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俊虎 馬 偉
(1.霍州煤電集團豐峪煤業有限責任公司;2.尤洛卡精準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某煤礦井田內斷裂構造及陷落柱發育,井田構造復雜程度為中等。1301綜采工作面是井田11#煤層13采區的第一個工作面,是主要的接替工作面。經探查,該工作面多斷層,地質條件復雜,此外,工作面上部(垂直距離約9.9 m)包含有10#煤層的殘留煤柱,工作面回采時有可能會受到上部殘留煤柱(寬20 m)的影響,因而,有必要在該工作面開采前對其應力特點進行分析研究,一方面,可以驗證上覆殘留煤柱是否對工作面的回采造成影響,以及殘留煤柱區域的應力特點;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斷層區域的應力特點,在工作面回采以及后期巷道維護時提供可靠的依據;再者,研究超前支承應力有利于工作面回采時超前支護。分析結果對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1301工作面地面標高為+630~+730 m,井下標高為+442~+512 m。煤層整體為緩傾斜單斜構造。工作面運輸順槽走向長644 m,回風順槽走向長678 m,傾斜長132 m。煤層傾角為1°~9°,平均傾角為5°,煤層厚1.57~1.77 m,平均厚1.68 m,煤種牌號為肥煤。工作面直接頂為泥巖或砂質泥巖,平均厚2.90 m,基本頂為粉砂巖,平均厚3.35 m,直接底為石英砂巖,平均厚2.30 m,基本底為石灰巖,平均厚2.28 m。煤層頂底板特征見表1。
柴俊虎(1972—),男,工程師,031400 山西省霍州市。

表1 煤層頂底板特征
工作面采用單一走向長壁后退式綜合機械化采煤法采煤,一次采全高,沿頂底板推進,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工作面計劃選用MG150/345-WDK型雙滾筒采煤機落煤、裝煤,采用SGZ-630/400型刮板輸送機(雙機)、SZB-730/75C橋式轉載機、SSJ-1000型膠帶輸送機聯合運煤,ZY3300-11/26型雙掩護式液壓支架支護頂板。
地表對應位置為尚家溝村南西側的山谷與山頂,為農用耕地與山坡荒地,其余方位無其它建筑物。由于采高較小,裂隙帶影響范圍小,根據調查分析,工作面回采期間裂隙帶不會溝通地表,僅會產生局部微小裂隙,對地表基本無影響。工作面東南側為三采區正在推進的304綜采工作面,西側為一條6 m的正斷層,西南側為原三采區皮帶巷與原三采區回風巷,東北側為十三采區專用回風巷、皮帶巷與輔助運輸巷,工作面上部為三采區10#煤層306、308采空區。1301工作面位置情況見圖1。

圖1 1301工作面位置示意
依據經驗,工作面開采后,對上覆巖層垂直方向的影響距離約6~8倍采高[1-2],因此,所建模型尺寸為183 m×42 m(寬×高),巖體的垂直應力σzz=13 MPa,水平應力σxx=σyy=0.51σzz。模型的邊界約束條件為左右邊界只約束x方向的位移,前后邊界只約束y方向的位移,即對模型左右、前后邊界進行單約束;下部邊界為全約束;上部邊界不約束,FLAC3D將單元之間的不平衡力重新加到各節點上,為自由邊界。采用六面體單元,共劃分62 050個單元。計算時,模型的本構模型選用莫爾-庫侖塑性模型,巷道圍巖物理力學參數見表2。

表2 巷道圍巖物理力學參數
由于FLAC3D前處理能力較弱[3-5],因而本模型在建立過程中,先使用ANSYS軟件建立模型,然后再利用ANSYS-FLAC3D轉化程序,將模型導入FLAC3D中。數值模型見圖2。由于FLAC3D模擬軟件在求解微分方程時采用顯示差分法,因而對工作面采空區進行了相似模擬處理[6]。另外,為更加直觀地展現數值模擬情況,將FLAC3D的數值模擬結果導入到Tecplot軟件,生成相應的數值等高線圖。

