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根據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精神,按照農業部2018年獸醫工作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相關工作部署,重點圍繞“一主線、一目標、兩保障、四體系、五重點”全面系統做好2018年四川省獸醫衛生工作。全省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加強行風、政風建設、強化獸醫工作宣傳為保障,進一步加強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動物衛生監督執法體系、獸藥監督管理體系和獸醫行政體系等四大體系建設,重點做好獸醫隊伍培育、動物疫病防控、動物衛生監督、獸藥安全監管、生豬屠宰監管等5項主要工作,堅持質量興農、綠色發展、科學發展、提質增效,推進改革創新、科技創新、工作創新,促進管理制度化、秩序規范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品牌化,達到“防風險、保安全、促發展”這一獸醫工作總目標。
(一)深入推進動物疫病凈化。強力實施動物疫病凈化工作,推動動物疫病防控從有效控制到逐步凈化消滅轉變。強化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鼓勵引導具備條件的地區建設無疫區,指導符合條件的企業建設無疫小區。全面啟動養殖場動物疫病凈化工作,推動規模養殖場率先凈化,鼓勵引導具備條件的地區開展區域凈化、擴大凈化病種。
(二)全面抓好H7N9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落實國家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監測與流行病學調查計劃。突出重點,分類指導,科學防控,綜合防治,確保H5+H7雙價苗全面免疫到位,推進小反芻獸疫消滅計劃的實施,加強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豬瘟和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控。統籌做好其他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特別是塞內卡病毒病等新傳入疫病的防控。組織實施全省春秋兩季集中防疫和交叉檢查工作,做好免疫抗體監測,加強日常補免,確保群體免疫密度常年維持在95%以上、免疫抗體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
(三)抓好人畜共患病防控。以“抓好布病凈化”、“全面推廣動物包蟲病防治石渠模式”為重點,突出抓好布病凈化措施的落實,整縣連片推進布病凈化,減少陽性畜群數量。深入推廣包蟲病防治“238石渠模式”,全面加強35個縣的動物包蟲病綜合防控工作,落實好犬只驅蟲、羊免疫、病變臟器無害化處理等措施。統籌做好血吸蟲病、炭疽、狂犬病等其他動物疫病綜合防控,加大奶牛結核病檢測撲殺力度,確保人畜共患病穩定控制。
(四)抓好動物疫情監測預警。切實做好動物疫病監測、流行病學調查和預警預報,強化監測預警,完善風險分析與評估機制,重點關注畜禽異常發病死亡等情況,準確掌握疫情動態。認真做好全省動物疫情分析會商工作,為制定動物疫病防控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做好外疫傳入風險控制,加強牛海綿狀腦病(瘋牛病)、非洲豬瘟等外來動物疫病的風險防范工作。
(五)加強動物疫情應急管控。繼續完善應急管理制度,完善應急機制和預案,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強化省級應急物資儲備庫和區域應急物資儲備庫管理。加強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培訓及演練,強化重大動物疫病應急處置技術規范、豬病流行動態及防控策略、防疫物資管理等方面的內容培訓,提高全省動物防疫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制度和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啟動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或自然災害后的防疫應急工作,快速處置突發動物疫情,堅決防止疫情擴散蔓延。
(六)深入推進“先打后補”等防疫政策落實。加強對試點工作指導,及時總結經驗,完善實施方案和推進措施,擴大“先打后補”實施范圍。加強亞洲Ⅰ型口蹄疫免疫退出后監測,強化應急處置;根據評估結果確定實施生豬A型口蹄疫免疫,適時評估免疫效果。
(七)嚴格做好檢疫工作。積極培育檢疫技術支持體系,認真貫徹落實檢疫申報制度,規范檢疫申報點。嚴把檢疫受理關,嚴格產地檢疫準出制度和屠宰建議憑證準入、準出制度,確保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做到全覆蓋、制度化、規范化、痕跡化,檢疫率達到100%。進一步建立健全“四川智慧動監”信息化系統,提升信息平臺信息承載能力和應用水平。推廣“成都智慧動監”先進經驗,加快屠宰廠、無害化處理廠、省際間指定通道信息監測平臺建設。
