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光福,謝樹政,張慧敏
(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農林局,四川 巴中 636600)
巴中市恩陽是典型的農業生產大區,生態得天獨厚,綠色資源富集,特別適宜發展柑橘產業。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要把恩陽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大力發展綠色柑橘,是推進恩陽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實現同步小康的現實選擇。
巴中市柑橘主產區在恩陽,全區現有雜柑種植面積2600hm2,以日本太田椪柑為主,近年來發展規模較大的是蜜柚,約占600hm2,其它輔以少量的新興雜柑品種,如春見、不知火、愛媛38、沃柑等。雖然柑橘產業在恩陽有較悠久的種植歷史,但近年來,相對于全國柑橘產業發展的形勢而言,恩陽柑橘產業幾乎處于停滯不前,相比其他區縣(蒲江、丹棱、仁壽、東坡),甚至呈現落后的發展勢頭。
恩陽境內生態優良、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氣溫適宜、無霜期長,是柑橘最適宜生長地區。區域內海拔400~700m范圍適宜種植柑橘的土地面積達1.33萬hm2以上。
全區已建成高速公路五條;寶成鐵路已由廣元-巴中-達州;巴中鳳凰機場正在建設之中,計劃2018年10月投入使用;27個鄉(鎮)辦事處都通了瀝青路或水泥路。
隨著民眾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結構改變,對水果的營養保健價值更加認可,農民種植柑橘產量3000kg/667m2,按保底價5元/kg銷售,剔除成本后果農均純收入也能達到6000元/667m2。
上世紀80年代雖經歷了巴中罐頭廠關閉破產和產業急劇萎縮之痛,但隨著農村青壯勞動力大量轉移和產權制度改革深入推進,農民普遍愿意流轉承包土地,發展適度規模種植條件更加成熟。
四川好彩頭食品有限公司與恩陽區人民政府簽訂了合作投資協議,已制定了柑橘產業發展可行性研究報告和長遠目標,總投資1.5億元,占地面積約20萬m2。建成后主要生產糖果、糕點、飲料、礦泉水等產品,可提供就業崗位2000余個,年銷售收入超20億元,全投產后年納稅有望實現1億元。
全區所有種植柑橘的農戶普遍停留在30年前的栽培管理水平上。
農藥、肥料、設施、設備、人力投入等均不足。
全區柑橘品種均以較低售價椪柑為主,高附加值柑橘品種栽培面積極小。
現階段恩陽區精通柑橘種植技術及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嚴重缺乏。
掌握適地適栽的原則,根據海拔、土壤、水源、交通等因子,因地制宜、合理選址。注意不在有危險性病蟲害疫區建園,建園前勘測可供水源和供水量,要保證干旱季節有水灌溉,要求交通比較便利,便于運輸。
坡度10°以上的坡地果園修筑水平梯地(條帶),梯地寬3.5m以上,內低外高;梯地內側開挖背溝和沉沙凼。10度以下緩坡地和平地果園按機械化生產管理建園,園內道路、行距、溝坎等符合機械操作要求。
組建恩陽柑橘專業技術服務隊或購買專業技術服務,以政府資助為輔、企業投資為主,聘請相關科研院所有經驗的專家擔任技術顧問,以當地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為技術依托,組建恩陽柑橘產業發展專業技術服務隊(公司)。服務隊實行公司化運作管理,對農戶或業主的果園施肥、植保、采收等實行目標責任制管理或委托管理,有償服務。
建設高附加值柑橘高效栽培技術體系,以提高單產、改善品質、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質量安全為目標,加強果園基礎設施建設,以輕簡化、省力化和生態化為手段,完善、優化和集成果園栽培管理技術,并組建果樹技術專業服務隊,構建與恩陽生態條件和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現代高效柑橘園管理技術體系,服務恩陽柑橘產業,實現恩陽柑橘的高效優質生產。
委托西南大學、中柑所等柑橘專業單位對恩陽全區基層技術人員,進行產地現場、系統性培訓,從而綜合提高基層技術人員的柑橘專業水平。每年在柑橘物候期關鍵時間節點,對全區基層技術人員進行多次果園實地培訓。以政府購買社會化服務方式,支付技術培訓費用。
選擇新型高附加值雜柑品種,按照高標準果園栽培要求,在品種選擇上,建議選擇早熟豐產柑橘品種。之所以選擇早熟品種,是結合全國柑橘產業結構布局。當下全國一致呼聲,大力發展晚熟雜柑品種,如沃柑、春見等。但全國柚類及砂糖桔等品種滯銷,導致晚熟柑橘大規模滯銷,所以恩陽發展柑橘產業,必須考慮到柑橘生產后端環節——銷售。除此之外,早熟品種也免除了晚熟品種“安全過冬”問題,極大緩解了勞動力短缺的實際問題。也為以后申報“恩陽金秋砂糖桔” 農產品地理標志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也避免了和兄弟區縣同質競爭。
針對恩陽老椪柑園品種老化,銷售價較低、山高坡陡、土壤淺薄、水土流失嚴重、交通不便和果園橘農老齡化問題,重點實施高接換種、矮化樹冠、省力修剪、自然生草栽培、恒壓管道施肥噴藥等技術。
綜合優化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最大限度減少果園有毒有害農藥使用量,以實現恩陽柑橘病蟲害綠色防控,提高產量,改善品質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