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土壤有益微生物是維系土壤有機平衡、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物質。微生物肥是在土壤有益微生物極度減少、化學物質大量浸蝕、養分匱乏、質地板結的情況下產生的一類土壤肥力間接補充物質。
1微生物肥的概念
微生物肥是由一種或幾種微生物菌組成的制劑;含有這類制劑的有機肥、復合肥也相應地稱之為微生物有機肥,復合微生物肥。微生物肥的主要特點是以特定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動使作物得到特定的肥料效應。
2微生物肥的產生與發展
土壤中的養分有礦物性(遲效性)與速效性之分,礦物養分含量雖多,但作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隨著化學肥料的大量施用,作物產量雖不斷提高,土壤中的速效養分卻越來越少,而且土壤越來越板結。
早在1912年,前蘇聯就有人發現了土壤中的有益菌株,當時稱為“孢子桿菌”。1930年蘇聯人亞力山大研究了該種微生物,認為是芽孢桿菌,有活化、分解土壤、把礦物性營養分解為速效性營養的作用。
50年代中國開始研究此項技術,1956~1958年在新疆棉花上應用,可增產20%左右。
1984年國家在河北立項研究,1993年全國土肥站長會議把“硅酸鹽細菌”定名為生物鉀。而后又相繼開發了一系列土壤有益微生物菌類,并由農業部在河北保定定點生產。
微生物菌劑的生產和利用為維系土壤養分平衡、恢復土壤有機狀態開辟了新的途徑,也是世界施肥史上一次革命。
3微生物肥的分類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含有微生物菌類的產品很多,一般都稱之為微生物肥,質量良莠不齊,國家在此方面的規定也不十分完善。
3.1菌劑
菌劑,也就是微生物菌的原始制劑,有液體與固體之分。
液體菌劑的國家行業標準是每毫升含活性孢子2億個以上,但有些企業設備先進,可生產出含菌更高的產品,應用效果非常好,如巨微鉀王,順風“菌大夫”等。相反,也有些小廠生產的菌劑含菌量極低,施用后效果不佳,這也是多年來微生物菌劑推廣慢的原因之一。
固體菌劑較多,一般都是作成粉狀或顆粒狀,固體菌劑的國家行業標準為每克含菌1億個以上,工藝好的產品每克可達3~5億個。
目前,有的廠家生產菌劑原粉,每克含活菌孢子100億個以上,可作為微生物肥的生產原料。
菌劑中含有的菌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
(1)固氮為主,兼有解磷作用:蠟質芽孢桿菌、EM菌等。
(2)解磷菌:巨大芽孢桿菌。
(3)解鉀菌:膠質芽孢桿菌(硅酸鹽細菌)。
(4)抑制病害菌類:如多黏芽孢桿菌。
(5)復合型菌劑:一種菌劑中含有多種有益菌,兼有解磷、解鉀、固氮、解藥害和抗病、抑病作用,如順風“菌大夫”。
微生物菌劑不是肥,但能通過分解活化土壤,起到肥的作用,所以一般銷售中也稱之為“微生物菌肥”。
3.2菌肥
菌肥即含有微生物菌的肥,目前市場上品種繁多主要有兩大類。
(1)復合微生物肥:同時含有有益菌和復合化學成分,此類肥的國家行業標準為有益活性孢子每克2000萬個以上,有效成分≥6%。
(2)微生物有機肥:同時含有有益菌和有機物質,有的還含有腐質酸,此類肥的國家行業標準為有益活性孢子每克2000萬個以上,有機質≥40%,如順風“農媽媽”。
4微生物肥的功能與作用
4.1補充營養
微生物肥中所含的有益菌可以分解、活化土壤,把土壤中固定的不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的礦物性的磷、鉀和多種中微量元素分解、釋放出來,變為水溶性養分,被作物吸收利用,從而達到養分平衡。據多年試驗和應用,連續使用3年,可使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2~10毫克/公斤;速效鉀增加10~20毫克/公斤,并且可以提高鈣、鋅、硼等中微量元素的利用率。
4.2抑菌抗病
位點競爭:有益菌在植物根系土壤微生態系統內形成優勢種群,抑制或減少了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機會,甚至對其產生拮抗作用,減少了對作物侵害。
刺激生長:有益菌生長繁殖過程中,向植物根系土壤微生態分泌各種代謝產物,如赤霉素、細胞激素、吲哚乙酸和多種酶類,可以打破種子體眠,促進生根、生長和發育,從而抵抗不良環境。
健身栽培:有益菌活動中產生的多糖可使土壤中的有機質和腐殖質增多,從而增加團粒結構,提高化肥利用率,達到健身栽培目的。有效抑制多種病害的發生。我國化肥利用率:氮為30%~40%,磷為10%~20%,鉀為35%~50%。而美國和歐盟等發達國家為60%~70%。
4.3增產增收
由于微生物肥能夠從根本上改變土壤理化性狀,全面供給營養,從而達到抗旱、抗寒、抗病作用,而且可以減少化肥使用量,節約成本,省工、省力、所以增產增收。一般可使禾谷類作物增產10%~15%,油料作物增產13%~16%,根莖類作物增產15%~30%。瓜果類增產幅度更大,有增產50%以上的例子。美國農業生產使用微生物肥面積占70%以上,1克玉米鮮根表面附有300萬個鉀細菌,玉米畝產達1835公斤。
微生物肥無毒、無害,對作物無不良影響。尤其是微生物菌劑,不燒苗、不傷根,是生產綠色食品的有機健身栽培專家。
5微生物肥的使用方法
5.1拌種或浸種
使用液體菌劑,玉米種子每公斤用50~60毫升;大豆種子每公斤用40~50毫升,小麥種子每公斤用25~30毫升(為了均勻加入適量水),水稻浸種每公斤種子用50毫升,加足清水或不殺細菌的藥劑,按常規浸種。
5.2口肥或種肥
使且固體磷鉀菌劑每畝1~2公斤與種子或其他肥混合施入。
5.3底肥
復合微生物肥或生物有機肥可根據養分含量做底肥,但為了保證養分充足,應適量加入其他化肥。
5.4蘸根或浸根
蔬菜、果樹、草莓、甘薯等定植前用菌劑兌水蘸根或浸根(果樹)可促使作物生根,提高成活率,兼有補充養分作用。
5.5追肥
有些作物,如果樹、蔬菜可隨時追施微生物肥。如用液體菌劑兌水灌大白菜根,用固體或液體菌劑沖施等,每畝可用菌大夫300毫升(每公頃5~6瓶)。
5.6葉面噴施
在發生藥害或遇到生長障礙時,每畝用菌大夫200毫升(每公頃4瓶)兌水噴霧或苗床澆灑。
6應注意的問題
使用微生物菌肥應避免陽光直射,拌種后要陰干;不要直接與殺細菌農藥及銅制劑混合,可與一般種衣劑配合使用;在堿性較強的土壤上施用應與有機肥配合;微生物菌類施在種子、根際附近效果最佳,在作物一生中施用越早越好;微生物菌劑中不含大量元素,不能全部代替化肥,但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