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政文
春季是過敏頻發的季節,人們對此多已熟知。但是,一些特殊型的食物過敏卻超出很多人的認知。下面,我們就借助案例,來看看這些令人匪夷所思甚至大跌眼鏡的過敏情況。
王某自述患“感冒”多年,鼻子堵、打噴嚏、咳嗽,嘗試過很多藥物,但效果一直不好。他輾轉到市中心醫院就診,醫生懷疑其患有食物過敏癥。經過敏原檢測,王某被診斷為由花生、豆制品誘發的過敏性鼻炎。停食這些食物僅僅3天,王某身心狀態即有很大變化,“頑疾”很快痊愈。
解析:過敏性鼻炎之所以能讓感冒如此長時間地“背黑鍋”,主要源于以下兩點:
一是人們不太重視食物過敏癥的普遍性,在考慮病因時有意無意地疏忽了,使其成了“漏網之魚”。實際上,盡管國內外的食物過敏發病率隨地區不同有一些差別,但平均都在20%左右,近年來還在上升中。這與全球化進展導致的食物多樣性密切相關,包括國外食品(如泰國產的榴蓮、阿根廷產的牛肉、美國產的堅果等)的大量涌入,國產食品中外來成分(如國產配方奶中可能會有澳大利亞、新西蘭的奶源,越南、泰國產的大米等)的增多,加工食品中添加的輔料與混入的雜物的增多,以及轉基因技術的發展,不同程度地增加了過敏成分,從而加大了國人發生食物過敏的風險。
二是模糊了感冒與過敏性鼻炎之間的差異,須知前者是病毒(大多數)或細菌(少數)侵犯上呼吸道所致,常有發熱、頭痛、咳嗽等感染癥狀,病程較短暫(一般3~7天,很少超過10天),抗感冒藥有緩解不適感之效;后者為食物過敏導致,與病毒、細菌無關,無發熱等感染癥候,持續時間較長(1~3周甚至以上),常反復發作,抗過敏藥效果好。
所以,當你出現類似王某的癥狀后,別只考慮感冒,可請醫生判定一下是否為過敏性鼻炎。
龐某自訴自己一側頭部疼痛10年,往往一吃完飯就痛,有時還伴有嘔吐。為此,龐某先后輾轉求治于各大醫院,一直被認作“偏頭痛”,服用多種中西藥物均無起色。后來,他轉到綜合性醫院就診,接診醫生發現她的頭痛節點總與吃飯相關,而且坐在椅子上老是打噴嚏、擦鼻涕,于是敏感地意識到可能與食物過敏有關。經過過敏原檢測,證實她對大米、白面過敏。
解析:說起可導致過敏的食物,大眾比較熟知的是牛奶、雞蛋、海鮮、花生、胡桃、杏仁、魚類、貝類、大豆、小麥、香蕉、芝麻等。誰能想到大米、白面這些最常見的食物竟也在其中呢?其實,任何食物都有可能成為過敏原,只是其致敏程度隨不同的加工方式有高低之分(如加工越精細,所含致敏蛋白的破壞越多,發生過敏的幾率相對越低)罷了,米面亦然。所以,明智之舉是將過敏時的進食情況、生活環境與發病情況,仔細地向醫生陳述,讓醫生鎖定可疑食物,有的放矢地做進一步檢查,即檢測過敏原。不過,很多人可能會問,米面都是三餐必吃品啊,真的致過敏了怎么辦?別緊張,可以用脫敏法化解,即按少量多次、逐漸增加的方式來進食,讓身體慢慢耐受適應。
在某漁業公司上班的歐某是一位海鮮愛好者,幾乎每天必吃,從來沒有過不適感,常對同事說吃海鮮喝小酒是自己生平一大快事。然而前不久吃了一餐蝦蟹后,歐某突然全身起疹,瘙癢不已,趕忙到藥店買了抗過敏藥服用,才逐漸恢復正常。更糟糕的是,他起初以為只是偶爾一餐罷了,想不到自那以后一吃蝦蟹就過敏,甚至有一回因過敏癥狀嚴重,他還被送進了醫院急診室。他實在弄不明白,自己吃了海鮮30多年,為什么還會過敏呢?
解析:與歐某情況非常類似的是章某,他吃了40多年小麥面粉,某日突發過敏性休克,經檢查得知為小麥過敏。另一名曾發生數次過敏性休克的鄭某,過敏原檢測結果為對小麥不過敏,但對面筋、麥麩過敏,在一次進食南瓜餅后,他突現嚴重過敏反應。
以上事例表明,這些人原先對這些食物也是過敏的,只是體內處于一種致敏狀態,沒有癥狀表現出來,一遇到情緒變化、營養不良或身體抵抗力下降等誘發因素就引發了。這也提示:有過敏體質的人平時要注意管理好自身的情緒與健康,不給體內的致敏狀態暴發機會,可明顯降低與食物過敏結緣的幾率。
年近不惑的柳先生很愛運動,“飯后百步走”是他一直信奉的養生座右銘。柳先生某天吃了一頓面食大餐,稍作休息后便開始了體操活動,沒做幾節即出現了皮疹、瘙癢、呼吸困難等癥狀,被家人緊急送入醫院急診室。醫生檢查發現柳先生喉頭水腫,出現了輕度呼吸道梗阻,經搶救而脫險。后來,他又相繼發生了幾次過敏。醫生經長達兩年之久的觀察與分析,最后診斷他為“小麥依賴運動誘發的過敏性休克”。
解析:“小麥依賴運動誘發的過敏性休克”是一種食物過敏的特殊類型。若患者在吃入蝦、芹菜、小麥等食物后,6小時內進行運動,就有開啟此種危險的可能,輕者突發全身皮膚瘙癢、潮紅、蕁麻疹、喉頭水腫、呼吸困難、哮喘,重者會有血壓下降、意識喪失,搶救不及時可能危及生命。
該病癥有兩個誘因:一是患者吃了過敏的小麥及其制品;二是做了運動,不做運動就不會出現過敏。此病例提示,在飯后,人們尤其是過敏體質者不要輕易運動,一旦運動中出現皮疹、瘙癢等過敏癥狀,須及時到醫院就診,以防不測。
在加拿大,一名20歲女性在接受男友親吻后,突然喉頭水腫、手腳抽筋、惡心嘔吐,陷入嚴重的過敏性休克狀態。其男友雖然緊急撥打了求救電話,醫院救護車也在幾分鐘內迅速抵達,最后女子仍不幸身亡。原來,男友不知道她對花生過敏,在吃過花生醬吐司后前去獻吻,從而導致悲劇的發生。
解析:食物過敏如此嚴重,且速度如此之快,令人不寒而栗。所以,如果對某種食物過敏,接吻時應小心謹慎,否則會危及生命。人在進食后,口腔內會殘留些許殘渣,在沒有進行漱口等清洗口腔的處理下,殘留物須經過8小時以上的時間方能被徹底分解。所以,親吻易過敏者,餐后須先刷牙或漱口,或改為親吻臉頰,方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