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音
2017年,鄭州被評為中國“一帶一路”最具開發潛力城市榜第二位,僅次于香港。
鄭州的飛躍,得益于抓住國家發展大機遇,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贏得了戰略主動。
“米”字形快速鐵路正在織網成形,將構筑一個覆蓋北京、西安、武漢等30多個重要城市的“3小時經濟圈”,直達全國主要大中城市的8小時經濟圈,以鄭州為中心,500公里為半徑的圓即可覆蓋我國3.5億人口,700公里為半徑的圓可覆蓋我國7.2億人口……
中歐班列“朋友圈”不斷擴大
2018年元旦前夕,一聲汽笛刺破長空,滿載著90標箱貨物的中歐班列(鄭州)緩緩啟動,一路向西駛向萬里之外的德國漢堡。搭乘這趟班列運送玫瑰花苗的河南南陽文鮮月季科普基地總經理李付昌說:“班列上冷藏設施完善,非常有利于花木保鮮,與海運相比,搭乘班列能節省26天,更加方便快捷。”
從2013年7月18日首班開行以來,中歐班列(鄭州)從每月一班去程增長到如今每星期“去八回八”。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實現高頻次、常態化、均衡化開行的中歐國際班列,其貨源遍布包括日韓在內的歐亞近30個國家和地區,貨物集疏網絡延伸最廣。
通過中歐班列(鄭州)運送至歐洲、亞太地區的絲路洋貨極為可觀。
截至2017年底,班列累計開行1008班,總累計貨值52.24億美元;運往歐洲的貨物共計1300多種。2017年1月至5月份,鄭州對歐洲的出口額共增長254.9%,其中,對歐盟的出口額增速達到了245.3%。
中歐班列(鄭州)運營主體鄭州國際陸港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楊文俊介紹,中歐班列(鄭州)在國內集疏以鄭州為核心,已覆蓋全國四分之三的省份;在境外,向東輻射到日本、韓國等亞太地區,向西在德國構建以漢堡為樞紐的歐盟業務網絡。目前,網絡遍布歐盟和俄羅斯及中亞地區24個國家121個城市,境內合作伙伴達2100多家,境外合作伙伴達780多家。
中歐班列(鄭州)還發展運貿一體化,以貿易促進物流發展。鄭州國際陸港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300多家企業建立直接合作關系。截至2017年11月底,線上線下總銷售額達3000多萬元。
在鄭州國際陸港公司的信息集成系統前,一條條來自全球各地的發貨信息正在滾動。“每天大概有300單。原來一個月也就100多單。現在幾乎班班滿載,需要提前一周才能訂到艙位。”楊文俊表示,中歐班列(鄭州)2018年可望開行500列。
上海臺驊貨運代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孔衛東直言,中歐班列的優勢很明顯,“時間是海運的1/3,費用是空運的1/3”。
中歐班列(鄭州)如今已覆蓋中國四分之三的省份,在境外覆蓋24個國家121個城市,合作伙伴1700余家。它的“朋友圈”還在不斷擴大。數據顯示,中歐班列(鄭州)省外的貨物運量占到了80%,其中日本、韓國的貨物達20%。
這條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和波蘭等國,全程10214公里的貨運線,開啟了中國與歐洲的“新絲綢之路”。
波蘭陸港公司出口經理Piotr Gonik表示:中歐班列的開通創造了更多的機遇,貨物轉運流程減少,實現了發貨人所在地至收貨人所在地的鐵路直達運輸,大大地節約了運轉時限,并可有效地避免轉運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對外經濟版圖的蓬勃發展,得益于河南不斷強化的樞紐地位,如今,鄭萬高鐵、鄭合高鐵已經開工,鄭太高鐵加快建設,鄭濟高鐵正式獲批……鄭州一躍成為全國城市中的“高鐵新貴”,重新夯實了鄭州作為全國鐵路心臟的樞紐地位,也為中歐班列(鄭州)在同品牌中保持各項運行指標持續領先,奠定了堅實基礎。
“河南快車”馳騁“陸上絲路”
2017年12月25日19時30分,一列滿載著汽車配件、電子產品、玫瑰種苗等大批貨物的中歐班列(鄭州)緩緩啟動,踏上開往德國漢堡的征程。也正是這趟班列將中歐班列(鄭州)的開行總數刷新至1000班。
“1000班是一個極具標志意義的數字,預示著中歐班列(鄭州)步入了加速發展的‘快車道。”楊文俊激動地說。
從2013年開行至今,中歐班列(鄭州)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攀升——從最初的每月一班已加密至如今的每周“去八回八”,開行頻次提升64倍,成為中歐物流大通道上唯一一列高頻次往返滿載、均衡對開的中歐班列,構筑起河南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點。
