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學
摘 要:健康旅游把健康和旅游兩大熱點緊密結合在一起,在旅游過程中達到健康養生之目的,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發展大健康旅游產業意義重大。內蒙古有著豐富的生態、醫藥、美食、溫泉、運動等健康旅游資源,資源品味高、組合性強,發展大健康旅游優勢明顯。要針對目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從思想認識、體制機制、規劃設計、項目建設、科技支撐、品牌推廣等方面進行系統設計,整體推進。
關鍵詞:內蒙古 大健康旅游 資源優勢 發展對策
大健康是根據時代發展、社會需求與疾病譜的改變,提出的一種全局性理念。它追求的不僅是個體的身體健康,還包含精神、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完全健康;提倡的不僅有科學的健康生活,更有正確的健康消費等。
健康旅游是以追求身心健康為主要內容、以旅游活動為載體的一種特色旅游,即將有助于身心健康的項目融入旅游活動之中,在旅游過程中達到健康養生之目的。包括兩個類型:一種是以提高和改善旅游者身體健康狀況為目的的活動,另一種雖不以此為目的,但在旅游過程中同樣提高和改善了旅游者身體健康狀況的活動。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以及旅游觀念的轉變,健康旅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推崇。
一、發展大健康旅游的重要意義
健康追求的是身心的良好狀態,旅游追求的是精神的美好享受,旅游與健康居于“五大幸福產業”的前兩位。健康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最核心、最重要的支點,旅游是當前最受追捧的休閑活動,健康旅游把健康和旅游兩大熱點緊密結合在一起,拓展了各自的功能,實現了身體和精神的雙重目標,市場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
(一)符合廣大人民群眾對健康的渴求
隨著現代社會的工業化、城鎮化和人口老齡化,以及疾病譜、生態環境、生活方式變化所導致亞健康人群的增加,使人們健康意識普遍提高,對健康養生有迫切的訴求。
(二)符合健康中國發展戰略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全民健康,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將“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列入“十三五”規劃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李克強總理強調:“要促進與養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的五大融合,催生更多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要始終堅定不移的實施健康中國戰略。
(三)符合旅游業轉型升級的發展要求
大眾旅游時代的旅游需求趨向多樣化、個性化,對旅游產品和服務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也必須不斷創新。健康旅游正是適應了時代的變化和要求,為旅游者提供新產品、新體驗、新感受。
(四)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
旅游業是最能完整體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產業之一,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的生力軍。發展大健康旅游更是全面反映了以人為本、共享發展的價值追求,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內蒙古大健康旅游資源分析
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從這個意義說,凡是能促進人們身心健康的旅游資源要素都是可以開發健康旅游產品。內蒙古的健康旅游資源種類多樣、品味高、開發潛力大,而且組合性強,形成的旅游產品內容豐富,具有很強的市場吸引力。
(一)生態環境資源
內蒙古自然生態系統完整,環境質量優良,空氣清新,氣候宜人。世界著名的四大草原有兩處在內蒙古,分別是錫林郭勒大草原、呼倫貝爾大草原;還擁有占國內森林面積1/9的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被譽為“祖國的綠色寶庫”。
