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雯
“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地球。”如今,鄭州正憑借“跨境電商”這個支點,舞動全球。
“海淘不用等,現場提貨走”。2017年8月8日,由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傾力打造的全國首家現場提貨跨境O2O綜合體——中大門O2O新零售購物體驗中心開門迎客。試營業當天,人氣爆棚,12萬人次蜂擁購物,銷售額突破千萬。
“1210”監管模式、“秒通關”通關模式、“海淘不用等、現場提貨走”銷售模式……河南保稅集團“三個獨創”的全國領先跨境電商發展模式,連接了鄭州至全球的“網上絲綢之路”,讓世界商品“一站到家”。
這是河南“網上絲路”蓬勃發展、創新發展的最新體現。近些年來,內陸鄭州搭建起了暢通的“網上絲路”,逐步將自身的區位優勢、人口優勢,轉換成物流優勢、樞紐優勢和產業優勢,成為叫響全國的靚麗名片。
不久前,全球跨境電子商務大會在鄭州圓滿落幕,形成了“鄭州共識”,并確定“全球跨境電子商務大會”永久落戶鄭州。“這充分印證了河南在跨境電商發展中的獨特優勢和行業地位。”河南保稅物流中心總裁徐平如是說。
“河南制造”領先發力
河南有兩個羽絨產品生產大縣:光山和臺前。得益于電商的發展,每到秋冬季節,這兩個縣生產的羽絨服在線上賣遍全國及北半球多個國家。春夏也不是淡季,通過跨境電商,兩個縣的100多款產品在南半球熱賣。河南的羽絨產品覆蓋全球80多個國家,拓展了市場空間,也拉長了銷售時間。
得益于包括羽絨服等在內的“河南制造”發力,2017年上半年,全省跨境電商交易額達480.1億元,超過全省外貿額的1/5;在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方面,全省開辦跨境電商業務的現場達到8個,單量從去年日均不足5000單提升至目前日均3萬單左右;受跨境出口業務刺激,目前豫企在境外設立海外倉的數量超過60家,遍布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以及非洲、南美洲的一些國家。
“跨境電商正以開放、多維、立體的多邊經貿合作模式拓寬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路徑,也搭建了一條我省與世界各國密切經貿關系的 網上絲綢之路 。”2017年7月27日,省商務廳廳長、省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焦錦淼這樣說。
誰是河南跨境電商的明星企業?稍微熟悉相關產業的人會毫不猶豫地說:黎明重工、鄭州鍋爐、圣戈班陶瓷……
看似這些企業全是傳統制造業,但他們現在年銷售額的八成產品都是通過跨境電商銷往全球,同時也實現了河南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的初衷:發展跨境電商絕不僅僅是方便消費者通過電商平臺從境外買東西,而是要用“互聯網+外貿”實現“優進優出”。
從2016年1月跨境電商綜試區獲批后,全省越來越多的傳統外貿和制造企業就開始陸續開展跨境電商業務,出口產品種類和海外市場也不斷拓展。
在綜試區建設推進過程中,河南省印發了《關于大力發展跨境電商促進產業集群發展的指導意見》。全省范圍內,各地規劃建設了一批跨境電商產業園區,促進跨境電商與傳統產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傳統優勢產業出口持續擴大,形成了發制品、機械制造、服裝鞋帽、休閑食品等一批特色鮮明的出口產業集群。
跨境電商還有力助推了我省農產品出口,服務了農村消費需求。統計顯示,南陽食用菌2016年出口近8億美元,占全省農產品出口的四成;西峽縣利用阿里巴巴、ebay等跨境電商平臺出口企業超過50家,今年上半年跨境電商交易額19億元;家家寶公司針對烏克蘭、俄羅斯開發“菇滋菇滋”香菇脆,去年出口突破2000萬美元。與此同時,農村和山區群眾在本地也可以購買到質優價廉的國外產品,享受到了和城鎮居民一樣的便利和實惠。
國家設立跨境電商綜試區是要打造制度創新高地,做到可復制可推廣,要種“苗圃”而不是做“盆景”,因此我省既發揮鄭州市的先發優勢和首創帶動作用,又注重調動各地發展跨境電商的積極性,在全省逐步實現了從“一枝獨秀”到“眾木成林”,也初步達到了多城聯動、多點布局、多主體運行、多模式發展。
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一年半以來,有創新、有成績,下一步怎么建設?
