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 孫澤鋒
摘要:現階段我國科學技術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隨之而來的是我國環境保護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已經提升到了一個新的的高度。城市經濟建設離不開農村的大力支持。但是我們也要正視經濟的發展確實給農村的環境帶來不小的壓力。經濟發展與環境建設對我們的生活影響同等重要。因此我們要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加強對環境的保護,使兩者協調發展既要建設又要環境。
關鍵詞:經濟發展;環境問題;法律制度;可持續發展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2.161
0前言
目前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非常高的成就,無論是第一產業還是第二產業,都在穩定的發展。但是我們不能忽視一個現實,我們在大好的經濟形勢下也面臨嚴峻的環境問題。水土流失,大氣污染,地下水污染都是困擾我們的環境問題。環境問題得不到解決,我們在經濟發展上取得再大的成果也是黯淡無光的。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一點,從可持續的發展角度來發展我們的經濟。保證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工作兩者協調發展。
1可持續發展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
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我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主要發展思想。可持續發展不僅可以很好的為經濟發展提供思路,同時也為我國的環境保護提供策略支持,可持續發展能夠更好為我們的經濟發展提供理論支持。重新定義了經濟與環境的關系。打破傳統的只依靠法律制度手段來保護環境的觀點。另外可持續發展多元化的發展視角也為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理論方法指導。
2我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概況
2.1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理念概述
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我國經濟建設中的重要戰略。國家經濟的發展思路,創新思想都要以可持續發展戰略為基礎,在此基礎上進行經濟開發建設。我國可持續發展理念就是要求我們在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人文建設等各個領域都要協調起來。農村是我國經濟發展的著重點,通過農村經濟的發展來帶動整個經濟的發展。農村實施可持續發展,在經濟和環境兩方面都要嚴抓。首先,我們要認識到農村實施可持續發展是一項十分繁重的工作,農村地域廣闊,加之可持續發展系統繁雜多樣。需要我們在實施過程中要采用法律手段進行實施。將環境保護,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以及經濟發展三者聯系起來。
2.2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理念三原則
在我國的農村地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需要堅持三項原則,即平衡性、協調性、持續性。平衡性是指在經濟的發展中,農村的經濟發展不能建立在破壞環境的基礎上,以犧牲農村的環境為代價。環境保護不能僅僅滿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同時也要保護好農村的環境,保證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持續性是指在環境的保護工作中我們要堅持經濟的發展,環境的保護工作,以及資源的利用三者要尋求一個合理的動態臨界點,協調好三者之間的關系。協調性是指,可持續發展需要我們在經濟發展中協調好社會,經濟,環境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力求在保證可持續發這一系統安全穩定的運行。
3環境可持續發展立法對策
3.1修改法律法規
在我國的環境保護工作中,法律起著重要的作用的。憲法是我國的根本法律。它對于法律效力的發揮有著積極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憲法中的規定也要隨著社會發展的變化進行變化。不符合要求的法律規定需要進行修改,例如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法等等。法律的修改要堅持一定的原則,力求保護農村的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法律的宣傳工作也十分重要我們要提生農民的法律意識和環保意識,讓更多的人參加到環境的保護工作中,全面提升廣大農村群眾的環保意識。真正做到環保與法律的緊密結合。
3.2填補農村環境立法空白
隨著我國的立法政策越來越健全,現有的關于保護農村環境的法律法規很多,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沒有具體的條例進行執行。尤其對于農村的農藥使用,規模化養殖的廢棄物處理,農膜污染處理等等。都沒有詳細的規定,這就要求我們在農村的立法要詳細,要細化,明確每一個問題都能有一條法律規定很詳細的明確的載明如何處理出現的農村環境的問題的處理方法。另外我們要做好農村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產業的等方面的立法填充。對于農村的資源資源設立有償使用,對于開發的工程項目也要進行法律規定,占用農村的土地要做好工程周邊的生態恢復工作。對于農村的環境保護工作我們也要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管理方法和管理經驗,同時結合我國的農村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機的結合。
3.3構建體現農村特點的環境制度
農村的環境治理工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除了現行的環境保護制度,我們要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指定符合農村實際需要的環境保護制度更好的解決農村的環境問題。第一,我們要建立農民參與制度。在農村,農民與環境接觸最多,最能夠發現農村的環境問題出現的根源,因此必須要有農民的積極參與。同時要賦予農民一定的權益,在農村的環境保護工作中,要讓農民獲得實際的利益讓農民自覺的參與到環境的保護工作中。第二建立農村生態環境的補償制度。現有的農村環境補償制度并不能很好的實現城市污染對農村的補償。補償制度中實行的誰污染誰治理,以及排污收費,這些制度的實施雖然能夠給環境的污染提供一定的補償,但是已經不能滿足現實的要求。我們要將這一補償繼續延伸。進一步明確補償的主體,受長的主體。以及補償的標準,補償的資金來源等等。要更加細致的將環境的制度做到細致,執行到實際工作中。
4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環境問題日益嚴峻,這就要求我們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將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兩者結合起來,這不僅要求我們要從根源做起,將環境的保護法規不斷進行完善,同時還要將法律下的規章制度進行細致的梳理,保證每個環境問題都能夠找到相應的規范制度。經濟的發展同時我們要做好環境的保護工作,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為我們的下一代打下基礎。始終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實現綠色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