(二)中蒙醫藥資源
1.蒙醫藥資源。蒙醫以灸療為主,蒙藥以植物藥為主,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蒙藥方劑具有“生、猛、簡、廉、綠色”等特點,正符合當今世界的“回歸自然、崇尚綠色”的時尚和醫學發展趨勢。內蒙古蒙醫藥的科研實力雄厚,內蒙古醫科大學的蒙藥學是國家重點建設特色專業和學科;內蒙古民族大學建有“蒙醫藥研發工程重點實驗室”,是國家發改委的創新能力建設項目。
2.中醫藥資源。傳統中醫藥歷來就有“天人合一、頤養天年”“上醫治未病”等養生和保健理念,這些都與現代的健康產業理念高度契合。內蒙古森林和草原的野生中草藥種類眾多,天然無污染。赤峰市牛家營子中蒙藥材生產基地,被科技部列為全國“五大綠色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其中北沙參、桔梗的數量和質量居全國之首,是全國八大藥材市場之一。
(三)溫泉養生資源
溫泉水具有非常好的醫療保健功能,可以治療多種疾病。興安盟阿爾山溫泉是中國獨有、世界最大的礦泉群,水質好、礦化度高、儲量大;赤峰市寧城溫泉是全國水溫最高溫泉之一,水溫達96℃;克旗溫泉含47種微量元素,又是低放射泉;敖漢溫泉氡含量為232.47Bq/L,為全國溫泉之最;此外還有烏蘭察布市岱海溫泉、鄂爾多斯市的碧海陽光溫泉等。
(四)健康美食資源
內蒙古絕大多數地區空氣、水質、土壤等保持著良好的潔凈水平,是天然的綠色食品生產基地。位于北緯45°的世界優質奶牛帶、黃金玉米帶,擁有世界最好天然草原牧場,是世界旱作農業發源地、世界小米之鄉。生產的牛羊肉、各類雜糧、山野菜、冷涼蔬菜,純天然無污染,是綠色健康食品。
(五)運動康體資源
1.冰雪運動資源。滑雪運動具有較強的刺激性和強身健體功能。內蒙古具備良好的開展室外滑雪旅游的自然條件,其中大興安嶺地區積雪厚度超過20cm,積雪期可長達6個月,屬于全國積雪最豐富的區域,且良好的地形為開展高山滑雪旅游創造了條件。冰雪與森林、草原、沙漠地理等環境組成了奇特的冬季景觀,特別是冰雪與溫泉形成的“冰火兩重天”鮮明對比,別具一格。
2.馬術運動資源。騎馬是一項集休閑、娛樂、健身、康復于一體的時尚高雅運動,素有“運動之王”之稱,而且不受季節和氣候的限制。有數據顯示,騎馬10分鐘相當于接受1萬次按摩,騎馬慢跑30分鐘等于跑步鍛煉2500米,奔跑1小時消耗2700卡路里。騎馬還能治療植物神經系統、泌尿系統和生殖系統等方面的疾病,歐洲越來越多的醫療康復機構與馬術俱樂部聯動,進行騎馬康復治療,甚至出現了不少專門的醫療馬術館。內蒙古擁有良好的馬匹繁育馴養自然條件,蒙古民族具有養馬、馴馬的歷史傳統和厚重的馬文化底蘊。全區馬匹數量占全國的10%左右,具備發展馬術運動的馬業基礎、運動設施、人才隊伍和活動經驗等優勢。錫林郭勒盟有“中國馬都”稱號,鄂爾多斯市、通遼市等地區的馬產業發展較快。
3.戶外運動資源。戶外運動包括登山、攀巖、懸崖速降、露營、野炊、定向運動、漂流、探險等項目,具有挑戰自我、增強自信、強身健體等功能。內蒙古高山、丘陵、沙漠、河流等地質類型多樣,開展戶外運動資源豐富,潛力巨大。
三、內蒙古健康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資源挖掘不充分,缺乏健康旅游特色
由于對健康旅游的內涵缺乏充分的認識,目前內蒙古的健康旅游主要局限于森林、草原、水域、山地和體育旅游等傳統旅游項目,沒有對旅游資源的健康功能進行深度挖掘,旅游產品的保健養生效應不明顯,沒能全面體現健康旅游的特色。如溫泉開發多是酒店概念,主要功能是住宿;美食主要體現民族特色,沒有形成營養美食、健康美食、藥膳等概念;冰雪旅游要么專業化,要么就是純粹娛樂化;馬術運動高檔的貴族化,低檔次的就是游客騎馬,缺乏中檔次的健身馬術。
(二)產品科技含量低,旅游項目開發同質化
目前開發的各類健康旅游產品仍沿用傳統的旅游產品設計方法,缺乏對人體健康要素與旅游資源、產品、服務關聯性的深入分析和科學研究,設計理念落后,產品科技含量低,同質化現象嚴重。如溫泉資源豐富,建有溫泉小鎮近10家,但溫泉產品開發卻多以酒店功能為主,沒有充分挖掘醫療藥用功能和休閑功能,缺乏特色的溫泉體驗場館、科技設備和醫療保健服務,沒有一家像法國依云小鎮那樣,形成匯集世界各地化妝品、食品和醫療廠商,集觀光、休閑、醫療于一體的溫泉小鎮。
(三)產業融合度不高,尚未形成健康旅游新業態
健康旅游是健康與旅游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新業態、新模式。雖然目前有關健康的內容在一些旅游項目中有所體現,但處于從屬和補充位置,而不是主角,尚未構成具有吸引力的目標性旅游產品。旅游與醫療康養、中蒙醫藥、體育運動、營養美食等沒有實現深度融合,仍處于自成體系、獨立發展的狀態,未形成整體合力,更談不上新業態。