焦錦淼說,我省仍將突出“改革創新”主線,盡快在全省推開綜合試驗區建設,全面落實《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加快完善“三平臺、七體系”,推動跨境電子商務自由化、便利化、規范化發展,力爭跨境電商總體發展水平保持全國前列,真正履行好試驗者的責任,創造更多在全國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從而助推“河南制造”更好更快走出國門,為全省外貿轉型升級提供新通道、新動力。
一單到底,貨通全球
內陸起步、領跑全國,是鄭州跨境電商發展的最顯著特點。
作為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E貿易試點)項目承建單位及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核心功能區承載主體,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從2013年7月15日開始測試以來,業務量、進出口貨值、納稅額等各項指標在全國試點城市和跨境電商綜試區中持續保持領先地位,成為全國跨境電商創新發展的風向標。
在互聯網經濟時代,作為一種新型業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打破地緣劣勢,依托優質高效的服務水平和創新能力,以及全國交通樞紐的集聚優勢和巨大人口消費市場,打造出領先全國的核心競爭力。
跨境電商之所以在鄭州發展得風生水起,成績的背后是一步步探索和實干出來的,在這其中,“三平臺七體系”的構建對于推進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尤為重要。
加快建設“三平臺”,即著力推進跨境電商線上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線下綜合園區平臺、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和企業孵化平臺建設。積極構建“七體系”,即有序推動智能物流、信息共享、金融服務、信用管理、質量安全、風險防控、統計監測等體系打造。
目前,經開綜保區以河南保稅物流中心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信息化平臺為載體,疊加海關、國檢等信息化監管服務功能,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一站式”通關服務,日均處理能力峰值可達500萬包,通關速度提升到每秒100單;航空港區“空港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國際陸港“陸港跨境通”實現跨境電商關檢無紙化一體化作業,為跨境電商企業打造一站式清關解決方案。鄭州航空港區、經開區依托綜合保稅區等海關監管區,高標準規劃建設了中大門、世航之窗、國際陸港等一批跨境電商園區,推動產業集聚;其他縣(市)區、開發區發揮各自產業優勢,打造了中國中部電子商務港、鄭州郵政圃田跨境電商產業園等跨境電商特色產業集群。目前,鄭州市有7家園區被認定為省級跨境電子商務示范園區,占全省總數的1/3。
發展向縱深推進。河南保稅物流中心E貿易全球智能物流綜合服務中心基本建成,可實現監管、分揀和派送集成作業,分撥時效由48小時提高到24小時以內,終端派送成本每包降低2元左右;新鄭綜保區建成保稅倉庫14棟共27.63萬平方米,已入駐京東全球購、唯品會、菜鳥等64家企業;此外,河南保稅物流中心、鄭州國際機場、鄭州國際陸港等多式聯運信息平臺逐步實現互聯互通,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多式聯運物流最優解決方案,實現“一單到底、貨通全球”。
除了“買全球”高歌猛進外,“賣全球”也同樣可圈可點。
鄭州市按照進出平衡的原則,大力推動跨境電商出口。鄭州經開區、航空港區通過多方努力,在總體業務量快速增長的同時,出口業務量呈現爆發式增長;引導傳統企業“上線觸網”,黎明重工、宇通重工、企鵝糧油、鄭州鍋爐等一批傳統外貿企業、工業制造企業跨境電商業務快速增長,耐火材料、電線電纜、機械制造等傳統商品出口規模逐步擴大;豫滿全球、樂橙信息、西維科技等跨境電商服務企業的綜合服務能力不斷提升,“跨境電商+工廠”正在成為跨境電商綜合服務企業的主要服務模式。
“網上絲路”閃耀“河南數據”
2017年12月26日,記者從河南保稅物流中心獲悉,鄭州E貿易交易額已突破百億元大關,創造了河南跨境電商業務發展的新紀錄,“網上絲路”閃耀著“河南數據”。
根據河南商事可視化大數據平臺顯示,截至12月25日,河南保稅物流中心提前完成年度目標計劃,跨境電商交易額達100.02億元,同比增長62.24%;納稅12.49億元,同比增長101.82%。
放在時間的坐標系中進行對比,河南保稅物流中心跨境電商業務發展一年比一年“亮眼”,其中2015年進出口單量5109.15萬單、交易額41億元,2016年進出口單量8290.3萬單、交易額64億元,而如今,交易額已突破百億元。
為使“網上絲路”更加通暢,鄭州E貿易敲開了“買賣全球”的大門。作為國家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單位以及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試區核心區,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從2013年7月15日開始測試以來,業務量、進出口貨值、納稅額、企業參與數量等各項指標在全國試點城市和跨境電商綜試區中持續保持領先,成為全國跨境電商創新發展的風向標。
無“邊”無“海”,妙招出彩。近幾年來,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創造了跨境電商領域的“鄭州模式”:首創“B2B2C”保稅備貨通關監管模式并推廣全國,“關檢三個一”“查驗雙隨機”“跨境秒通關”成為行業“臨帖”的模板。鄭州跨境電商這張河南對外開放發展、外貿轉型升級的“金名片”越擦越亮。
隨著河南自貿試驗區、鄭州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的快速推進,鄭州E貿易發展正步入新的“提速期”。目前,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已吸引入駐備案企業1300多家,累計納稅約2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5萬個,拉動投資近200億元,進出口商品輻射全球185個國家和地區,一個全球網購商品的集疏分撥中心正在加速形成。
河南保稅物流中心總裁徐平表示,下一步,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將“以進帶出”,推動出口通道打通,推進EWTO核心功能集聚區建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重要節點城市推廣跨境電商“鄭州模式”,為全球經濟繁榮發展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