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貴明 周意超 李 明 劉 琴 張晶晶
(1.玉溪師范學院資源環境學院;2.江西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重慶某螢石-重晶石礦礦物組成較為簡單,主要礦物為重晶石、螢石、方解石,石英少量。其中重晶石、螢石占礦物總量的85.34%,僅需拋除占礦物總量14.66%的方解石、石英等雜質即可獲得合格的螢石和重晶石混合精礦,但需實現二者的有效分離才能分別獲得螢石精礦和重晶石精礦,分選難度較大。為合理開發利用該礦石,獲得達到工業要求的重晶石、螢石精礦產品,進行選礦試驗研究。
重慶某螢石-重晶石礦BaSO4品位52.57%,CaF2品位32.77%,礦石化學多元素分析結果見表1,礦物體積含量見表2。

表1 礦石化學多元素分析結果 %
注:P的含量單位為g/t。

表2 礦石礦物體積含量 %
由表1、表2可知,該礦石有用成分為CaF2和BaSO4,不能利用的成分主要為CaCO3及少量的SiO2等雜質。由于BaSO4品位高達CaF2品位的1.6倍,從CaF2中分離BaSO4難度較高。CaCO3以方解石的形式產出,品位11.96%,但方解石與螢石可浮性極為相似,二者分離也較為困難。礦石硫含量7.51%,均為重晶石中的硫,鐵和磷含量均很低。礦物成分簡單,主要由重晶石、螢石、方解石組成,另有少量石英等。
(1)重晶石。重晶石是礦石主要有用礦物之一,與螢石緊密共生,以葉片狀、板柱狀半自形晶為主。粒度粗細不均,一般0.5 mm×1.0 mm~5 mm×10 mm左右。由于受后期應力作用影響,重晶石晶體發生彎曲、具波狀消光,局部見碎裂現象,可見少量粒度較小(一般小于1 mm)的半自形或他形重晶石,呈細脈狀、似脈狀分布于礦石中,被方解石交代呈島嶼、 碎片狀,呈殘余結構。
(2)螢石。螢石也是礦石的主要有用礦物之一,以他形晶為主,呈粒狀、不規則粒狀,粒度大小不等,一般0.5~20 mm,最大20 mm×40 mm左右,分布于其他礦物粒間,對重晶石進行交代,或被后期方解石交代,呈殘余結構。
(3)方解石。方解石為主要脈石礦物,呈半自形—他形粒狀分布于重晶石、螢石粒間,或呈脈狀、網脈狀、斷續脈狀、似脈狀分布于重晶石、螢石裂隙中,粒度0.05~5 mm不等。
(4)石英。石英以他形粒狀為主,少量呈自形晶,多以粒狀鑲嵌于集合體中產出,粒度0.01~0.1 mm,后期脈狀產出者粒度較粗,一般為0.1~0.4 mm,并可見少量0.4 mm×1.0 mm的自形晶。
根據礦石性質,以十二烷基硫酸鈉作重晶石捕收劑、Na2CO3為pH調整劑、Na2SiO3為脈石抑制劑,選擇Na2SiO3、栲膠、硫酸鋁、木質素磺酸鈉、NaF中的部分藥劑作為螢石浮選的組合抑制劑,油酸為捕收劑,進行重晶石、螢石浮選回收試驗[1-6]。
2.1.1 磨礦細度試驗
在重晶石粗選Na2CO3用量400 g/t、Na2SiO3用量1 000 g/t、十二烷基硫酸鈉用量1 500 g/t,螢石浮選組合抑制劑Na2SiO3用量413 g/t、Na2SiF6用量103 g/t和糊精用量413 g/t、捕收劑油酸用量290 g/t的條件下進行磨礦細度試驗,流程見圖1,結果見圖2。

圖1 磨礦細度試驗流程
圖2表明,隨著磨礦細度的增大,重晶石精礦CaF2品位和回收率變化不大,說明單從重晶石選別角度來看,磨礦細度-0.074 mm 69.81%時即可滿足要求。從螢石浮選角度分析,隨著磨礦細度的增大,尾礦CaF2品位先基本不變后迅速上升;當磨礦細度-0.074 mm 75%時,尾礦CaF2品位最低,因此確定磨礦細度-0.074 mm 75%。

圖2 磨礦細度試驗結果
2.1.2 Na2CO3用量試驗
固定其他條件不變,在磨礦細度-0.074 mm 75%的條件下按圖1流程進行Na2CO3用量試驗,結果見圖3。