(八)開展動物衛生監督執法規范年活動。進一步厘清動物衛生監督法定職責,落實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加強養殖動物防疫條件監督檢查和動物診療機構及從業執業獸醫的診療活動監管,強化動物衛生監督案件查辦,消除“零辦案”縣。開展執法案卷評查,規范執法程序和行為,健全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落實信息公開制度。開展檢疫技術大比武活動等舉措,提高產地和屠宰檢疫操作技能和理論知識水平,層層鍛煉選拔競技選手,爭取在部省的競賽活動獲得優異成績。加強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培訓考核,開展動物衛生監督執法骨干輪訓和動物衛生監督執法人員網上考試。
(九)完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機制。按照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結合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落實省政府加強“地溝油”治理工作要求,加強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體系建設,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提升集中處理比例。總結推廣“成都科農”“內江環態”等模式,強化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監管和保險聯動。規范養殖環節無害化處理補助資金的包干撥付和使用,協調落實屠宰環節無害化處理補助資金。
(十)強化活畜禽跨省移動監管。加強動物標識及動物產品追溯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跨省調運動物檢疫合格證明電子出證工作,促進全國動物檢疫信息的實時共享。明確活畜禽移動監管措施要求,探索建立以動物疫病監測和動物衛生風險評估為依托的產地檢疫機制,形成調出地"準出"與調入地“準入”的有效聯動。繼續強化跨省調運種用、乳用動物檢疫審批,促進活畜禽有序規范流通。
(十一)推動屠宰行業轉型升級。結合我省環保督查整改,深入推進生豬屠宰資格審核清理,堅決關閉環保不達標和其他不符合法定條件的屠宰企業,引導屠宰企業重組兼并、關停并轉。扎實開展生豬屠宰標準化創建活動,推進屠宰企業設施標準化、環境整潔化、生產規范化、處理無害化和監管常態化,促進行業轉型升級。落實屠宰監督檢查規范,強化生豬屠宰企業監管。組織開展生豬屠宰專項整治行動,完善屠宰環節“瘦肉精”監管和風險監測工作機制,嚴厲打擊屠宰違法違規行為,保障屠宰環節肉品質量安全,規范行業秩序。加強畜禽屠宰統計監測,科學準確報送屠宰監測信息,及時預警預判屠宰行業發展趨勢。
(十二)推動獸藥產業提質增效。貫徹落實國務院“放管服”改革精神和《農業部關于促進獸藥產業健康發展指導意見》,嚴格獸藥生產、經營準入審查,對不達標企業絕不發證,把好行業準入關。嚴格落實獸藥產品批準文號現場核查、抽樣制度,杜絕核查工作的形式化。認真開展獸藥生產環節追溯工作專項監督檢查,深入推進獸藥“二維碼”追溯體系建設,加大獸藥經營環節追溯工作力度,力爭實現我省獸藥經營企業入網全覆蓋、50%以上獸藥經營企業實施追溯。加大獸藥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激發企業增長活力。實施獸藥檢測能力提升工程項目,積極爭取生物制品區域分中心建設項目。
(十三)加強獸藥產品質量監督。制定實施全省獸藥質量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計劃,全面完成質量監督抽檢、獸藥文號報批檢驗、獸藥執法委托檢等檢驗任務。監督抽檢重點針對乙酰甲喹注射液等20種獸藥以及生產經營問題較多、誠信較差企業的產品,風險監測重點針對抗寄生蟲類藥物和中藥散劑。強化監督檢查、專項整治和飛行檢查,深入實施“檢打聯動”。嚴格執行獸藥違法行為從重處罰公告,定期通報假劣獸藥案件查處情況,嚴厲打擊違法添加、制假售假、無證生產經營、違規使用等行為。
(十四)深入開展獸用抗菌藥綜合治理。以獸用抗菌藥生產經營企業、畜禽規模養殖場(小區)、畜禽養殖大縣和問題多發領域為重點,持續開展獸用抗菌藥專項整治行動。深入實施遏制動物源細菌耐藥行動計劃,強化動物細菌耐藥性監測,完善動物源細菌耐藥性監測及風險評估工作機制,按照農業部要求,淘汰存在安全隱患的獸藥品種。組織實施好動物及動物產品獸藥殘留監控計劃,做好獸藥殘留監控陽性樣品的追溯及處置工作。加大養殖安全用藥宣傳,引導養殖戶規范獸藥使用行為,建立健全用藥記錄,嚴格執行休藥期制度,提升安全用藥水平。
(十五)強化獸醫衛生法治建設。繼續認真貫徹落實《動物防疫法》《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和《獸藥管理條例》等獸醫法律法規及配套規章制度,扎實推進獸醫領域依法行政。根據農業部要求,及時對執業獸醫、官方獸醫、動物診療活動、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動物防疫條件審查、動物檢疫管理、生豬屠宰證章標志、屠宰風險分級和質量安全管理、獸藥注冊、獸藥生產質量管理和生產許可監管等方面的制度和規范性文件進行修訂,并組織各地做好學習貫徹工作,確保依法行政。
