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雁君 關洪丹 徐 柳 劉 敏 許佳君 (上海市崇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202150)
2016年上海市政府在《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指出,崇明要堅持“生態立島”的原則,積極實施“生態+”發展戰略,發展生態經濟,未來建成具有生態環境和諧優美、資源集約節約利用、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等綜合性特點的世界級生態島。根據規劃,全區綠色食品認證率要從2015年的27.5%上升到2020年的90%,即全區2萬hm2水稻在2020年之前要有90%進行綠色認證[1]。其中,稻縱卷葉螟是上海地區水稻生產上的主要蟲害,且在上海每年發生三個代別,主害代為五(3)代,而目前防治該蟲主要以化學藥劑為主。鑒于此,根據農業部2013年《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中允許農藥使用名單,筆者針對防治水稻縱卷葉螟進行了綠色認證農藥篩選試驗,以期既能做到農藥減量使用,又能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試驗分別設在崇明區城橋鎮聚訓村和長興村進行(以下簡稱聚訓點和長興點)。聚訓點供試作物為機插水稻“花優14”,插秧日期為2017年6月1日,施藥時水稻長勢良好處于拔節期,防治對象為水稻四(2)代縱卷葉螟[2]。長興點供試作物為機機插水稻“南粳9108”,插秧日期為6月5日,施藥時水稻處于孕穗期,防治對象為水稻五(3)代縱卷葉螟。
試驗設計見表1、表2,聚訓點為小區試驗,設7個處理,每處理重復3次,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100m2。長興點為示范試驗,設5個處理,不設重復,小區面積667m2。

表1 聚訓點供試藥劑試驗設計

表2 長興點供試藥劑試驗設計
聚訓點施藥日期為2017年7月19日,用藥1次。施藥時田間水稻縱卷葉螟每667m2卵量為8.5萬粒,以中后期卵為主;每667m2蟲量為1.1萬頭,以1齡幼蟲為主。長興點施藥日期為2017年8月11日,用藥1次。施藥時每667m2卵量為52.5萬粒,以中期卵為主,每667m2蟲量為8.53萬頭,以初孵幼蟲為主。試驗均采用噴霧法進行施藥,使用臺州市路橋富達噴霧器廠生產的3WBD-16HBA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均勻噴霧,每小區獨立計算用藥量,每667 hm2用藥液量為40kg。施藥當天均是多云天氣,南到西南風3~4級,平均溫度為29~32 ℃,相對濕度為70%~90%,藥后3 d內無雨。
試驗期間同時防治水稻紋枯病及稻飛虱,每667m2用6%井岡嘧苷素水劑100mL防治紋枯病,每667m2用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20g防治稻飛虱。
聚訓點調查3次,分別于施藥后3 d、7 d、14 d進行調查,每小區調查10穴,查清卷葉數和活蟲數,計算卷葉防效及蟲口防效;長興點調查4次,分別于施藥后3 d、7 d、10 d、14 d進行調查,每處理調查3點,每點10穴,查清卷葉數和活蟲數,計算卷葉防效及蟲口防效。藥效計算方法:卷葉防效(%)=[(對照區卷葉數-處理區卷葉數)/對照區卷葉數]×100;蟲口防效(%)= [(對照區活蟲數-處理區活蟲數)/對照區活蟲數]×100。各藥劑之間藥效差異性比較,采用鄧肯氏新復極差(DMRT)法進行統計分析,按p=0.05和p=0.01標準進行顯著性檢驗。
每次藥效考查的同時,目測觀察各處理區水稻生長有無異常。
經田間目測觀察,各處理區在試驗過程中均未發現水稻葉色及植株生長有明顯異常,表明各參試藥劑在防治水稻縱卷葉螟過程中對水稻安全。
藥后3 d,各藥劑處理的卷葉防效在58.2%~78.5%、蟲口防效在76.1%~96.0%,蟲口防效明顯優于卷葉防效,其中,每667m2用9%甲維·茚蟲威SC 35mL處理的蟲口防效高于其它處理,而每667m2用2%甲維鹽ME 40mL處理的蟲口防效為最差。經方差分析,各處理間蟲口防效差異不顯著。藥后7 d,除每667m2用9%甲維·茚蟲威SC 20mL、2%甲維鹽ME 40mL處理的蟲口防效較差外,其余各藥劑處理對水稻縱卷葉螟仍保持較好的防治效果。經方差分析,每667m2用2%甲維鹽ME 40mL與每667m2用9%甲維·茚蟲威SC 35mL、30%茚蟲威WG 8g、35%氯蟲苯甲酰胺WG 6g處理間蟲口防效差異達顯著水平。藥后14 d,各藥劑處理的蟲口防效為19.5%~92.5%,藥效開始下降,但每667m2用9%甲維·茚蟲威SC 35mL處理的蟲口防效仍在90%以上,該藥劑表現出較好的持效性,每667m2用2%甲維鹽ME 40mL處理的蟲口防效最低,僅19.5%,極顯著低于其它藥劑處理。見表3。