圖2 FLAC3D計算模型
圖3為1301工作面未開采時上覆殘留煤柱區域初始應力分布。由圖3(a)可知,上覆殘留煤柱處產生了較大的應力集中,最大值為22 MPa,殘留煤柱對1301工作面影響長度約40 m,其中,最大值出現在殘留煤柱左側正下方的1301工作面區域,應力達到17 MPa,略大于煤柱右側下方的工作面區域(15 MPa),該種情況有可能受煤層傾角的影響,此外,受上覆采空區影響,1301工作面兩側出現大小不同的卸壓區域。由圖3(b)可知,工作面區域最大水平應力為8 MPa,因而,在該區域進行工作面回采時,應加大支護力度,預防垂直應力所造成的工作面事故。
圖4為1301工作面未開采時斷層區域初始應力分布。由圖4(a)可知,受上覆采空區影響,斷層區域的1301工作面垂直方向應力有一定的卸壓效果,垂直應力約12 MPa,略低于工作面平均值(約13 MPa);另外,在采空區右側的斷層處出現了垂直應力集中的現象,說明該區域斷層有活化風險,應力若持續增加,該處斷層有可能突然下滑,導致沖擊;如果1301工作面進行回采,在工作面靠近斷層側,也會造成應力集中,此時為預防斷層突然下滑,應加大該區域巷道的支護強度,提高工作面支架的支撐強度。由圖4(b)可知,工作面區域水平應力為6~8 MPa,低于工作面垂直方向的應力,因而,該區域也是主要受垂直方向應力的影響;另外,在采空區右側的斷層處同樣出現了水平應力集中的現象,因而,為預防斷層突然下滑,在1301工作面回采期間,應加大該區域巷道的支護強度,提高工作面支架的支撐強度。

圖3 1301工作面未開采時上覆殘留煤柱區域初始應力分布(單位:MPa)

圖4 1301工作面未開采時斷層區域初始應力分布(單位:MPa)
圖5為殘留煤柱下1301綜采工作面超前支承應力情況。可知,超前支承壓力影響區域約25 m,其中,最大超前支承壓力在工作面超前距離約7 m,最大值為20 MPa,工作面頂板壓力約15 MPa,從模擬結果以及動載系數的統計規律(最大不超過2)看,工作面回采所采用的ZY3300-11/26型雙掩護式液壓支架(最大支護強度42 MPa)完全可以滿足工作面的支護要求。
(1)考慮到FLAC3D在求解微分方程時采用顯示差分法,建模時對工作面采空區進行了相似模擬處理,數值分析的結果更符合現場實際情況,為1301綜采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提供更為可靠的應力依據。
(2)工作面開采前煤柱下方區域主要受垂直應力,最大值出現在殘留煤柱左側正下方1301工作面區域,應力達到17 MPa,在該區域進行工作面回采時,應加大支護力度,預防垂直應力所造成的工作面事故。

圖5 殘留煤柱下1301綜采工作面
(3)工作面開采前斷層附近的工作面區域主要受垂直應力,最大值約12 MPa;1301綜采工作面回采時,在工作面右側靠近斷層處預計會產生垂直應力與水平應力雙集中,為預防斷層突然下滑,應加大該區域巷道的支護強度,提高工作面支架的支撐強度。
(4)工作面回采后,1301綜采工作面超前支承壓力影響范圍約25 m,最大超前支承壓力在工作面超前距離約7 m;工作面頂板壓力約15 MPa;ZY3300-11/26型雙掩護式液壓支架可以滿足工作面的支護要求。
(5)利用FLAC3D數值分析軟件,對1301綜采工作面在回采時面臨的殘留煤柱、斷層等應力情況進行模擬,及時掌握了工作面的應力特點,給出了相對應的預防及處理措施,實現工作面的合理控制以及巷道的有效支護。
[1] 譚云亮.礦山壓力與巖層控制[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7.
[2] 馬 偉.高預應力錨網索非對稱耦合支護在大傾角煤層復合頂板中的應用研究[D].青島:山東科技大學,2014.
[3] 陳育民,徐鼎平.FLAC/FLAC3D基礎與工程實例[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8.
[4] 曾 壘,項一凡.用FLAC3D實現綜放工作面三維礦壓模擬的探討[J].煤炭工程,2007(6):86-88.
[5] 張瑞鵬,任文強.基于FLAC模型下對8506工作面礦壓顯現規律的模擬[J].山東煤炭科技,2017(1):44-48.
[6] 尚振華,唐紹輝,焦文宇,等.基于FLAC3D模擬的大規模采空區破壞概率研究[J].巖土力學,2014,35(S2):3000-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