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宏偉
遼寧楊是1982年通過人工切枝水培雜交、集團選擇培育出的新雜交種。遼寧楊與當前在生產中采用的沙蘭楊相比較,具有干形直、生長快、造林成活率高、材質好、抗病蟲能力強等特點。7年生遼寧楊、遼河楊和蓋楊材積生長分別比沙蘭楊高1.2倍、0.8倍和1.1倍,發病率比沙蘭楊低69%~89%,木材氣干密度和基本密度分別為沙蘭楊的118%~150%和116%~135%。如果將我國北方原有黑楊派老品種的10年每畝產材按10立方米計算,則上述3個品種均高出80%,每畝平均增產木材8立方米,投入產出比為1:2.5(包括農業問種收入)。本成果由遼寧省楊樹研究所完成,1992年由遼寧省林業廳組織鑒定,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遼寧楊具有速生、豐產、適應性強的特點。栽培后一般10~12年便能采伐利用,投資回收快,且收益高,經過科學的栽培管理,栽植化遼寧楊會在短時期內獲得較高的經濟收入。遼寧楊的推廣,對遼西北地區的生態建設和林業生產發展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遼寧楊抗寒、耐旱和適應性強的特點將有效解決遼西北半干旱地區立地條件差、氣候差導致造林成活率低的難題。遼寧楊大面積推廣將有效發揮保護農田和美化環境的作用,使當地生態狀況改善。遼寧楊速生、豐產的特性會帶動本地區農民植樹造林的積極性,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1造林地選擇
造林地應選擇在平坦河灘地,土壤以草旬土,沙質壤土為主。地下水位200厘米左右,土層厚度50-100厘米。
2造林整地
采取機械全面整地,對造林地進行翻、耙、壓。在此基礎上,進行機械挖坑或人工挖坑。坑穴標準60厘米×60厘米×60厘米。
3苗木選擇
選擇二根一千,苗高2米以上、地徑2厘米以上的大苗造林最為適宜。對造林苗木進行嚴格挑選,除去病蟲害苗木,機械損傷苗木,不合格苗木。在苗木栽植前水浸根24小時。
4造林密度
適宜造林密度6300~1215株/公頃,株行距配置2米×4米、2米×6米、3米×4米、3米×5米。
5栽植方法
將苗木植于挖好的坑穴中間,先回表土30%,并將苗扶正,然后澆水25公斤,待水滲透后,再回土35%踩實,最后將原土全部回坑踩實。
6管理措施
造林后應設專職護林員進行看護,及時監控病蟲害的發生,并采取相應防治措施。適時進行幼林撫育,促進林木生長,確保造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