四、推進內蒙古大健康旅游產業發展的建議
發展健康旅游,需要從思想認識、體制機制、規劃設計、項目建設、科技支撐、品牌推廣等方面,進行系統研究、整體推進。
(一)樹立“大健康、大旅游”理念,加強統籌規劃協調
旅游業是關聯性極強的產業,具有廣泛的跨界融合特質和分享經濟特征。健康產業也不僅包含醫藥醫療產業,還包含相關的休閑養生、營養保健、身心放松等產業。旅游與健康產業的融合,可以相互補充、相互支撐、相互促進,形成以利益為紐帶的產業聯結,產生財富共享效應。
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大健康旅游專項發展規劃”。統一協調各地區之間的關系,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協調旅游、衛生、醫藥、體育、農業、食品、文化等部門的關系,優化產品結構。逐步形成認識統一、分工明確、協調有序、相互融合的健康旅游發展新格局。
(二)以項目建設為重點,抓好健康旅游示范區建設
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旅游局《關于開展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基地、項目)創建工作的通知》精神,開展具有內蒙古特色的健康旅游示范區(基地、項目)建設工作,推動各地政府優先選取健康旅游資源及產品有基礎、有特色、有優勢的地區和項目,創建一批具有示范效應的健康旅游示范區(基地、項目),發揮引領作用。要在自治區政府主管部門的指導下,成立專家委員會,具體負責健康旅游示范區(基地、項目)有關標準制訂、遴選評審、建設驗收、業務指導等技術性工作。
(三)實施“科技與創新”雙輪驅動,提升健康旅游層次
健康旅游需要有力的科技支撐。一是健康旅游項目設計開發必須建立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之上,關乎人的健康甚至生命來不得虛假,需要科學實驗和真實的數據;二是深度挖掘豐富的健康旅游資源,利用現代高新技術,針對人們的健康需求,研究開發健康旅游新項目、新產品;三是健康旅游的宣傳推廣也必須改變一般旅游產品的推介方式,要充分運用現代互聯網技術,用科學數據和事實說話,才具有公信力和說服力。
健康旅游產品需要創意創新。健康旅游項目設計開發要有新意,不但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更要通過新產品的創意設計,激發潛在的需求,創造出新的需求,引領健康旅游消費潮流。
(四)創新旅游投融資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和政府的作用
根據中央有關文件精神,結合自治區具體情況,在原有旅游業、中蒙醫藥、體育健身的相關政策的基礎上,制定促進健康旅游發展的扶持政策。創新旅游投融資機制,整合財政渠道的相關投資和專項資金,通過設立發展基金的方式統一使用,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通過政策導向和優惠扶持,撬動和引導社會及民間資本投資健康旅游產業。
(五)充分發揮自然條件的優勢,建設避暑養老養生基地
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和消費水平的提高,使老年人“候鳥型”養老成為現實,每年幾十萬東北老人到海南過冬就是實證。南方夏季炎熱、陰雨、潮濕甚至洪水,使老年人夏季難熬;而內蒙古生態環境好,夏季涼爽,是避暑勝地。應充分發揮地域優勢,開發養老養生地產,讓冬季“北雁南飛”與夏季“南燕北飛”遙相呼應。具體可根據情況與鄉村振興戰略、新型城鎮化建設、旅游地產開發相結合。
(六)打造“純凈內蒙古,健康北疆游”的健康旅游品牌
“純凈”指無污染的、單純潔凈的。內蒙古具有最適合發展健康旅游的“四凈”優勢,即自然的生態、潔凈的山水、清新的空氣、綠色的食品,這是最受現代人歡迎的健康旅游資源。要以此為特色和重點進行宣傳推廣和旅游目的地營銷,形成內蒙古新的旅游吸引物。
參考文獻:
[1]薛群慧,白鷗.論健康旅游的特征[J].思想戰線,2015,(6).
[2]羅明義,羅冬暉.關于發展“大健康旅游”之我見[J].旅游研究,2017,(2).
[3]吳之杰,郭清.我國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對策研究[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4,(3).
[4]邵琪偉.發展健康旅游產業潛力巨大[J].中國科技產業,2017,(3).
(作者單位:內蒙古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張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