表3 聚訓點防治水稻縱卷葉螟試驗結果
藥后3 d,每667m2用1%甲維鹽WP 100g處理的卷葉防效和蟲口防效為最好,分別達84.6%、91.1%,其次為每667m2用16%甲維.茚蟲威SC 12mL和15%多殺.茚蟲威SC 12mL處理。藥后7 d,每667m2用15%多殺.茚蟲威SC 12mL處理的卷葉防效和蟲口防效均較好,都在90%以上。藥后10 d,除每667m2用1%甲維鹽WP100g處理的蟲口防效在80%左右外,其余各處理的蟲口防效均較優異。藥后14 d,每667m2用15%多殺.茚蟲威SC 12mL處理的蟲口防效仍較好,達98.9%,表明該藥劑的持效期至少達14 d。見表4。
試驗結果表明,對水稻縱卷葉螟防治效果最好的是每667m2用15%多殺.茚蟲威SC 12mL,該處理的卷葉防效、蟲口防效都較好,且有一定的殺卵作用,藥效持效期不低于14 d;同時,該藥劑是微生物制劑與化學農藥復配,劑型、用量均符合崇明區生態島建設對環境的要求[3]。對水稻縱卷葉螟防治效果其次的是每667m2用9%甲維·茚蟲威SC 35mL、16%甲維.茚蟲威SC 12mL、30%茚蟲威WG 8g、35%氯蟲苯甲酰胺WG 6g等,這些藥劑即使在水稻五(3)代縱卷葉螟大發生時,也不需要增加用量就可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綠色食品生產認證農藥使用量不能超過推薦用量的上限)。每667m2用1%甲維鹽WP 100g防治水稻縱卷葉螟的持效期在7 d左右,可在水稻縱卷葉螟輕發生時和茚蟲威或其復配劑交替使用。每667m2用2%甲維鹽ME 40mL對水稻縱卷葉螟的防效較差,不宜使用。

表4 長興點防治水稻縱卷葉螟試驗結果
在長興點調查時發現,16%甲維.茚蟲威SC和35%氯蟲苯甲酰胺WG處理藥后7 d的防效低于藥后10 d,這是否是由于水稻縱卷葉螟發生量大,且藥后7 d調查時發現,初孵幼蟲尚未取食,這些均會導致防效下降,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同時,由于農業部每3年根據新的評估結果發布藥劑目錄,因此,需根據藥劑目錄的更新不斷進行藥劑篩選試驗,且應對一些生物農藥(植物制劑和微生物制劑)進行試驗示范,以便在生產上能得以應用。
[1]上海市人民政府. 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發展“十三五”規劃[Z].2016.
[2]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作物有害生物測報技術手冊[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137-141.
[3]上海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藥安全使用手冊[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24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