圖3 Na2CO3用量試驗結果
圖3表明,Na2CO3用量對重晶石精礦指標影響不大,均能達到國標要求。Na2CO3用量對螢石精礦指標影響較大,當其用量為3 300 g/t時,螢石精礦CaF2品位81.95%、回收率72.89%,指標最好,因此確定Na2CO3用量為3 300 g/t。
2.1.3 Na2SiO3用量試驗
在磨礦細度-0.074 mm75%、Na2CO3用量3 300 g/t的條件下,固定其他條件不變,按圖1流程進行Na2SiO3用量試驗,結果見圖4。
從圖4可以看出,隨著Na2SiO3用量的增加,重晶石精礦CaF2品位、回收率逐漸下降,但下降幅度較小,螢石精礦CaF2品位和回收率則先增加后減少,在Na2SiO3用量為1 000 g/t時達到峰值,在條件試驗確定的最佳藥劑制度下,重晶石優先浮選—螢石浮選指標見表3。

圖4 Na2SiO3用量試驗結果
Na2SiO3用量過大,阻礙了捕收劑在螢石表面的吸附,因此確定Na2SiO3用量為1 000 g/t。

表3 優先浮選最佳條件指標
由表3可以看出,原礦優先浮選重晶石再浮選螢石工藝流程螢石精礦CaF2品位僅71.23%,難以獲得合格的螢石精礦,同時尾礦中螢石含量也較高。因此進行重晶石、螢石混合浮選—粗精礦重晶石、螢石分離浮選試驗。
在優先浮選條件試驗的基礎上,調整混合浮選藥劑制度,進行螢石分離浮選藥劑制度試驗,流程見圖5。其中M指酸性水玻璃,Y指栲膠,A指硫酸鋁,這3種藥劑作為脈石組合抑制劑。試驗流程見圖5,結果見表4。
從表4可知,在藥劑制度為4的條件下浮選結果最好。在栲膠用量53.3 g/t、硫酸鋁用量26.7 g/t、木質素磺酸鈉用量800 g/t、NaF用量267 g/t、油酸用量300~400 g/t的藥劑制度下,尾礦2 CaF2產率和回收率最低,CaF2品位也較低,螢石精礦CaF2品位88.37%、回收率85.86%,綜合指標良好。
在上述試驗的基礎上進行混合浮選—重晶石、螢石分離浮選閉路試驗,流程見圖6,結果見表5。
從表5試驗結果可以看出,原礦在磨礦細度-0.074 mm 75%,經1粗1掃混合浮選—粗精礦1粗2精1掃優先浮選重晶石-重晶石浮選尾礦1粗4精1掃螢石浮選流程選別,可得到重晶石精礦產率52.44%、BaSO4品位94.83%、回收率97.00%和螢石精礦產率30.33%、CaF2品位90.06%、回收率82.86%的良好指標。

圖5 混合浮選試驗流程

表4 混合浮選試驗開路流程螢石浮選指標 %

表5 閉路試驗結果 %
(1)重慶某螢石-重晶石礦主要有用礦物重晶石和螢石占礦物總量的85.34%,BaSO4和CaF2分別為52.57%、32.77%,主要雜質CaCO3以方解石的形式產出。由于方解石與螢石可浮性極為相似,因此實現螢石與方解石及螢石與重晶石的分離較為困難。
(2)在最佳藥劑制度下,原礦磨礦至-0.074 mm 75%,經1粗1掃混合浮選—混合精礦1粗2精1掃重晶石優先浮選—重晶石浮選尾礦1粗4精1掃螢石浮選閉路流程選別,可獲得產率52.44%,BaSO4品位94.83%、含CaCO31.50%,回收率97.00%的重晶石精礦,產率30.33%,CaF2品位90.06%、含CaCO34.62%,回收率82.86%螢石精礦。
(3)該螢石-重晶石礦選礦工藝流程藥劑種類多、對溫度較敏感,需進一步研究、優化后,才能實際應用。
[1] 劉志紅,常 浩,謝春妹,等.螢石與重晶石浮選分離試驗研究[J].化工礦物與加工,2009(9):12-14.
[2] 周 菁.鎢鉬鉍螢石復雜多金屬礦選礦工藝方案研究[J].有色金屬:選礦部分, 2009(6):19-22.
[3] 曹占芳,鐘 宏,宋 英,等.遂昌螢石礦的工藝礦物學及其浮選性能[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12(3):439-444.
[4] 周文波,鄧玉珍.難選螢石礦礦石浮選工藝研究[J].礦產綜合利用,2004(3):10-13.
[5] 印萬忠,呂振福,李艷軍,等.平泉方解石型螢石礦選礦試驗研究[J].礦冶,2008(1):1-4.
[6] 李洪潮,張成強.河南某難選螢石礦選別工藝研究[J].非金屬礦,2008(5):17-19.

圖6 混合浮選—重晶石、螢石分離浮選閉路試驗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