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南 魏軍華 向寶玉
摘要:隨著近些年來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農業技術水平獲得了很大的提升,農產品的價值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油菜由于其富含豐富的營養價值,而且油菜籽的含油量位居世界第二的油料作物其經濟價值也是可以預見的。其經濟價值和豐富的營養價值受到了廣泛的認可,其需求量也是與日俱增。因此,關于油菜種植技術受到了重視。本文主要結合當地的基本氣候、地形等條件特征分析油菜種植技術,并進一步探討油菜種植技術的應用于推廣的手段及價值,以期為地區的油菜種植提供指導性的意見,推進當地的油菜種植技術發展。
關鍵詞:油菜;種植技術;應用與推廣
近年來,農產品一度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油菜作為現代農產品的典型代表,是人們最愛吃的一種綠葉蔬菜,內部富含大量的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具有降低血脂、消腫解毒、寬腸通便以及強身健體等功效。油菜的栽培具有悠久的歷史,最早是從陜西省西安市的社會文化遺產中發現的,至今已經有6000年左右的時間了。如今油菜已經發展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最為著名的就是每年3月份的漢中市油菜花節。但是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油菜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油菜種植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農產品的種植技術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盡管如此,由于油菜種植屬于傳統的種植業,技術水平落后的現象仍然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對于如何選擇油菜種植技術,在保證油菜產品質量的同時提升油菜產量對于目前農戶以及社會來說都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所以,本文首先根據漢中市當地的種植條件分析了適合種植的油菜種類,應用合適的油菜種植技術,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油菜種植技術的推廣發展,為以后提高農戶的油菜種植水平,提升經濟利益提供有效的指導意見。
1油菜種植技術的應用
1.1地理條件及油菜品種選擇
由于我國油菜品種眾多,不同的油菜種類需要在不同的地理條件下種植才能取得預期的產值以及質量。不同地區的氣溫、降水量、土質、氣候條件等因素各有不同,在選擇油菜種植品種時應該充分的將這些因素考慮進去。油菜的品種選擇一般有雜交和純種兩種情況,對于雜交的品種一般要求其純凈度達到96%以上,其發芽率也要達到85%以上。而對于純種的油菜種植,其純凈度需要滿足98%的要求,而發芽率要達到92%。對于油菜品種的選擇需要根據地區條件的差異選擇適合的品種,而且要做好實驗種植工作,對油菜種植的影響因素進行合理的控制處理,選擇出一批高質、優質的油菜籽種植。
漢中地區作為陜西省最大的油菜產值地區,與其優越的地理條件息息相關。漢中市坐落于陜西省南部位于暖溫帶和亞熱帶的過渡帶地區,南臨巴山,北依秦嶺,且漢水河流貫穿漢中全境,形成一個得天獨厚的盆地。在氣候條件上漢中地區夏天沒有炎熱酷暑,冬天無嚴寒,而且雨水量及其充沛,平均降水量能達到800~1000毫米,氣候非常濕潤,整體下來年均氣溫在14℃左右,良好的氣候條件以及生態環境為油菜的種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
1.2油菜種植的氣候條件
1.2.1溫度條件油菜本身就是耐寒性較好的農作物,比較適宜在冷涼的氣候條件下生長。根據經驗,油菜在種植之后種子發芽的最低溫度可以達到4~6℃,如果在20~24℃的氣溫條件下種植的話,平均4天左右的時間就可以長出嫩芽,而開花期事宜的溫度則在15~19℃。另外,如果晝夜溫差加大的話,更有利于油菜的開花發育,同時,還會有利于油菜中油分的積累。
1.2.2土壤條件油菜的根系是較為發達的,屬于直根系的農作物,這就要求生長的土壤環境要土層較為深厚,且保水效果較好,土層結構較好。如果是弱酸性的土壤中更加有利于提升油菜的產值增加油菜內的含油量。
1.2.3水、肥需求油菜是需水的作物,需求量較大,其期生育期較長,結果器官較多,所以對水量的需求較大。尤其是在開花期期間需水量需要達到田間持水量75%~85%,而發芽生育期以及角果發育期的需水量需要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60%以上。而肥料的需求則根據測定可知,油菜對氮磷鉀的需求是谷類作物的3倍甚至以上。除此之外,油菜對硼元素的需求較為敏感,如果缺乏的話極其容易造成只開花不結果。綜合上述,漢中市的氣候條件、生態環境都非常適宜油菜的種植。
