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秀艷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林業工程作為一項系統性工程,從苗木培育到移植造林,除了對林業生產技術要加以重視以外,對造林工藝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對安陽林業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技術進行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林業工程;苗木培育;移植造林
中圖分類號:F316.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329031
引言
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林業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加強現代林業生產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新途徑,可以實現對各種林業資源的充分利用。育苗栽培是林業生產的重要環節,科學合理的育苗栽培可以提高林業生產水平,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這2個環節對于苗木的生長有十分嚴重的影響。一般情況下,苗木培育包括4個環節,分別是育苗、造林、經營、伐木,每一個環節之間相互補充,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對林業工程質量帶來影響。對此,要積極做好林業育苗和經營管理工作,不斷提升林業工程質量。
1 林業苗木培育技術要點
近年來林業工程建設受到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當地不斷加強林業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技術創新,加強苗木管理,使當地的森林覆蓋率不斷提升,而且經濟林栽種,還給農戶帶來較大的經濟收益。開展林業工程建設,必須要從林業苗木培育和管理方面著手,從根本上提高樹木的生長水平。苗木培育技術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選擇育苗地
育苗的前提是由適合的育苗地點,育苗地的選擇應該要堅持位置適中、交通便利等原則,同時育苗地的土壤肥力較好,具備良好的排水條件,防止積水。經過研究表明,適宜苗木生長的土壤主要有3種,分別是輕壤土、壤土以及沙土壤,如果選擇的育苗地點的土壤為沙土、粘土或者鹽堿土,則不適宜苗木生長,應該要立即對這些土壤進行改良,從而不斷提高育苗地的質量,滿足育苗土壤要求。育苗地的陽光、溫度、水分、土壤等因素要均衡,確保苗木培育工程順利開展。此外,育苗地的其他配套設施,比如道路、排水灌溉系統、建筑等,都要進行合理設置,尤其是道路,要四通八達,確保機械設備可以進入,也便于技術人員行走,及時觀察幼苗發育情況。
1.2 對育苗地土壤進行整理
各種條件都完全適合的育苗地選擇難度較大,一般在適合進行育苗的地區,土壤條件可能不滿足要求,比如有的土壤粘土成分較多、土壤堿性重等。對此,應該要及時對土壤進行改良。要增加有機肥的用量;要對土壤的土質進行分析,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改良,如果土壤偏沙質,則可以在土壤中加入混攪的泥炭土;如果土壤偏粘性,在可以將沙混進土壤中對土壤進行中和;如果土壤偏酸性,則可以在土壤中增加草木灰和石灰等堿性物質對其進行改良;如果偏堿性,則可以將大量的經過消毒和腐熟的松林土或者草炭土混合到土壤中,提高蓄肥和蓄水能力。另外,要加強土壤消毒處理,土傳病害是影響種子發芽、生長的重要原因,會降低苗木的抵抗力,所以在育苗之前要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可以采用硫酸亞鐵等藥劑來消除土壤中的病原菌,如果有地下害蟲,可以結合耕地或者播種,使用殺蟲劑將地下害蟲消滅,為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
1.3 苗木種子處理技術
在苗木栽培過程中,種子選擇和處理是十分關節的環節,種子性能直接影響到苗木的存活率和保存率,在育苗之前應該要選擇優良的母樹樹種,包括種子外形、抗病能力、抗旱抗寒能力等[1]。當前安陽市的林業樹種主要有闊葉混交林和經濟林等,合歡、國槐、黃楊、懸鈴木、圓柏、側柏、白 皮松、火炬樹、苦楝等植物較多。選擇合適樹種之后要在播種之前做好催芽處理,將苗木種子洗凈、消毒,將種子放在適宜的環境中發芽,催芽的溫度和濕度環境要適宜。
