中外合作辦學以專業大類進行招生,例如經濟貿易類、工商管理類、交通運輸類等,考生不了解具體專業且和一般二本專業相比專業不明晰、收費較高,導致部分考生不想報、不敢報考,導致生源流失、調劑率高、生源質量略低,給后期的教學、管理工作造成了諸多問題。
針對新疆中外合作辦學本科教育招生進行認真梳理,找出存在的主要問題,對存在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提出建議與對策,促使中外合作辦學招生工作更加合理、有效,保障中外合作辦學質量和教學成果,為國家培養合格的復合型人才。
首先,加大宣傳力度,使盡可能多的考生了解中外合作辦學的優勢。通過學校各級網站、微信平臺推送國家和自治區關于中外合作辦學的介紹,諸如“什么中外合作辦學”、“中外合作辦學的優勢是什么”、“新疆有幾所院校開辦中外合作辦學”、“有什么專業”、“能否獲取國內外的畢業證、學位證”、“就業前景”等諸多家長和考生關心的現實問題;在每年的招生宣傳季,招生部門除了發放傳統、常規的招生宣傳頁外,可以選派熟知中外辦學的人員跟隨招生負責人赴各地進行專題招生宣傳,現場解答家長和考生提出的相關問題,使他們在大量信息中了解更多對考生報考、填寫志愿有幫助的精準信息,達到宣傳的效果和目的。
其次,編制招生計劃應更加科學、合理。科學有效的編制招生計劃,需要對長期的招生數據進行匯總、分析,用數據說話。每年的招生名額、專業分配和招生計劃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隨著中外合作辦學規模和影響的不斷加大,認真梳理、分析每年中外合作辦學各專業的招生計劃、實際招生人數、報道率等指標,制定合理的招生計劃。因此,這要求教學單位和招生主管部門在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招生計劃上報和招生中必須嚴格遵守教育部、自治區教育廳所審批的招生人數,在不超規模、超計劃的同時,不減少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招生名額,使之穩中有進,扶持其發展、壯大,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補充。
最后,招生過程中明確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名稱,減少按大類招生的專業,使考生心中有數,降低調劑率。明確專業可以使考生了解所報專業,報考想學專業,有著大類招生無可比擬的優勢。例如大類招生中,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管理等專業都屬于工商管理類,考生入學后發現具體專業不是想學的專業,出現厭學、轉專業等問題,甚至出現退學,這不僅是學校的損失,更是對考生的傷害、不負責。因此,建議中外合作辦學專業能和其他專業一樣,招生中嚴格按照教育部、自治區教育廳審批的具體專業進行招生,降低考生的疑慮。在明確專業招生的同時,借鑒兄弟省份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招生經驗由學校、招生部門統籌協調,建議自治區教育考試院對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單獨批次招生,降低調劑率,提高報道率。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作為一種新的辦學模式,納入計劃內招生時間不長,招生方式還在不斷摸索之中,其在招生過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分析、總結并解決、完善,找出一條適合新疆地區中外合作辦學的招生、培養方案,促進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