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麗娜 曹慧 于吉琳 崔長利 崔永剛
我國部分地區每公頃氮肥的施用量已超過225公斤,但化肥利用率僅為30%左右,發達國家基本高于40%。據國家發改委2014年4月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顯示,我國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表層土壤鎘含量明顯增加,全國土壤點位超標率為16.1%。我國2009年發布的國家標準——《肥料中砷、鎘、鉛、鉻、汞生態指標(Gt3/T23349-2009)》,目的是用標準化控制肥料生產中的污染。《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已將新型環保肥料列入農業領域優先發展范疇,積極推廣綠色生態環保肥料,嚴格控制肥料中的有害物質含量,已勢在必行。
肥料添加劑是綠色生態環保肥料的關鍵組成成分,能提高肥料功效、改善肥料性能、改善土壤環境的化學物品、分解殘留農藥及硝酸鹽,具有環境友好、促進農業增產增效等優勢;分為營養或有益元素、肥料性狀改良劑、肥料增效劑、植物生長調節劑、植物源提取物、土壤調理劑、微生物菌劑、肥料緩控釋劑、農藥添加劑等幾類。
脲銨為新型復合型氮肥,由銨態氮和酰胺態氮按照比例造粒而成,具有肥效長的特點。嘉興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在晚稻上施用脲銨,發現與施用尿素比較,施用脲銨的折施純氮量比尿素處理減少34.78%,但晚稻產量略有增加;施用脲銨量較高的氮肥吸收利用率高于施用量較低的,施用脲銨525~600公斤/公頃(折施純氮量為157.5~180公斤/公頃)時,氮肥吸收利用率為34%。若不施有機肥,折施純氮量180~200公斤/公頃時才能達到氮素收支平衡,證實施用脲銨并配施有機肥或稻草還田,能緩解氮素不平衡。
緩控釋肥料能逐漸釋放肥料,減少勞動力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寧夏農林科學院王芳研究員主持的“新型環保型緩釋肥料在農業減排中的應用研究”課題2014年通過寧夏環保廳驗收。課題組與企業合作生產緩釋肥料54噸,在引黃灌區推廣示范500畝,玉米緩釋肥示范增產18.08%,節本增效1865.7元/公頃;水稻緩釋肥示范增產10.85%,節本增效1533.1元/公頃;冬小麥緩釋肥示范增產1.2%。施用包膜尿素不但提高芹菜產量,還大大降低植株硝態氮含量(下降44.2%~58.8%),芹菜維生素C含量顯著提高、改善品質,且后茬生菜增產14.4%~35.2%。施用控釋復合肥于馬鈴薯,氮鉀供應水平相同,控釋磷肥顯著提高當季磷肥利用率,低磷緩控釋肥的當季磷肥利用率比非緩控釋肥增加32.0%,高磷緩控釋肥的當季磷肥利用率增加35.0%。
微生物肥料能提供固氮、解磷、解鉀等有益微生物,把不能被植物利用的空氣分子態氮和土壤中的化合態磷鉀,轉化為植物可利用狀態。微生物肥料還會分泌赤霉素、生長素、細胞分裂素等激素促進植物生長。微生物肥料還會產生土壤用于形成團粒結構的粘多糖,改善土壤結構和土壤蓄肥、保水。微生物肥料在我國農業生產中取得了較好成績,花生用根瘤菌肥拌種的平均產量為4237.5公斤/公頃,而未拌菌肥的僅為3712.5公斤/公頃,增產率14.1%。大豆接種根瘤菌增產225~300公斤/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