1.4 播種技術
播種時要對播種時間進行控制,一般在春季播種,因為春季的氣候、濕度、溫度等條件都比較適宜,而且播種之后降雨量逐漸增多,對苗木生長有很大幫助。播種之后要及時灌溉澆水,還可以覆蓋地膜,促進種子發芽生長,保證種子萌發溫度。如果播種之后遇到干旱天氣,則要及時做好灌溉處理,確保種子獲得充足水分。
1.5 施肥管理
肥料是育苗過程中的重要措施,可以為幼苗提供充足養分,促進其發芽生長。在苗木培育過程中,將苗木放入育苗地進行育苗時,要做好施肥管理,施肥的時候通常是定量定時施肥,對肥料的數量、種類等要進行確定,切忌多施肥帶來的燒苗問題[2]。在整地時可以使用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提高土壤肥力,隨著苗木出苗,根據生長情況進行追肥。第1次追肥一般在出苗整齊之后的1個月左右,追肥主要為氮肥、磷肥,每公頃使用10~12kg尿素,等到15d之后再進行追肥。
1.6 苗期管理
出苗之后幼苗的抵抗能力較差,在生長期間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因此必須要加強苗木管理工作,做好苗期管理。例如在育苗地設置障礙物,防止幼苗倒伏;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減少病蟲害對幼苗的危害;做好中耕除草工作,在幼苗粗秒之前應該要進行中耕,對土壤板結情況進行改善,并且結合中耕進行除草,使用除草劑根除雜草,首次中耕之后可以每隔1個月再進行1次除草,等到幼苗生長到一定程度,抵抗能力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雜草的危害就會逐漸減小。
2 林業工程苗木移植技術
及時將已經長成的幼樹移栽到造林地點,是林業生產過程中的重要步驟,移栽過程中要做好苗木的保護,減少機械損傷。
2.1 把握最佳移栽時機
苗木移植造林的時間對苗木生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在安陽市,最適宜苗木移栽的時間是每年3月初—4月下旬,此時苗木正好處于生長狀態,當地的氣溫也逐漸回升,而且降水量較多,因此要把握好這一時間,及時將已經成活而且長勢良好的幼苗移栽到造林地點,提高苗木存活率。
2.2 控制移栽密度
在苗木移栽過程中,不同地點的栽培密度有所不同,具體的密度要根據土壤肥力、樹木的生長習性等進行確定。例如對于一些小型喬木,一般間距控制在40cm左右,大型喬木則控制在120cm左右。
2.3 移植技術要點
在移植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因為操作不當而對苗木產生損壞,尤其是苗木的根系,處于比較脆弱的時期,移植過程中很容易導致根系折斷。[3]所以在移植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苗木的安全性。尤其是要對根系進行保護,可以用蘸水的泥土包住根系,運輸的時候盡量減少顛簸,迅速將幼苗從育苗地轉移到造林地;苗木到達造林地點之后要及時進行栽種,防止根系變干影響苗木的生長水平。
2.4 做好病蟲害防治
在樹木移栽之后,病蟲害防治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由于病蟲害種類眾多,治理難度較大,所以要從預防著手,加強綜合治理。要做好病蟲害監測,根據當地往年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及時做好監測,在幼蟲時期,對于食葉類為主的病蟲害,可以噴灑樂果乳油400倍液,對于能夠腐爛苗木的病蟲害,噴灑一定的911乳油;要加強生物防治技術的應用,例如培育害蟲的天敵,加強對生物性藥劑的使用,提高病蟲害防治水平。
3 結語
林業產業發展是現代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點內容,在林業生產過程中育苗和移栽技術對苗木的生長水平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在林業工程發展過程中應該要加強對育苗移栽技術的管理,提高林業生產水平,促進幼苗迅速生長。
參考文獻
[1]徐玉金,梁盛江.林業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術[J].黑龍江科學,2016(10).
[2]尹海東.林業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術芻議[J].農業與技術,2017(14).
[3]賈文華.林業工程苗木培育與移植造林技術[J].新農村:黑龍江,2017(18).