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文 祝匯江 許 磊 (上海盛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長寧區 200335)
朱 恩 林天杰 沈海斌 李健勇 (上海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上海市閔行區 201103)
蚯蚓屬于變溫動物,體溫隨著外界環境中溫濕度的變化而變化,環境中溫濕度不僅會直接影響蚯蚓的體溫及活動,還會影響其新陳代謝、呼吸、消化、生長發育、繁殖等生理功能[1]。因此,研究不同溫濕度條件對蚯蚓生長發育和繁殖的影響,獲取最適宜蚯蚓生長發育和繁殖的溫濕度條件,對獲得蚯蚓的高產穩產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供試材料為“太平二號”蚯蚓(上海盛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牛糞、EM菌、秸稈、遮陽網、溫度計、濕度計、電子秤、空調等。
試驗設在上海盛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工廠化養殖蚯蚓的基地內進行。
(1)設定蚓床溫度5、10、15、20、25、30、35、41 ℃,考察不同溫度下20條蚯蚓養殖20 d后的產繭個數,每處理重復3次;(2)設定蚓床溫度5、10、15、20、25、30、35、41 ℃,考察不同溫度下20條幼蚓到成熟期所需要的時間,每處理重復3次。
(1)設定蚓床濕度40%、50%、60%、65%、70%,考察不同濕度下20條蚯蚓養殖20 d后的產繭個數,每處理重復3次;(2)設定蚓床濕度40%、50%、60%、65%、70%,考察不同濕度下100條蚯蚓養殖30 d后的生長量,每處理重復3次。
由表1可知,蚯蚓在蚓床溫度達5 ℃時處于休眠狀態,在41 ℃時死亡,以20、25 ℃時產繭數較多;由表2可知,蚯蚓在蚓床溫度20、25、30、35℃時成熟所需時間較短。綜合考慮,以蚓床溫度在20 ℃左右蚯蚓產繭數較多、成熟所需時間較短,能獲得較好的產量。

表1 不同溫度下20條蚯蚓養殖20 d后的產繭數

表2 不同溫度下從幼蚓到成熟期所需的時間
由表3、4可知,蚯蚓在蚓床濕度為40%時產繭數和生長量都較低,表明濕度太低會影響蚯蚓的呼吸等生理活動,不適合蚯蚓的養殖;在濕度為60%~65%時蚯蚓的產繭數和生長量都較高,表明此濕度適合蚯蚓的養殖;濕度上升到70%時,蚯蚓產繭數減少、生長量持平,表明此濕度也不適合蚯蚓的養殖。綜合考慮,蚓床濕度達60%左右是蚯蚓養殖較適宜的濕度。

表3 不同濕度下20條蚯蚓養殖20 d后的產繭數
試驗結果表明,蚓床溫度過低或過高都不利于蚯蚓的養殖,而將蚓床溫度控制在20 ℃左右時,能獲得較好的經濟產出。因此,在實際生產中,尤其在冬夏兩季,要采取一定的升溫或降溫措施[3],將養殖床溫度控制在20 ℃左右。蚓床濕度過低或過高也都不利于蚯蚓的養殖,蚓床濕度在60%左右是蚯蚓較適宜的環境濕度。因此,在制作餌料時,要將餌料濕度[4]控制在此范圍內,且在養殖過程中,要經常觀察養殖床濕度,適時進行澆水和排水工作,以保證養殖床濕度在適宜范圍內。

表4 不同濕度下1000條蚯蚓養殖30 d后的生長量
[1]夏運紅,胡紅文,李清亮.養殖蚯蚓的關鍵技術要點分析[J].內江科技,2017,38(5):49.
[2]孫振軍,劉玉慶,李文立.溫度、濕度和酸堿度對蚯蚓生長與繁殖的影響[J].青島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3(4):297-300.
[3]周天元.蚯蚓集約化養殖高產技術:五組五步純壯優化繁殖法[J].科學養魚,1993(3):20.
[4]孫振軍.蚯蚓人工養殖高產飼料因子研究[J].青島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3(2):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