(十六)推進新型獸醫制度建設。強化獸醫人才和隊伍建設,積極探索擴大、充實官方獸醫與執業獸醫隊伍的途徑和方式,繼續健全官方獸醫培訓制度,配合建設官方獸醫培訓平臺,認真做好2018年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工作,及時做好官方獸醫、執業獸醫和鄉村獸醫的登記、注冊和清理變更,配合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示范創建行動,強化畜禽規模養殖場落實執業獸醫和處方制度。加快推進獸醫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貫徹落實《農業部關于推進獸醫社會化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抓緊制定推進本地區獸醫社會化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重點培育發展提供畜禽免疫診療等服務的獸醫社會化服務組織,挖掘典型做法,強化示范引領。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和“企業購買服務”力度,鼓勵各類合法市場主體組建動物防疫服務隊、合作社等多種形式的服務機構,規范整合村級防疫員資源,向養殖場戶提供高質量的免疫、診療、用藥等專業化獸醫衛生服務。
(十七)加強獸醫機構核心能力建設。根據農業部《各級各類機構核心能力評價指標》,協調爭取資源,推進獸醫機構核心能力建設。一是省市縣三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圍繞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技術支持與應用、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置等核心任務,強化病原學、血清學檢測能力和疫情監測、分析預警能力建設,提高應急響應和應急物資儲備、運送能力;指導鄉鎮獸醫站做好強制免疫、宣傳推廣、采樣及流行病學調查等具體工作。二是省市縣三級動物衛生監督所,圍繞動物衛生監督、動物檢疫等核心任務,優化監督手段,以“智慧動監”監管平臺建設為抓手,提高信息化監管能力和規范執法辦案能力,強化業務工作的制度0化、規范化、痕跡化管理。三是獸藥檢驗機構,要圍繞獸藥產品質量檢驗、畜禽產品獸藥殘留檢測、獸藥中非法添加物檢測等核心任務,強化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四是加強獸醫實驗室體系建設,完善獸醫實驗室動態管理制度,提高檢測能力。開展實驗能力比對,全面提升全省獸醫實驗室檢測檢驗水平。推動建立各級各類獸醫實驗室合作共享和開放交流機制。開展獸醫實驗室生物安全專項檢查。規范獸醫實驗室生物安全審批,做好事中事后監管工作。
(十八)加強作風和行風建設。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堅持行風建設不放松,進一步完善延伸績效管理考核指標體系,強化延伸績效管理指標體系的導向作用。強化獸醫隊伍管理,加強我省獸醫系統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跡宣傳學習,加大培訓力度,著力塑造一支政治過硬、作風優良、勇于擔當的獸醫隊伍。加強制度建設,重點整治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嚴格規范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出證行為。強化權力監督,確保財政資金規范使用,加強對動物防疫等補助經費的監督管理,嚴禁截留、擠占、挪用等違法違紀行為。規范行政審批、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為,確保公正公開、透明高效地行使公共權力。
(十九)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創新思路、拓寬渠道,統籌兼顧好主動宣傳與應急宣傳,對內宣傳與對外宣傳,動員各方力量全方位開展獸醫衛生信息宣傳工作。加強網絡輿情監測,強化風險溝通和輿論宣傳引導。利用“傳遞愛心,守護健康,全國獸醫在行動”主題公益活動暨全國獸醫挑戰“世界最長信封鏈條”活動以及“科學使用獸用抗菌藥百千萬接力”公益行動等載體,把握重要時間節點,做好獸醫宣傳,向公眾科學解釋其關心的各類風險和防范措施,營造全社會關注獸醫、理解獸醫、支持獸醫的良好氛圍。(來源:四川省農業廳獸醫獸藥處)
四川省破壞草原資源犯罪案件通報
一、四川省康定市何某某非法占用草原案。何某某于2005年至2015年間在康定市營關村、瓦澤村實施非法占用草原行為。2016年3月,康定市農牧局立案調查。經查,何某某非法占用草原25.11畝,其行為已涉嫌構成犯罪。2016年3月,康定市農牧科技局將該案移送至縣公安局。2016年9月21日,康定市人民法院以非法占用農用地罪判處被告人何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1萬元。
二、四川省理縣鷓鴣山自然公園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非法占用草原案。鷓鴣山自然公園開發有限責任公司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在理縣米亞羅鎮實施非法占用草原行為。2017年8月理縣農業畜牧和水務局立案調查。經查,理縣鷓鴣山自然公園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涉嫌非法占用草原127.458畝,其行為已涉嫌構成犯罪。2017年8月理縣農牧和科技局將該案移送至縣公安局。2017年9月29日,四川省理縣人民法院以非法占用農用地罪判處被告單位鷓鴣山自然公園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罰金50萬元;以非法占用農用地罪判處被告人王某某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三年,并處罰金2萬元。(來源:四川省草原監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