1.3油菜種植技術的應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油菜種植技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整個油菜的種植過程包括油菜菜籽的選擇、選擇栽培技術、做好土地播種準備工作、麥后覆土準備工作、播種工作、施肥工作以及具體的田間管理工作等內容。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種植技術包括油菜的生態化少耕免耕技術,以及害蟲防御技術等。
1.3.1油菜少耕、免耕技術
由于長期的翻耕等方式,導致地塊出現堅硬的犁底層,這樣的情況應該采用少耕的方式,正常來說,經過一次深耕之后可以使土地保持3年左右的效用,要確保深耕的犁地深度達到40厘米左右,才能起到效果,這樣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油菜的產量,同時能夠節省勞動力資源,保證油菜根部能夠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同時可以采用一次性的深度施肥的耕地種植方式,并將天然的有機物質,比如作物秸稈、糞便等物質填埋到土地中,保證油菜有足夠的天然養料,改善土地的條件,保證土地有足夠的營養價值。這種一次深度施肥技術適用于條件較差、坡度其幅度較大的丘陵地區。這種技術應用過程應該是要在收割機收獲上一茬農作物時,利用已經安裝的秸稈粉碎技術將麥田秸稈粉碎并直接均勻地撒在地表,以改善土壤的結構,提高土壤的養料價值。
1.3.2有效的害蟲防御技術除了必要的自然條件之外,能夠有效的防治害蟲是保證油菜高產量的必要條件。害蟲對于油菜種植的危害一般較大。常見的害蟲包括蚜蟲、小菜蛾以及菌核病等,不同的蟲害需要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首先,應該做到防患于未然,在選擇油菜籽之前就應該選擇能夠抵抗菌核病的菜籽品種,從根本上解決菌核病。另外,可以通過噴灑藥物的方式遏制蚜蟲以及小菜蛾對油菜作物的侵害,但是噴灑藥物的過程一定不能使用對人體造成傷害的藥物。此外,要做好肥料施撒工作,保證油菜作物吸收養分,獲取足夠的生長營養。與此同時,做好科學灌溉工作,根據油菜所需的水分,采取合理的灌溉方式,保證油菜不干不澇。
2油菜種植技術的推廣
2.1利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科學種植推廣應用
經濟不斷的發展,科技在不斷的進步。傳統的耕作技術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發展的需求,需要注入新鮮的技術血液來改善、推進油菜產業的發展。想要改變傳統的依據經驗的油菜種植模式,就需要不斷的吸納科學先進的栽培技術,將機械化的高效種植方式在農戶中推廣,在保證質量的同時提高油菜種植的效率以及產量。如今互聯網技術發展飛快,更應該利用高效的網絡平臺制定合理的推廣宣傳計劃。
2.2政府部門大力支持,加強油菜種植技術的推廣
任何政策的推行、實施都少不了政府的支持,政府的態度將直接關乎油菜種植技術能夠順利推廣。政府部門應該制定相應的政策、制度大力支持農戶采用先進的油菜種植技術,制定政府補貼手段,鼓勵農戶優先采用科學的技術手段,實現產業的區域化、布局化的發展。政府部門應該引導農戶如何選擇科學的種植手段、為農戶提供堅強有力的后盾。同時,政府部門需要不斷的引進農業種植人才、專家,為農戶種植油菜提供具有科學依據的指導意見,讓農戶有足夠的信心去相信全新的種植手段能夠為農戶帶來益處。另外,政府部門更應該加快網絡平臺建設,為農戶提供了解科學種植技術的平臺。
2.3引進外部資源,拉動經濟增長
油菜花不僅是作為農作物為農戶帶來經濟價值,近年來更是隨著旅游文化事業的不斷發展,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旅游景區風景。例如,漢中的油菜花田已經成為了近年來游客光顧的重點景區,油菜花的觀賞價值為當地的經濟水平發展貢獻了很大的力量。因此,應該不斷的引進外部的資源,拉動區域的經濟增長。另外,除了順應當前的旅游事業的需求之外,還可以利用當前的互聯網平臺,構建油菜產品的電商平臺,將油菜面向全國甚至是全球地區銷售,獲取大量的外部客戶資源。網絡平臺是當今經濟發展最有效的手段,如果能夠合理的利用現代互聯網的優勢,將會為當地的油菜產業發展帶來很多的突破。
3結論
本文根據當前油菜種植技術的背景,分析了油菜種植所需的氣候條件,并進一步探討了漢中地區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進一步闡述了當前油菜種植技術的應用有哪些,從而提出油菜種植的技術推廣工作。結合當地的優勢條件,有效的進行種植技術的應用,并提出科學合理的推廣手段,為地區油菜種植工作提供指導性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