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爭艷
(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東壩中心小學,江蘇南京 211301)
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就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來看,一些教師沒有擺脫傳統的說教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這樣的教學無法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嚴重阻礙了學生的發展。核心素養的提出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
核心素養指學生在知識學習過程中形成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能力和品質。落實核心素養培養是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也是育人育才的重要舉措。核心素養指向人的終身發展,要求教育教學明確“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將核心素養培育與教育教學活動緊密結合,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品質,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1]。
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依舊以教師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在這種課堂結構下,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學生的能力得不到提升與發展,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高低取決于教學方法正確與否。從現階段來看,一些教師在課堂上采用“滿堂灌”教學方法,沒有深入剖析課文,一味地讓學生進行閱讀,導致課文成為學生識字、認知的工具,沒有充分挖掘文字背后蘊含的情感價值,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發展。
教學評價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可或缺的環節之一。就目前來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評價依舊以考試為主,以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能力的唯一指標。很顯然,這樣的教學評價存在一定片面性,無法對學生作出全面評價。
在核心素養導向下,要想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革新教學方法,圍繞學生開展教學,幫助學生積累語言,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讓學生接受知識的熏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學目標是學生學習的起點,只有明確教學目標,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引導學生成人、成才。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根據核心素養培養要求,明確閱讀教學目標。首先,要深入學習《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準確把握《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其次,要建立單元整體意識,了解本單元教學的重點,厘清教材在單元體系中的作用;最后,要注重學生核心素養和能力的培養,明確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哪些基本能力以及科學地引導學生掌握哪些學習方法[2]。
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進而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能力。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需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將課堂的主導權轉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3]。例如,在課文《觀潮》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負責這一課的講解。教師可為學生預留充足的準備時間,讓學生陳述自己的觀點,談一談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所謂探究式教學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等方式進行學習的一種方法。探究式教學符合新課改要求,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想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學生的能力,教師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學法來引導學生學習[4]。例如,在《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課教學中,教師可結合課文內容提出問題:“小女孩為什么要在冬天出來賣火柴?”“有人買她的火柴嗎?”“小女孩最后的命運如何?”通過設計這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可以更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有目的地閱讀,進而更好地理解課文。
小學生理解能力較弱,這一特征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擾。一旦學生不能有效地理解課文,就容易喪失學習熱情。李海林先生說:“閱讀教學的重心就是學生與語言的接觸。學生接觸語言的過程也是思維能力發展的過程[5]。”因此,要想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帶領學生提高閱讀量,在閱讀過程中品位、感悟語言,培養語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組織學生圍繞語言現象發表見解,針對人物進行評價,進而更好地拓展學生思維。
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是困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開展的重要因素。以往,教師在課堂上推行“一刀切”方式,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以致“兩極化”現象嚴重。核心素養的提出使語文閱讀教學明確面向全體學生。要想促進全體學生共同發展,教師可應用分層教學法。分層教學法立足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能力進行分層次教學,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例如,在課文《桂林山水》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任務,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學習任務,進而引導全體學生共同發展。

教學評價是優化教學活動的重要手段,做好教學評價工作,有利于教師及時糾正教學中的不足,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發展。教師要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需要,完善教學評價內容,在強化知識考核的同時,加強對學生能力的考核,將核心素養融入教學評價工作中[6]。同時,教師要優化教學評價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評價工作中,引導學生進行反思,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從而更好地高效學習。
綜上所述,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傳統教學已不再適用,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核心素養是學生立足社會發展的保障,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革新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使學生更好地將所學知識融入生活實踐中,最終成長為社會所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