一組組數據見證著中歐班列(鄭州)的“成長速度”:2017年以來,班列已累計開行493班,貨值27.75億美元、貨重28.3萬噸。而從2013年7月18日首班開行算起,班列累計開行1000班,貨值52.26億美元、貨重51.82萬噸。
“無論班次還是貨值、貨重,2017年一年跑出了前幾年的總和。”楊文俊說。
在全國開行的班列中,中歐班列(鄭州)不是開跑最早的,但卻在一步步實現“彎道超車”。目前,中歐班列(鄭州)載貨量、集疏網絡覆蓋區域及市場化綜合運營能力穩居全國中歐班列前列。
“現在班班爆滿,客戶需要提前一周時間才能訂到艙。在企業眼中,中歐班列(鄭州)已變身‘黃金班列。”鄭州國際陸港公司副總經理石文松介紹說。
貨源不斷增多,是班次加密的信號。據介紹,中歐班列(鄭州)已形成境內境外雙樞紐和沿途多點集疏格局,“一單到底”的公鐵空海多式聯運體系正逐步成型。目前,省內貨源僅占20%、省外貨源占80%,班列網絡已遍布歐盟和俄羅斯及中亞地區24個國家121個城市,國內服務企業300余家,合作伙伴1700多家,境外合作伙伴達780多家,承運進出口貨物種類達1300多種。
“我們率先推行完整的‘一票式門到門全鏈條服務模式,客戶只要備齊相應資料,把貨物交給我們,就可以當甩手掌柜了。”楊文俊說,提供別人提供不了的服務,最大限度方便客戶,是班列貨源充足的保障。
多元業務的開展也在不斷夯實中歐班列(鄭州)的“硬實力”。中歐班列(鄭州)是國內唯一具備特種集裝箱自主配置和運營能力的班列,是唯一實現國際集裝箱冷鏈業務常態化的班列。目前,在中歐班列(鄭州)運輸的貨物中,冷鏈物流運貨量占10%,貨值占20%~25%。此外,依托特色口岸的汽車進口、跨境電商、一般國際貿易、國際運郵等增值業務也在不斷豐富和拓展。
楊文俊介紹說,明年,中歐班列(鄭州)將增開除漢堡、慕尼黑之外的歐洲第三站點,進一步提升開行頻次和開行質量,力爭全年開行650班至700班,為河南自貿試驗區、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物流樞紐和現代國際物流中心建設提供更加強勁的支撐。
從搶跑到并跑再到領跑
目前,中歐班列的競爭已進入了更高水平階段,從搶跑到并跑再到領跑,中歐班列(鄭州)充分展現了自己的實力。
從最初的每月一班加密至每周“去八回八”,中歐班列(鄭州)在載貨量、集貨半徑等關鍵指標上后來居上,成為全國中歐班列中的“領跑者”。更為重要的是,中歐班列(鄭州)一直在以“加速度”賽跑,尤其2017年以來,貨值、貨重、班次都跑出了過去幾年的總和。這說明貨源充足,各項指標呈現著良好發展勢頭。
開行四年多的時間實現1000班開行總量,每周高頻次往返滿載,省外貨源占80%,真正實現了常態化運營,中歐班列(鄭州)這樣的成績完全達到當初開通這條物流通道的目的,夯實了河南建設立體交通體系和現代物流體系、打造現代綜合交通樞紐的基礎,使河南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步伐進一步提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中歐班列(鄭州)之所以能厚積薄發,與近些年的苦練“內功”不可分:建設境內境外雙樞紐,形成沿途多點集疏格局;提高轉運效率,“一單到底”公鐵空海多式聯運持續發力;依托口岸,拓展跨境電商、汽車進口、國際運郵等增值業務;發展特殊運輸,用冷鏈物流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正是抓住了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核心要義,結合國際班列的實際需求,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與完善,中歐班列(鄭州)才在短短時間內成為真正的“黃金班列”。
目前,國內50多個城市已開通中歐班列,據國家鐵路局數據,截至2017年11月初,中歐班列總開行數量已經突破6000列,僅2017年開行的班列數就超過了3000列。要在激烈的競爭中長期保持優勢,中歐班列(鄭州)還要不斷提升軟件硬件建設水平,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要加快境外集貨樞紐建設,繼續開通漢堡、慕尼黑之外的第三站點,使更多的歐洲城市成為我們的物流支點,連點成線,連線成面,擴大在國外集散貨覆蓋面;在國內持續廣泛宣傳,進一步擴大集貨范圍、豐富貨物品種;持續在多式聯運上創新,爭取將通關效率進一步提升,充分放大班列在時效上的優勢……
中歐班列的競爭已進入了更高水平階段,從搶跑到并跑再到領跑,中歐班列(鄭州)已充分展現了自己的實力。這條長長的物流運輸線,同時寓示著這是一場長跑比賽,中歐班列(鄭州)還要做一個優秀的“長跑運動員”,持續為“陸上絲路”繁榮再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