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留弟 潘林芳* 周麗娜 朱秀芳 陸涼夏 陸小鋒
(1江蘇省昆山市耕保植保植檢站 215300;2江蘇省昆山市玉山鎮農業服務中心 215300;3江蘇省昆山市錦溪鎮農業服務中心 215300)
斜紋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和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ubner)]同屬鱗翅目夜蛾科,兩夜蛾均為世界性分布,具雜食性。近年來,兩夜蛾在昆山市發生代次多且世代重疊,連續偏重發生并混發,已成為昆山地區蔬菜生產上的主要害蟲,且由于其暴食性和突發性,對昆山市蔬菜等經濟作物構成重大威脅,失治菜地會出現完全沒有收成的局面。為更好地做好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工作,筆者通過系統性誘方法開展了兩夜蛾監測工作,獲得了兩夜蛾動態消長發生情況,在此基礎上,分析了體現降雨程度的降雨日平均雨量與斜紋夜蛾和甜菜夜蛾成蟲發生的相關性。現將相關結果報道如下。
在昆山市中南部典型菜地設3個點,于2012~2016年的5月1日至10月31日使用兩夜蛾專用性誘劑誘集(性誘劑每15~20 d更換1次),逐日觀察記錄單盆誘蟲量,最后對3個點的平均單盆誘蛾量進行統計匯總,研究兩夜蛾的發生消長規律。
2012~2016年5~10月斜紋夜蛾和甜菜夜蛾旬、月平均單盆累計誘蛾量見表1和表2。

表1 2012~2016年5~10月斜紋夜蛾和甜菜夜蛾旬平均單盆累計誘蛾量 (單位:頭)

表2 2012~2016年5~10月斜紋夜蛾和甜菜夜蛾月平均單盆累計誘蛾量 (單位:頭)
由表1和表2可知,2012~2016年8~10月期間的蟲量占全年總蟲量的平均比例,斜紋夜蛾是96.2%(88.6%~97.5%)、甜菜夜蛾是92.0%(78.8%~96.2%),即成蟲高發期為8~10月。
據資料記載[1],斜紋夜蛾生長發育的溫度為20~40 ℃(最適溫度為28~32 ℃),甜菜夜蛾生長發育的溫度為15~42 ℃(最適溫度為25~35 ℃)。賀文華等[2]研究得出降雨量、雨日對蟲量影響大,但因為雨日和雨量之間并不是一個正相關的關系;且從近幾年的性誘結果已初步看出,降雨日平均雨量與斜紋夜蛾和甜菜夜蛾發生有一定的關系,于是進行了2012~2016年降雨日平均雨量與斜紋夜蛾和甜菜夜蛾成蟲發生的相關性分析研究。

表3 2012~2016年5~10月各旬氣象資料統計

表4 2012~2016年5~10月各月氣象資料統計
2012~2016年5~10月各旬、月氣象資料統計見表3、表4,2012~2016年5~10月降雨日平均雨量與月平均單盆累計誘蛾量的相關性見圖1~5,統計結果見表5。

表5 2012~2016年5~10月降雨日平均雨量與斜紋夜蛾和甜菜夜蛾月平均單盆累計誘蛾量
由圖1~5可知,降雨日平均雨量與8、9月的月平均累計蛾量的負相關性大,與其余月份的相關性小。以2013年8月為例,月平均溫度31.3 ℃、雨日11 d、雨量231mm,此時期溫度正好處于兩夜蛾的最適生長發育溫度范圍內,且該時期降雨日平均雨量僅為21.0mm/d,而兩夜蛾的單盆累計蛾量分別為802.9頭和1 484.9頭,正好佐證了兩者的負相關性,也表明高溫干旱極利于兩夜蛾的大量繁殖。
2012~2016年8~9月降雨日平均雨量與月平均單盆累計誘蛾量的相關系數分析見表6。由表6可知,8~9月降雨日平均雨量與斜紋夜蛾和甜菜夜蛾月平均累計蛾量的負相關性非常明顯,與圖1~5的結果一致。

圖1 2012年5~10月降雨日平均雨量與兩夜蛾平均單盆累計誘蛾量

圖2 2013年5~10月降雨日平均雨量與兩夜蛾平均單盆累計誘蛾量

圖3 2014年5~10月降雨日平均雨量與兩夜蛾平均單盆累計誘蛾量

圖4 2015年5~10月降雨日平均雨量與兩夜蛾平均單盆累計誘蛾量

圖5 2016年5~10月降雨日平均雨量與兩夜蛾平均單盆誘蛾累計量

表6 2012~2016年8~9月降雨日平均雨量與斜紋夜蛾和甜菜夜蛾月平均累計蛾量的相關系數分析
為進一步驗證降雨日平均雨量這個指標與夜蛾發生量呈負相關性的正確性大小,根據表5又進行了同一年中6~10月相鄰月份間的預測比較(由于年與年之間作物種類、數量、外環境的變化差別大,故未進行不同年份同月間的比較;又由于5月夜蛾量較少,未進行5月和6月間的比較)。結果表明,斜紋夜蛾和甜菜夜蛾在7月平均符合率分別為40%和20%,8月平均符合率均為60%,9月平均符合率分別為100%和80%,10月平均符合率均為40%。
2012~2015年4年預測8、9月斜紋夜蛾和甜菜夜蛾總的平均符合率均為75%;2012~2016年5年預測8、9月兩夜蛾總的平均符合率分別為80%和70%;單獨預測2016年8、9月兩夜蛾總的平均符合率分別為100%和50%。
上述數據表明,依據7、8月的降雨日平均雨量和夜蛾累計發生量,分別預測同一年的8、9月夜蛾發生量,符合率較高,尤其是兩月之間的降雨日平均雨量相差100mm/d的情況下,符合率更高。
綜上所述,通過對近幾年的夜蛾性誘數據進行分析,8、9月的降雨日平均雨量與斜紋夜蛾和甜菜夜蛾月平均單盆累計誘蛾量的負相關性較大;依據7、8月的降雨日平均雨量和夜蛾累計發生量可預測同一年8、9月夜蛾的發生量,且符合率較高,尤其是兩月之間的降雨日平均雨量相差100mm/d的情況下,符合率更高。因此,降雨日平均雨量可作為兩夜蛾中期預測預報的一個新參考因子,在兩夜蛾成蟲高發期結合溫度變化情況,可通過氣象部門的雨日、雨量中期預報,計算出降雨日平均雨量,進而預測同年8、9月的斜紋夜蛾和甜菜夜蛾成蟲的發生情況。
[1]江蘇省植物保護站.農作物主要病蟲害預測預報與防治[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228-232.
[2]賀文華,許方程,姜周鐸.斜紋夜蛾田間種群發生特點及影響因子[J].長江蔬菜,2007(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