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布次仁
(西藏自治區獸醫生物藥品制造廠,西藏 拉薩 850000)
小反芻獸疫(PPR)又稱羊瘟或偽牛瘟,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規定必須上報的疫病,也是我國《動物防疫法》規定的一類動物疫病。
該病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屬的小反芻獸疫病毒(PPRV)引起,病畜發病特征是發病急劇、高熱稽留、眼鼻分泌物增加、口腔糜爛、腹瀉和有肺炎。自然發病主要見于綿羊、山羊、羚羊、印度水牛、單峰駱駝、中國巖羊、美國白尾鹿等,以山羊發病較嚴重,牛、豬等可以感染,但通常為亞臨床經過。
養羊場(戶)、活羊交易市場和屠宰場應加強日常防疫管理,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定期做好清洗、消毒工作。
養羊場(戶)應做好羊群的免疫工作,新生羔羊和新補欄的羊要及時補免,并做好免疫記錄。做好免疫效果監測評價,加強疫苗生產、經營和使用環節的監管,確保疫苗質量和免疫效果。
依據國家動物疫病監測與流行病學調查計劃做好小反芻獸疫的監測與流行病學調查工作。
免疫動物群體以病原學監測為主,非免疫動物群體以血清學監測為主。對病原學陽性動物及同群動物進行撲殺和無害化處理,并做好追溯排查等防控工作。對血清學陽性的非免疫動物進行撲殺和無害化處理,對同群動物進行全面排查,并隔離觀察至少21 d,隔離期內每周開展檢測。
加大活羊調運監管力度,嚴禁由高風險區向低風險區調運活羊。羊產地檢疫合格后,可從非免疫地區調運至免疫地區,嚴禁從免疫地區調運至非免疫地區。用于屠宰的羊,經產地檢疫合格后,直接運達屠宰場屠宰,嚴禁中途卸載或繼續飼養。
各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應結合當地小反芻獸疫風險評估狀況開展產地檢疫。未通過無疫評估驗收的地區,免疫場群要求免疫抗體合格,非免疫場群要求抗體陰性。鼓勵活羊就近屠宰、冷鏈運輸、冷鮮上市。
嚴格按照小反芻獸疫防控應急預案和防治技術規范要求建立健全應急機制,做好各項應急準備。
一旦發生疫情,應迅速響應,及時撲滅疫情,必要時采取緊急免疫等處置措施,并會同有關部門做好當地野生小反芻動物疫源疫病的監測和處置工作。
加強邊境地區防控,建立邊境免疫隔離帶,落實邊境巡查、消毒等防控措施。在毗鄰疫情國家的陸地邊境縣或沿邊境線30 km范圍內對存欄羊只進行免疫,構建邊境免疫隔離帶。做好入境易感動物及其產品的監督檢查工作,嚴禁有疫國家和地區的易感動物及其產品入境。強化聯防聯控,防范疫情跨境傳播。
加強基層動物防疫人員的培訓,提升小反芻獸疫的診斷和防控能力。加大宣傳力度,通過網絡、電視、電臺、報刊等媒體廣泛宣傳小反芻獸疫的防控知識,增強相關從業人員的防疫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